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都市小说 > 港岛家族的诞生 > 正文 第254章 【工业之王】

正文 第254章 【工业之王】(第1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港岛家族的诞生正文卷第254章【工业之王】年后,林志超考察了中天拆船厂、中天钢铁厂。

    中天拆船厂在醉酒湾、牛头角、将军澳三个地方,开启了大规模拆船事业,以后平均每个月都有4~5艘商船被拆除。

    拆除过后的钢铁,则送到将军澳中天钢铁厂,进行回炉重新锻造,然后生产出轧钢、螺纹钢,供应香港本地市场;如果来不及锻造的废钢铁,则运输至日本出售,非常畅销。

    “这里一年可以生产多少轧钢和螺纹钢?”林志超在中天钢铁厂的厂房内,询问道。

    能在一年时间出钢,是因为厂房是现成的,本来是打算炼铝合金的,结果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成行,所以一直空着。恰逢一年前要筹备炼钢,就迅速购买设备、培训工人,如今在二月中旬生产出第一批钢材。

    中天钢铁的总经理程远雄,立即汇报道:“预计,可以年生产五万吨钢铁,后期可以继续提升产能。”

    林志超说道:“目前香港一年消耗的钢铁是不到二十万吨,六十年代差不多也就增长至25万吨。所以这个产能不要急着提升,重要的是积累经验和引进先进管理技术。”

    他没有打算成为香港‘钢铁大王’,不过肯定要成为香港三大钢铁厂之一。香港的市场这么小,压根不如林志超的法眼,林志超是在考虑未来。

    有一家自己的钢铁厂,将来可以进军海外的钢铁事业。

    程远雄说道:“嗯。不过这样一来,中天拆船厂的废钢产能,是远远大于我们工厂需求了。”

    按照中天拆船厂目前的情况,一年可以拆卸50艘商船,还可以拆卸几艘军舰和航母。所以产生的二手钢铁,至少是15万吨以上。

    林志超说道:“卖给日本人就是!”

    他并不会去追求产量,毕竟一年就算几十万吨又如何,香港在八十年代的钢铁需求也不过70万吨,这点产量在钢铁大国就是个笑话;此时的美国钢铁产量六七千万吨,日本也逼近两千万吨。

    中天钢铁就是趁着这次拆船的契机发展起来,将来的产量可以达到二十万吨以上就可以了;重要的是,吸取管理经验和提高技术水平,为将来拓展海外业务做准备。

    皇后大道163号的恒生银行大楼,是一幢九层楼高的小型大厦,下面六层面积大,上面三层面积小,是一个别具风格的写字楼。

    在二楼,是何善衡、何添、梁銶琚、林炳炎家族合作开设的‘大昌贸易行’总部,一楼自然是恒生银行的总行办事大厅。

    恒生银行的创始人团队是非常团结的,银行、贸易的业务都做得‘一路突飞猛进’,大家齐心协力,又团结旗下的员工。

    在大昌贸易行的办公室里,大昌贸易总经理梁銶琚、恒生银行董事长何善衡、恒生银行总经理何添、副总经理利国伟等人正在开会。

    梁銶琚说道:“最近半年,香港出现一家‘中天拆船厂’,现在每个月要拆除好几艘船,你们猜猜其老板是谁?”

    何添笑着说道:“你说海外的事情,你这个大昌贸易总经理肯定是消息比我们灵通,但在香港发生的事情,我们还能比不过你么!这个中天拆船厂的母公司是长江工业集团,老板是你同乡林志超。”

    众人笑了起来!

    梁銶琚也不恼,继续说道:“哪你们知道,他们拆除那么多船,是从哪里来的嘛?”

