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女穿男]西汉皇子升职记 > 正文 232 第 232 章 快请张骞拯救皇帝的胃……

正文 232 第 232 章 快请张骞拯救皇帝的胃……(第1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晁错的话让小吏出身, 太父时才恢复官身的张汤感到很不舒服,但是因为对方是三公,他又不好说些什么, 只能想个比较委婉的说法:“县令以当地豪绅,游侠为吏,谓之自己人管自己人。”

    “有何不妥?”晁错是富家出身,祖辈虽没有做官, 但他能师从张恢,一出仕奉常掌故就能看出家境不错。

    最重要的是, 富家之所以是富家,其本质是在当地形成宗族势力的世家预备役。等着一只飞天的青龙让全家吃上一份皇粮。

    这也是从古至今都要进行回避政策的主要原因。

    然而因为秦二世留下的教训与烂摊子, 导致汉高祖宁可选择摆架子的儒家, 也不想用全是雷点六国遗老。这个问题在原本的历史上一直拖到汉武帝强化举孝廉才有所缓解,但是在汉武帝之前,西汉缺人缺到下放了【吏】的任命权,导致国内出现很有意思的一幕——关漂遍地, 极度缺人。

    而这给汉高祖的迁徙制留下阿基里斯之踝, 最后在汉成帝时彻底爆发。

    “县令和郡守来来去去,做主的却是本地出身的三老里正,亭长刑曹。”张汤虽是京畿之地的小吏出身, 但也因为家庭条件在那儿,所以见过鸿固原(今杜陵)的地方小吏被同姓垄断,从而出现“熟人好办事”的不良风气。

    当然, 这是比较温和的说法。

    不温和的说法是旧的豪强走了, 新的豪强又要冒出来了。

    更可怕的是鸿固原还是京畿之地,正儿八经的天子脚下。

    这都有形成世家的苗头,足以见得天高皇帝远的关东与江淮地区恶劣到什么地步。

    而这些都是不能明说的。

    至少不能在既得利益者前明说。

    晁错的表情让人联想到阴沉沉的雨天。

    大家都是聪明人。

    张汤都已说到这个份上了, 他要是还理解不了皇帝的意思,那也别在御史大夫的位子上发光发热了,赶紧回家找份零工吧!

    “此事牵扯过大,所以陛下……”张汤拱手行了一礼,决定回去继续办事。

    留在原地的晁错不知该做何种反应,甚至在摸到柱子时也未感到一丝丝的温差。

    “陛下,您真是……”

    “太冒险了。”

    过了许久,他才踱着虚软的步伐回到屋里。

    在关里关外都注视着第二次科举时,无人在意皇帝收回各地任命小吏的权力。为此,当地的大姓之家自然是闹过,哭过,并且准备武力反抗当地的郡守县令。但是在自己人的苦苦哀求下,真是比自打颜面还要精彩。

    就像张汤暗示晁错的那般。

    家无闲钱,没点能量的就算碰上不吝啬教的胡毋生,也不能靠抄书做工攒出赴京赶考的闲钱。

    即使刘瑞略通历史,试水下南北朝才提出概念的科举,他也不能放着眼前处处要钱的大事不干,拿出还未投入市场的五铢钱来解决学生的路费问题。

    仓廪实而知礼节。

    明清时的赶考生有国家机器的帮忙还要凑点盘缠。

    由此可见,西汉的考生,尤其是外地考生自然面临着更多困难,更不会以刘瑞想要得的,祖上三代都是泥腿子的普通人居多。      <center>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