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自从把服装市场的铺面买下来之后,夫妻俩的生意就越做越大了。
市场内部的五家门店都拿来做走量的生意,已经有了很多固定的客源。
而姜景安也不再局限于在一个小市场里面的顾客,而是开始往外面跑。
首先就是周边的一些服装售卖点的集散店,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大,同样,仅仅是七家店铺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事业心。
北京市内的很多市场,不管是私人的还是国有的,或多或少都出现了“晴安服装店”的身影,开了几十家门店。
以至于后来,城里已经没有什么做服装这一行业的人不知道这个招牌了。
店铺的供货来源也渐渐从与杭城的门店合作,帮服装厂代销转变成了他们自己开厂,从货源供给到出售都掌管在自己手中。
虽说面上风光,但其中波折,这些回报是以何种艰难的付出而得到的,只有他们自己一家人才知道。
有一年,跟他们合作的最大一家服装制造厂忽然地通知不再给晴安供货了,那一年他们的服装店也差点面临倒闭,也就是那一年,姜景安柳知晴确定了再难也要自己开一个服装厂的决心。
那是嘉宝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嘉宝活泼又爱笑,在学校里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她,所以嘉宝是很爱上学的,跟别的小朋友不同,上小学的第一天,别的孩子都扯着爸爸妈妈的袖子不肯放,内敛点的闷声哭,外向点的嚎啕大哭,总之都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不愿意上学。
嘉宝算是孩子中的异类了,自己迫不及待地从姜景安手中接过书包,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一一挥手道别,蹦蹦跳跳地进了教室,甚至没有回头看一眼,坐到座位上的时候还把特地准备的棒棒糖分给了坐在旁边情绪低落的小同桌。
反倒是姜景安的心理承受能力极差,要入学的前一天晚上就睡不着,担心这个担心那个,硬是活生生熬到了天亮。
看到嘉宝走得这么潇洒,姜景安眼眶都红了,话音都带着些哽咽:“嘉宝,嘉宝要是想哭可别硬撑着,爸爸不笑你!”
这话嘉宝是没听见,到是把柳知晴给逗笑了:“你担心个啥,嘉宝喜欢学校都来不及,你可别惹她哭了……”
而后就催促着几个在教室门口不舍得走的大人离开了。
这一年柳知晴三十四岁,在北京城开了十五家的服装门店,他们每天要忙得事情很多,这会亲自把嘉宝送到学校来已经是难得了。
而且今天他们还得往上海跑一趟,跟服装制造厂那里续签合同。
从前年开始,他们经人介绍,跟上海一家比较知名的服装制造厂开始合作,把大量的服装订单从杭城广州那边挪到了上海。
这几年国家发展沿海城市,上海不再是从前的渔村,而渐渐地在向国际大都市的方向转变,虽说现在离成形还差得很远,但是柳知晴的记忆告诉她,抓住上海这条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