    一时间,大家表情认真起来。

    每月拆除好几艘,肯定不是环球航运淘汰的。

    何善衡说道:“莫非是在国外购买的?据我所知,捷和集团虽然也参与拆船,但船都是海外送到香港来拆除的,业务远没有如此繁忙。”

    梁銶琚有些兴奋的说道:“你们知道的,我为了拓展贸易,经常赴海外各地考察。最近我就发现,世界各大港口,停满了待出售的二手船,仅亚丁湾港口就有一两百艘商船。一艘万吨商船,仅需要六万美金,而且还允许贷款四万美金。原来,欧美航运进入低谷,再加上发展造船业,就开始淘汰大量的二手船。”

    众人顿时精神一震,拆船业门槛低,大昌贸易行完全可以分一杯羹,而且还是先入场的玩家。

    何善衡说道:“大昌贸易行进入拆船业,可行,应该马上行动起来!拆船的废钢铁,正好卖给钢铁厂,世界各国都在缺钢铁,所以废钢铁非常畅销的。”

    可以说,拆船下来的废钢铁,只需要稍微锻造一下,便可以投入使用。而现在很多国家,都非常稀缺钢铁,因为发展经济需要钢铁。

    几人商量一番后,立即准备采取行动,一边安排去购买二手船,一边在香港筹备拆船厂。

    最后,何善衡不忘感叹一句:“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放出一块德辅道中的地皮,恒生银行还差一个像样的总部大厦!”

    目前的恒生银行总部大厦,是1953年建成的,仅九层高度,而如今恒生银行发展很快,就需要新的总部大厦。

    何添讲道:“这两年地产回暖,会有机会的。林志超购买的那幅地皮倒是非常适合,可惜他不可能出售给我们。”

    何善衡笑道:“真有中环地皮放出来,他本身就是最大的竞争者,还想从他手里拿地皮,怎么可行!”

    压力!

    谈及林志超,大家都感受到来自财富的压力。

    环球航运。

    林志超并不知道‘拆船生意’已经被人盯上,当然就算知道,他也不在乎。他的本意也是,在自己赚到钱的同时,也能带动香港的拆船产业发展。

    毕竟,世界各大港口的‘二手船’,不仅会吸引香港人,还会吸引其它国家的人;搞不好,一两年后,亚洲各国都会去抢‘报废船’,届时价格也会水涨船高,最终变得利润稀薄。

    正因为考虑到这些,林志超是第一时间插手这个行业,以此让香港人能吃得更多。

    不是说他有多伟大,只是在能力范围内,影响着香港的发展。重要的是,他一次性也吃不完这么大的蛋糕。

    “老板,一共是30艘船陆续驶回香港,其中大概有八艘可以继续运营,总计载重量7.25万吨。”冯永发汇报道。

    去年底,他亲自去亚丁港口组织的大规模购买二手船,如今总算得到统计信息。

    林志超抬起头,满意的说道:“看来可以运营的船还挺多!我是这样想的,我们不是在搞‘养老金系统’嘛,正好将这批船卖给这个系统,然后单独成立一家航运公司,进行独立经营。”

    冯永发说道:“只是‘养老金系统’四月份才会正式扣费,而且一开始资金也不足。”

    林志超立即大方的说道:“算环球航运借的,后期再还回就是了!我们争取在这两三年时间,为这个公司组建一支20艘船的规模。”

    冯永发佩服的说道:“老板这一招,我们的职员和高级海员怕是再也不会流失一人了。”

    养老金系统,最终成为环球海员的职员、高级海员的福利,普通海员暂时没有办法实行,因为流动性比较大。

    一些普通海员在三年合同满之后,首先考虑的便是不再做海员,因为上岸困难。毕竟这个时代机票昂贵,而通过轮船又浪费时间,所以三年回港一次很正常。

    好在,普通海员培训一段时间,成本不算高。

    等到将来,环球航运再考虑为普通海员增加更多的福利。

    赵从衍带着手下,来到醉酒湾,暗访这边的拆船厂。

    当看到海面上停着好几艘商船的时候,他忍不住心在滴血,这些船若是自己的,若是还能运营,该有多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