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215章 恩人(第1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从小杏村到市里,车程一个半小时,马婶子说在她娘家地里海狸鼠不少,叶穗凑热闹,就跟了过来。

    她娘家嫂子、姐妹,以前帮忙做过衬衣、假领子。

    叶穗到时,几人红皴面容上挂着真诚笑容。

    得知来意。

    马婶子娘家大哥,父亲还有家里几个孩子,带着工具、铁笼,二话不说,帮忙去抓海狸鼠。

    “这丫头长得真俊,有对象没?”

    她娘眼睛不太好,抓着叶穗看了半天,才发出感叹,见人漂亮,这会已经盘算周围有哪几个年轻后生了。

    马红梅递给她一个熟透的柿子,打断她娘喋喋不休,“人家有对象,还是公安局所长,娘,你别乱点鸳鸯谱!”

    随又跟叶穗解释,“人一老话就多,叶穗你别放心上。”

    叶穗点点头。

    手里柿子红的喜庆,撕一个口,轻吸一下,甜滋滋的液体就入喉了。

    在火炉边吃又冰又凉柿子,别具一番风味。

    看炉子要灭,老人家摸着‘柴火’往灶里添,刚扔进去,小屋儿弥漫一股难闻味道。

    马红梅探头看了下,惊叫连连,“娘,烧错了,这不是柴火,是芍根!”

    老人拿起‘柴火’看半天,才知道错了,“我跟你爹说了多少次,芍根放好,别跟柴火堆一块,欺负我老婆子眼神不好,看不清东西吧?”

    马红梅叹气。

    “村里不是有收中药材的吗?卖了算了,多少也是个进项。”

    药材跟粮食不同,三七好些,栽种二年能采收,白芍时间更长,起码得三四年。

    还好当年种这些药材是在开荒土地上,不然耽误种粮还没卖上价格,一家都要被气死。

    这两年不是没人收药材,但是收药的给的价儿太低,用她爹的话,能把这玩意喂了猪也不贱卖。

    叶穗捡起芍根观察,她不是专业人才,但也知道,衡量白芍好坏,是看芍根表皮皱纹细致与否,还有颜色如何。

    她脚下那布袋,大小均匀,没有发粘发霉样子,算是中上品。

    似乎看穿叶穗想法,马红梅解释,“土里刨食的人,伺候这些东西最是用心。

    叶穗你不知道,种植时间长是一回事,后续处理才麻烦,得烫根刮皮,还得干燥。”

    叶穗点头,以前她看过一个纪录片,知道处理起来多麻烦。

    烧火煮根,煮熟后,捞出放在冷水中浸泡,随即取出刮去外皮,切齐两端,摊开晒。

    晒场摊薄曝晒也有讲究,得上下翻动。

    中午太阳过猛,得用竹席盖好芍根,等到下午阳光没那么炙热,再摊开晒。

    这样晒三五天后,把芍根在室内堆放两三天,促使水分外渗,然后继续摊晒三五天,如此反复三四次,才能晒干。

    这中间每一步都得精心对待,稍错一步,芍根就会发霉变质,影响药效。

    三七同样复杂,从地里挖出来的鲜三七首先要进行分拣,将一颗三七的地下部分分拣成剪口、主根、筋条和绒根四部分。

    分拣完成再清洗,烘干、晾晒。

    最后一步是要抛光,但他们没卖出去,就没进行最后一步。

    见叶穗好奇,马红梅来了兴致,带她去储藏药材的屋子参观。

    五六十平米的大屋儿,角落摆着几十个麻袋。

    乡下屋子环境虽差。

    但马家储存药材,要求就高,屋子干燥整齐不说,窗户也用好几层塑料布糊上,没难闻味道,反而有淡淡药香。

    叶穗扒开袋子看了下,里面大多都是芍根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