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女穿男]西汉皇子升职记 > 正文 220. 第 220 章 刘瑞的觉悟,黄老……

正文 220. 第 220 章 刘瑞的觉悟,黄老……(第1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刘瑞想到长恨歌的第一句, 竟未因此责怪黄生“公奉老子,但也晓通它家典籍。”

    黄生拱手,谦卑道“略通而已, 只敢与君论之皮毛。”

    “韩非子喻老里曰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刘瑞不是喜好读书的人,但是因为古代没啥娱乐条件,加上周围全是对他寄予厚望的人, 所以只能咬着牙将生涩的古文慢慢嚼下“朕少时只觉得纣王愚蠢,现在看来, 韩非子是借古讽今呐”

    “陛下宽厚仁慈,故某可直言。”黄生放下心中的巨石, 借着恭维引导道“道德经有言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昔赵王为韩之上党而与秦国爆发长平之战,致使赵人家家服丧。”

    黄生在被梁王推荐给窦太后前也不是什么富家子弟, 而是一云游四方的行医老者。

    黄老家主道法自然,同医家都认老子为先圣,故有医道不分家, 医家源于道之说。

    大汉因萧何,高后,窦太后之故而推崇黄老, 几乎将道德经列为必读之书。然而跟先秦时的黄老大家相比,现在的黄老学子光是把道德经读懂读透就极为难得了。

    至于像黄生这样融会贯通, 甚至有空学习医术的大家那可真是少之又少咧

    “黄公之意,朕心有数。“大汉的六代五帝里, 即便是惠帝那样脑回路异于常人的存在都一直记得匈奴的大缺大德,说什么也要光复河西,还以颜色。

    对此,不仅是朝内分为好几派,就连朝外也是吵得不可开交。

    顺带一提, 诸子百家里,法家和儒家公羊派是坚定的主战派,而黄老家则一直主张修养休养生息,不要与匈奴不死不休。

    黄生以为自己能让刘瑞有所改变,然而对方只是短暂地悲悯了下“黄公以为,长痛还是短痛好”

    “短痛有夺命之嫌,长痛有早夭之势。”黄生知道刘瑞的言下之意,但又不想如其所愿“陛下,周昭王之辙近在眼前呐”

    黄生的老腰弯得像把古朴的弓,声音更是沉得捶在刘瑞心上“高祖起于草莽,受命于天,征战于兵荒马乱之际而遇白登之围。老夫斗胆问陛下,可有高祖之勇,高祖之智”

    刘瑞没有回答黄生的话,而是如重见天日的陶俑一般,逐渐褪去脸上的色彩。

    正巧此时太阳西斜,照进来的阳光把刘瑞的脸蛋一分为二。

    拱手的黄生偷偷去看皇帝的表情,只见那双没有被阳光照到的眼睛恍若无机的宝石,而被阳光轻轻扯起的嘴角让人难以感到一丝丝的柔意。

    “是朕问了超出边界的事。”不知过了多久,刘瑞才开口“拯救”黄生的老腰“黄公还是去甘泉宫吧”

    黄生的脸上慢慢爬上弄弄的苦涩“看来老夫无力让您回心转移。”

    “如若朕是摇摆不定之人,先帝便会另立太子。”刘瑞笑道“明君拓土以安国,贤君尊礼以安民。”

    这是大秦帝国里张仪问秦惠文王嬴驷的话,如今被刘瑞拿来反驳黄生,倒是有些后人问古的冷幽默“立国于明君,安邦于贤君。”

    “如若这般,您又为何不以贤君为范”黄生问道“文帝与先帝皆为贤君,何至于到您这儿要推翻前例。”

    “朕,并非是要推翻前例,而是应祖宗之志,收复旧时的河西之地。”不知为何,说出这话的刘瑞有些底气不足,甚至带着“我为什么要这么说”“我为什么要这么做”的困惑。

    “文帝与先帝并非是想当上贤君,而是不得不当上贤君。”

    “朕不一样。“

    不知为何,黄生从刘瑞的眼里看到迷茫,还以为是自己说动了固执莽撞的皇帝,所以想趁胜追击改变对方。

    谁料他未继续对其动以大义,刘瑞便靠自己的力量走出这个死胡同“昔周幽王以犬戎的老丈人为舅,借以与犬戎结三姓之好。”

    “幽王宠褒姒而废申后,属自取其辱也。”黄生不知刘瑞为何提起幽王,但在读书人那儿,周幽王的名声也只比桀纣好了那么一点。

    毕竟桀纣是彻底亡国,而周幽王是害的周朝一分为二。

    “周公这话对,但也不对。”智商回归的刘瑞笑眯眯道“朕还记得黄公当年是如何反驳辕固生的。”

    “幽王为君父,即便是自取其辱,也不该由身为儿臣的平王带着外族烧了镐京,最后落得南迁为儡,诸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