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都市小说 > 港岛家族的诞生 > 正文 第580章 【千亿卖橙】

正文 第580章 【千亿卖橙】(第2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以内地市场为例,最终可能达到1个亿的用户;整个亚洲,最终可能将有3亿的客户。

    当然,目前这方面还处于一个开拓阶段。

    林瑞江说道:“父亲讲,互联网泡沫也已经形成,短则一年,长则两年,就得破灭。所以,不将长江电讯注入,将来收购香港电讯就算成功,后续也会受到互联网泡沫的巨大影响。而注入进去,我们便相当于打造了一个坚固的电讯帝国,而不是一个单纯的资本运作!”

    袁天凡顿时汗颜,他是资本领域的运作高手,但从来只考虑运作成功后的获利、套现等,至于将来的经营,这不是他们的长项。

    <div class="tentadv">    林瑞江的意思很明白,是要做长久经营的准备!

    “好,那我们争取将市值炒到100亿港币以上”

    “袁总裁,这个事情交给你来主导!”

    “没问题”

    袁天凡是1995年加入林氏企业的,不过一开始并没有跟随林瑞江,而是在八达通金融集团收购过来的鹏利保险担任总裁(海裕亚洲私有化更名),待走上正轨后,再来到长江工业集团担任副总裁,负责开拓小灵通业务和筹谋数码港业务。

    得信佳,是新加坡黄鸿年手中的一只鸡肋上市公司,该公司的股价一直在4分到6分钱港元之间徘徊,若以当前的收购水平,1亿港币足以全面私有化。

    正因为如此,黄鸿年便将这家公司的业务清理干净,仅保留物业收租业务。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相当于这只股票是一只优秀的‘壳’,没有什么法律问题。

    黄鸿年是资本市场的人,他这样做,自然是告诉别人,他有意出售这只壳。

    袁天凡、梁博韬找到黄鸿年,便直接谈及购买黄红年的得信佳。

    双方一拍即合,长江工业集团以‘长江电讯’、‘数码港项目’注入得信佳,获得93%的新股。

    一时间,得信佳公司备受市场关注!

    “不得了,得信佳复盘后,股价还不得一飞冲天!”

    “至少100倍,长江电讯的业务做得非常大,不仅仅做电讯网络服务商,还做手机制造商,估值至少是几十亿美金!”

    “这么牛啊!”

    “小灵通知道嘛,在内地非常有市场的无线电话,通话只需要2毛钱!内地有多少人口,要做到1亿客户的。”

    “真的假的,这么牛,以为是诺基亚啊!”

    此次注入的两笔资产,数码港是无偿注入的,长江电讯才是资产。

    3月初。

    得信佳复牌交易,开市仅15分钟,股价从停牌时的一毛多,飙升到9.22港元,升幅高达82.6倍,立即摇身一变成为一家市值近百亿港元的巨型公司。

    而得信佳,也更名为‘长江电讯’!

    之后的日子里,长江电讯股票一路走高,创造出更多的神话。

    时间匆匆。

    林氏五子上位后,林氏家族的事业做得越来越大,业务越做越广。

    林氏家族在香港掀起互联网热潮,成立TOM网——将华夏带入世界,将世界带入华夏,拉开投资互联网的序幕。

    而主持TOM网的人,正是在美国待了多年的邹凯旋,当然她仅是主席一职,总裁则是内地的王磊。

    TOM网在1999年10月上市,引起香港巨大的认购浪潮,成为社会大事件。

    林氏投资互联网并不只是TOM门户网,旗下企业纷纷投资互联网,在香港也掀起一股互联网浪潮。例如,传媒集团就投资了互联网漫画(网漫)、音乐网站等一些列网站。

    在TOM网上市后不久,和黄将英国e公司出售给欧洲第二大电讯公司——曼内斯曼(德国百年老店,从1995年转向电信业务),获得1180亿港币的盈利(256亿现金、260亿债券、600多亿的股票)。

    顿时,‘千亿卖橙’成为经典的商战案例——老大和老二斗得火热,老二一气之下则兼并老三,欲和老大一分高低。

    这还不算完,老大后来一气之下又火并了老二,彻底巨无霸——沃达丰电讯。

    在老大兼并老二的时候,和黄手中的老二股票,又已经升值了500亿港币。

    所以,和黄获得的利润实际上是1680亿港币!

    在‘世纪之交’来临之际,已经退休的林志超,被美国权威杂志评选为‘千禧年企业家’,传颂于世界各地。

    击败的对手,包括:比尔盖茨(微软)、亨利·福特(福特汽车)、理查德·阿克赖特(英国工业革命第一人)、美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家族)等15名著名的已故和仍在世的企业家,获得了这项跨时代跨世纪的桂冠,成为最杰出的世纪企业家。

    不久后。

    英国大东电报局放出消息欲出售香港电讯公司,顿时引来新加坡电讯的竞争,另外一个竞争的企业当然就是‘长江电讯’。

    长江电讯经过近一年的增长,市值已经高达500多亿港币。但就算如此,想收购一家年盈利115亿的香港电讯,也只能靠贷款以及合并后新公司的股票。

    事实上,长江工业基金持有的Yahoo股票从去年开始抛售,获利高达60多亿美金。

    虽然从美国赚到如此巨额的财富,但此次收购香港电讯却不会动用这笔钱,毕竟收购香港电讯后,自然应该让香港电讯去还债。

    英国大东持有54%香港电讯股票,所以收购其手中的股票,也触及全面收购条例,要收购整个香港电讯才行。

    有袁天凡领导的团队,最终长江电讯还是成功击败新加坡电讯,因为能给的现金更多(新加坡电讯给的更多是股票);而且,长江电讯的股票也比新加坡电讯股票成长潜力更好,因为收购成功之后,长江电讯相当于有三笔重要资产:长江电讯(主要是小灵通业务)、数码港(地产项目)、香港电讯。

    完成收购不久,互联网泡沫爆发!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