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穿越小说 >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 正文 344. 送走 咱们都别做陪臣才好。

正文 344. 送走 咱们都别做陪臣才好。(第1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正在手打中,稍后刷新阅读。。。。

    陈放还在抽泣,陈萌擦着脸打嗝儿:“嗝,额,那可真是太好了!嗝,这般哀荣,嗝……”

    走得越高,盯的人越多,守孝就越不能马虎。回乡是必须的,如此一来离京城就远了,离权力也就远了。

    陈萌自己不是很敢肖想政事堂,但越看长子越是个好苗子,不舍得耽误他一天。祝缨这个主意是真的不错。陈峦是从活着风光到死,陈家也可以很方便地在京城居住。

    陈萌扔了毛巾,一揖到地:“多谢!”

    祝缨扶住他的手臂:“何必客气?当年我才入京时不名一文,世叔便有厚赠。这是我应该做的。你们先别急着明天一早就走,等我一等,等我奏上去了,看看结果再动身。”

    陈家父子一阵感激。

    第二天早朝,当朝上说起陈峦过世的消息时,皇帝说明天要辍朝一日,祝缨便趁势请给陈峦一个陪葬先帝的资格。

    陈峦一个八面玲珑的人,也没得罪过皇帝,皇帝一登基,他的贺表就到了,写得极合皇帝心意。陈萌还是九卿之一,陈放是宫变之时守在先帝身边的护卫之一。

    皇帝答应了,命写了个诏书,其中着重强调了陈放在宫变中的立场。

    又对冷云道:“鸿胪寺要上心。”

    冷云正经地答应了,回来就把这事儿甩给了沈瑛。到得此时,冷云才想起来,沈瑛与陈峦还是亲戚呢?

    沈瑛心情复杂地答应了下来,散朝就往陈府跑。陈萌对着他又哭了一场,沈瑛道:“你扶灵回来,在这府里办事么?”

    陈萌道:“在家乡也要告慰一下先人。”

    沈瑛有些踌躇,如果在京城里办是很方便的,如果回老家也办一场,鸿胪寺是不是得派人去?他也跑这一趟吗?

    陈萌看出了舅舅的为难,主动说:“您就在京里吧,我父子自回乡操办。返京之后、入葬之前,再来办一场。”

    沈瑛道:“也好。诸般丧仪都有我盯着,必要风光大葬。”

    陈萌道:“多谢。”

    沈瑛回去准备了,陈萌这里换了孝服,再写个谢表给皇帝,祝缨就又来了,与他约定了明天父子俩启程的时候她要去送行。

    陈萌道:“你的事情已经够多的了,为我们想得也够周到了。最大的一件事你已经办了,何必在乎这些小节?”

    陈放也说:“叔父才经了那一件事,大理寺也等着您去整顿呢,别误了您的正事。”

    祝缨道:“要是我离开一个月大理寺就不转了,那我这些年就白干了。明天没有朝会,我送完你们再去。”又送了些奠仪、盘缠给他们。

    父子俩也大方地接了。

    祝缨道:“你们忙,我就不打扰了。”

    陈萌道:“既还要回来,就不忙了。原是为了回乡结庐有许多事要安排才忙乱的,现在不用忙了,我这心里,我、我才有功夫伤心。”

    两人说了些家常话,陈萌又说接下来就是把全家都搬到京城里来了,老家安排些人看守等等。又说陈放年纪也不小了,本来打算给他说亲,好让陈峦四世同堂的,遇到国丧推迟了,现在就更是只能延后再议。

    陈放听了,又是一阵难过。

    祝缨问道:“哪家淑女?”

    陈萌道:“正请示他阿翁,还未有定论呢。哪知……”

    祝缨道:“莫急,世叔将来要长眠京师,出了孝,携新妇祭扫会很及时的。”

    看陈萌稳了下来,祝缨就向他告辞,出门就遇到了施季行。

    两人白天在大理寺打照面,晚上在陈府打照面,见面都不自觉地微笑了。

    祝缨道:“他们父子正在打点行装,快去看看吧。亏得你今天来,明天他们可就要走了。明天我约了给他们送行,公务你多担待。”

    施季行道:“好。”

    ————————

    次日,皇帝辍朝,祝缨送陈家父子出京。

    送他们的人不多,更多的人是打算等他们回来时登门吊唁。有几个同乡也来了,见面又是一种伤感。

    祝缨从城外回来,才进皇城,就有杜世恩的小徒弟守在门口:“您可算来了,陛下有召。”

    祝缨不敢怠慢,跟着他一气到了皇帝的面前。小徒弟跑得张口气喘,祝缨只呼吸快了一点。她很快就平复了呼吸,向皇帝长揖。

    皇帝道:“去送陈萌了?”

    “是。”

    “你们同乡,也是该亲近。”

    祝缨道:“不独是因为同乡,陈相在世的时候,没有瞧不起后生小辈。宰相气度。”

    “你也没有负他。”皇帝简单地点评了一句,然后问祝缨在忙些什么。

    对此,祝缨是早有准备的。皇帝登基大半年了,想干什么都有人给拦回来,他必然不能甘心的。

    祝缨道:“本想明天再奏的。”

    “拿来我看。”

    祝缨拿出了一份奏本,在旁自先说了个重点:“臣请陛下旨,清查一些陈年冤案。”

    皇帝挑眉:“怎么说?”

    祝缨道:“臣也是才接手大理寺,又年轻,无日不是战战兢兢,唯恐有负圣恩。故而鲁逆案一结,就让他们把近期的旧档再筛一遍。嗯,有几个案子有些疑点。不幸案发的地方都在换主政的长官,交割耗费时日,恐一时难以顾及。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