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穿越小说 > 寒门宰相 > [寒门宰相] 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加特进,魏国公(大更)

[寒门宰相] 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加特进,魏国公(大更)(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易,其法已难为继。譬如行路,唯有披荆斩棘、架桥渡河,方能开辟新途。若遇歧路便思返程,终难致远。“

    高太后手中念珠忽顿,章越此言一出,她也是动容,一旁张茂则也知在这个节骨眼上能说动,能打动高太后的,也只有章越一人了。

    高太后问道“卿家此言,是要老身谨记大行皇帝遗命?“

    章越伏首再拜“臣恳请太后以官家遗志为念。一者荡平西夏、收复燕云,二者承续新法。此二者实为社稷长远之计。“

    “新路旧路之说...“太后沉吟片刻,念珠在掌心轻转,“卿言新路当勇往直前,老身却以为若见歧途,及时折返亦是智慧。免役法可暂缓更张,其余新法...且容宰执共议。“

    章越目光扫过太后手中忽紧忽松的念珠,心知这已是最大让步,遂肃然应道“臣谨遵懿旨。”

    ……

    章越步出后,果不其然遇到守在殿口的蔡确。

    蔡确看了章越一眼,转身离开。章越明白,对方定已揣测到自己与高太后方才的对话。

    蔡确走至章越面前,面若无事地道“大行皇帝后,按规矩要向辽人告哀。”

    “辽国若知……此事,多半会趁我朝内不稳,趁机讹诈。”

    章越道“持正是担心,辽国趁我国丧之时兴兵?”

    蔡确点点头“辽人之前一直留手,没有出兵河北四路。这一次若是再以讨要岁币的名义,要挟我等不出河东,而是出河北,怕是饮马黄河。”

    二人缓缓交谈,章越记得另一个时空历史上,官家是三月病逝的,王珪出任山陵使,结果王珪五月份病逝,蔡确接替担任山陵使。但蔡确为山陵使后,却没有辞相的打算。

    所以台谏便以山陵事为借口弹劾蔡确,令其下台。并指出宰相必须于山陵覆土后辞位,蔡确留恋权位,无视旧制。最后蔡确于元祐元年被罢相。

    这个时空蔡确会不会循故事,在山陵使任后主动辞相?

    章越道“国丧时出兵本就是背信弃义之举,辽人不会如此不智。朝廷当选一个能言善辩,聪明机变之士告哀辽国。先礼后兵,谈不拢就打。”

    蔡确点点头,问道“当是如此,使节公以为何人?”

    章越则道“此乃宰相事。”

    蔡确心领神会。

    蔡确看着不远处的雍王和曹王对章越道“皇太后与大行皇帝为母子,这半年来举动如此,反类有仇。”

    章越看了一眼雍王和曹王,收回目光道“持正多虑了。”

    ……

    当初众宰相齐聚一堂商量遗诏进行修改,雍王曹王退避一旁。

    章越也表示自己不是在职宰相,不便闻听也退在一旁。倒是张茂则作为高太后代言人,完全参与了宰相议论。

    遗诏本是草草宣读了只是让太子登基为新帝,当时非常仓促,赶着先让二王和三衙将领先承认了新君再说。

    但还有一版是要告之天下,必须是完整版,明日要在百官面前宣读的,其中很多细节问题还没有研究。

    翰林学士曾布展开黄绫诏书,沉声道“诸位相公,明日告天下之诏,尚有数处需议定。”

    烛影摇红,众宰执分席而坐。张茂则手持拂尘立于屏风侧,目光在蔡确与司马光之间游移。

    最首先一条高太后为太皇太后,向皇后为太后这都大家都没有异议。

    但蔡确却出言道“今德妃朱氏诞下圣嗣,但在遗制内却并无尊崇之礼,当添入朱妃!”

    谁都知道,高太后非常讨厌朱妃,大臣们都是默认不写进去。

    韩缜道“但本朝更讲嫡庶之别,宗法之辨。”

    章惇道“唐宪宗即位时,嫡母郭太后与生母郑氏均被尊为皇太后。”

    司马光道“濮安懿王尚称皇考,何谈皇太后。”

    司马光说得也有道理,濮议时英宗生父,尚被称为皇考,后折中称为‘皇’而不是皇帝。唐宋各自有各自制度,宋朝嫡庶之别更严。

    当然为天子生母朱妃争一个待遇,与当年英宗为他爹争一个名分的目的,都是一样的。

    蔡确道“那也应当称皇太妃。”

    司马光闻此不再说话,最后将朱妃称为皇太妃写入遗诏中。

    然后就是高太后要权同处分军国事,这个没有问题,是官家病重时就指定,宋朝也一直有太后垂帘的传统。但司马光,韩缜主张将‘效章献明肃皇后故事’写在遗诏上。

    此事蔡确不肯。

    章献明肃太后是死后才还政仁宗皇帝。

    此事商量没有结果。

    曾布轻咳一声“大行皇帝临终顾命章越之言,是否载入?”

    章直,苏颂皆起身主张此论。

    还有官家临终时说了几句话,顾命章越的话要不要写进遗诏中,就算顾命章越,平党项复幽燕及续新法的话,要不要写进遗诏中。

    商量了一阵觉得辽国党项仍在,众人一致以为这话不要写了。至于续新法,也被司马光坚决反对,也没有写入遗诏中。

    眼见这二事都没争过,章直道“汉昭烈帝在遗诏中言‘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

    “今也当效此例,当写入遗诏之中。”

    苏颂颔首“天子托孤,百官皆闻,不载反惹猜疑。”

    之前反对的司马光没有反对,因为天子托孤的话,大家都听见了,最后众人没有共识,将此让张茂则禀告给高太后。

    张茂则捧诏入内,片刻后返回“太后懿旨——删‘效章献明肃皇后故事’,留‘顾命章越’。”

    遗诏确认之后,明日宣读。&l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