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穿越小说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 正文 143、出城小矮马(一章半合一...)

正文 143、出城小矮马(一章半合一...)(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公元前255年, 本来应该是秦国夺取九鼎,在法理上实现了可以名正言顺讨伐天下的一年。

   
    但这个时空,邯郸之战没有发生, 老秦王对内对外政策上都没有失误,还拥有了朱襄、蔺贽、蔡泽、李牧、廉颇等名臣良将,对六国的威胁大大增加。

   
    明明秦国更强大了, 今年伐周取得的战果还不如原本时空。

   
    六国再次短暂联合, 要将秦国赶回函谷关。

   
    被李牧阻了一手, 原本楚国会参与的五国联军,现在齐国加入,仍旧是五国联军。名誉天下的信陵君魏无忌带领着门客们身先士卒,冒着石块和箭雨冲杀在最前方, 极大鼓舞了五国联军的士气,将围攻洛邑的秦军打退。

   
    秦军很多年没有遭遇如此大的失败。这场战役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五国联军的士气。

   
    魏无忌已经和其他四国带兵主将商量好, 向西乘胜追击, 将被秦国占领的原三晋之地抢回来。

   
    但当魏王收走魏无忌的兵权,并命令魏国退兵时, 这一切都成了泡影。

   
    魏国退兵后,韩王立刻就宣布退兵。

   
    魏国、韩国、赵国都和秦国接壤。当秦国已经占领了上党高地之后, 魏国、韩国和秦国之间已经基本没有大的山川河流阻拦,秦国随时可以出兵灭掉这两个国家。

   
    现在秦国不出兵, 不是打不过, 只是担心吞下去会消化不良。

   
    但如果魏国和韩国做得过分了, 秦国一定会给这两个国家一个教训。之前魏国是联军的主推手, 如果秦人发怒,还有魏国顶着, 韩王才敢跟着一起去敲边鼓。

   
    现在魏国退缩了,韩王当然立刻退缩,还派人向秦王送信,说自己错了,等新王继位,一定亲自去向秦王朝贺。

   
    这谦卑的姿态,就差没直说,我韩国想当秦国的附属国了。

   
    韩非得知此事后,病得在床榻上躺了很久。他唯一会与他辩论的好友李斯趁机照顾他,与他关系拉近不少。

   
    韩非是个知恩图报的好孩子,且他本来也比较认可李斯的才华。虽然李斯的才华远远不如他,但比起咸阳学宫大部分庸才还是好多了。

   
    所以韩非在病床上感动地说,一定会想办法完成好友李斯的愿望,等朱襄公闲下来之后,就求朱襄公给李斯一个拜见的机会。

   
    他在韩非那里做低伏小这么久,练就了一副韩非说完上半句,他就能知道韩非下半句说什么,可以立刻出言反驳的厉害本事。现在终于快得偿夙愿了。

   
    可惜如今朱襄公在咸阳宫,他可能要等到新秦王继位之后,才有机会见到朱襄公了。

   
    五国联军退了两家,剩下赵、燕、齐三国面面相觑。

   
    齐国的卿大夫们早就被秦国送来的重金腐蚀得差不多了,以前一直游走在合纵边缘。现在他们一看,如果还要打下去,恐怕要自己挑大梁,立刻也想退缩了。

   
    只剩下赵、燕、齐三国在那里撑着,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粮草。

   
    之前赵国即将发生了大饥|荒,廉颇才去抢掠燕国。现在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年,但失去的人口和荒废的土地都需要时间恢复。再加上两国的政治都有长时间的动荡,民众休养生息的时间并不够,所以粮草很不充足。

   
    齐国在管仲当政的时候还比较重视农业生产,但之后齐国人发现海盐等商业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富裕,再加上齐国土地盐碱化严重,如果需要提高可耕种面积需要国家出面修建水利。齐国贵族肯定不愿意花这个钱,所以齐国现在社会结构是以经商为主,粮食较为依赖进口。

   
    魏国和韩国别看如今国土面积并不大,却是五国联军中主要提供粮草的国家。他们一退出,联军立刻缺粮了。

   
    李牧冒险北渡逼迫楚王按兵不动,观察到五国联军的粮草问题,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楚国占有淮水以南长江以北大片耕种地区,粮草十分充足。只要不让楚国入盟,以魏韩两国的粮草,五国联军支撑不了多久。

   
    即便蔡泽的离间计没有奏效,魏无忌真能率领五国联军西征,粮草不足这件事也能成为引爆五国联军的一个关键点。

   
    秦国与六国对抗,任何一件事都可能成为生死存亡的契机。对五国联军,秦国当然不会只用蔡泽离间计这一个手段。

   
    离间计可能会让五国联军群龙无首,廉颇和白起的震慑能降低五国联军的士气,粮草的隐患让五国联军即使取胜也不能持久……这些都是秦国组合计谋的一环。

   
    这些组合计谋甚至不是秦国这群人才商议后决定,而是做了自己权力范围内能做到的事,然后依靠贤臣良将之间的默契,和秦王强大而敏锐的观察、统率能力,瓦解了五国联军合纵。

   
    最终,齐国也退出了合纵。燕赵本就有仇,没有其他国家作为缓冲,他们也立刻分道扬镳。

   
    轰轰烈烈的合纵在打下一次打胜仗之后,在战场上没有任何失利的前提下就分崩离析。

   
    这对秦国而言是最好的结果,就是好不容易下定决心与赵国为敌的廉颇心里很不是滋味。

   
    别说廉颇,等着立军功的秦国将士们也很不高兴。

   
    当五国联军只剩下三国的时候,他们十分高兴;当齐国也跑了的时候,他们摩拳擦掌;当赵燕联军也一哄而散,他们懵了。

   
    等等,你们都跑了,洛邑怎么办?本王怎么办?秦国人的军队还没退呢!

   
    东周时,周王在自己寥寥无几的直属土地上进行了最后一次分封。

   
    最初,周考王封其弟于河南地,建立周公国;而后周王又将东西周分立,西周公国的国都是旧国都洛邑,东周公国定都于巩。

   
    自这次分封后,周王自己就完全没有土地了,寄居于东周公国。

   
    这时的“东周”“西周”就是指东周国和西周国,不是朝代划分的“东周”和“西周”。

   
    此次秦王讨伐周王室的理由,就是西周公见秦国势力越来越强盛,感到自己位置不保,暗地里希望促进新的合纵,共同讨伐秦国。所以秦国攻打西周国的国都洛邑,顺带揍周王。

   
    见合纵瓦解,自己危险了,周赧王和西周公卑微地派人送上投降的诏书,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