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穿越小说 > 寒门宰相 > [寒门宰相] 一千两百七十章 丞的太学生活

[寒门宰相] 一千两百七十章 丞的太学生活(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从山后进入中原,有两条道路。

    一条是辽国西京经太行山西侧进军,另一条是从太行山东侧的河北南下进军。

    辽国这一次没有从河北大举进攻,而是从西京的方向南下,先是攻下的雁门关后,之后屯驻大军似观望不前。辽国攻破雁门关后,向宋朝投书要求将岁币从五十万加至七十万。

    说宋军既已停了给党项二十万岁赐,那么这部分则将由辽国代为收取,再转赠给党项,这是合情合理之事。

    大宋君臣上下都对辽国这般慷慨,感动极了。

    而河东路经略使吕惠卿则上疏向朝廷言河东路险,地多关隘。河东兵马多年与党项交战,兵精而将勇。

    若是让辽国主动进攻河东,而不是进攻相对一马平川及不善野战的河北各路兵马,则是上上策。

    所以吕惠卿派人主动向攻下雁门关的辽军下了战书,说愿意在朔州、武州、代州、忻州一线与辽国决战。

    辽军开始不以为然,哪知道吕惠卿真的率军向驻扎在雁门关、朔州、武州一线的辽军发动了袭击。

    五月时,辽国再没有得到宋朝回复后,又见吕惠卿连连挑衅,开始继续南下。

    辽军一面攻打代州,一面攻打石岭关。

    石岭关乃是太原最后一道防线,吕惠卿派兵在此死守,同时向朝廷请求援兵。

    同时驻定州的章惇向朝廷发文,发现了辽军大规模集结的问题。

    从雁门关失守后,外廷还未如何讨论应对辽国之事。

    到了吕惠卿和章惇的奏报也是陆续传至京师,朝中开始商量,再到辽国攻至石岭关后,汴京百姓也陆陆续续地知道了。

    如何应对辽军,也成了朝野上下最关切的事。

    ……

    此刻太学之中,士子们可谓是慷慨激昂,无人有心读书,大多是在议论辽国兴兵之事。

    身为这个年纪读书人,大多是热血沸腾的,不少读书人以范仲淹,王安石那般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自命。

    加上二程,张载的洛学,关学的逐步深入人心,也使读书人们倍加有一等天下兴亡与我共之的责任感。

    每日都有读书人在斋舍间,私讲国家大义,认为朝廷上下对辽国政策太过于绥靖。

    而自去岁大考失利之后,章丞化名为张丞,在太学斋舍之中求学。

    自太学改革后,读书人要进入太学,一是州县保举,二是太学的自主招生考试。

    不过就算是州县保举,在入太学后也经过太学的筛选考试,如此避免了走后门。

    而章丞则通过太学考试入内的。

    太学自主招生考试分两等,一等针对寒门子弟的,一等则是针对官宦子弟的。太学针对寒门招生考试,其难度不亚于乡试。

    但章丞却得以通过考试,并成为太学的一名外舍生。

    太学的斋舍内。

    “良弼兄,大家议论了半日,为何你一句话都不说,是不是看不上我等?”

    章丞闻言放下卷宗,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