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这会儿正赶上中午休息时间,周围全是赶往食堂吃饭的职工。
林逸和钱升他俩这一嗓子,引得周围的人纷纷驻足朝他们看过来。
干文保、展览相关职业的人,对声音特别敏感,特别是喧哗的声音。
所以这里的人说话都是压低了嗓音交流,很少有那种大声嚷嚷的人存在。
两人失礼赶紧拉着马馆长躲到了树后面。
“对不住对不住,我们刚才有点失态了。您刚才说,许先生生前曾送给您父亲一部《兰谱》?”
马馆长点点头。
“是啊,看你们这么惊讶,是不是你们对兰花也挺有研究啊?”
两人连连摆手。
“没有没有,不瞒您说,我们对养花是一窍不通,但是我们对这部书很感兴趣,不知道在哪里可以看到呢?”
白老爷子坐在旁边,担任技术指导。
“那是当然,那是当然,这个您不用交代我们也会加倍的爱惜的。”
说完,拉了把椅子坐在旁边,看着林逸他们操作。
“你这玩意能看出什么来?你搞亲子鉴定比对至少还得拿一撮头发什么的。”
他当年也是当过掌柜的人,对这种加密的台账也经手过不少,很多细节都能给他俩指点一二。
听到这话,两人心中不由得一阵失落。
白璐在旁边调侃道。
但是这种古籍善本往往都是线装书,而且还是竖行排版,活字印刷。
钱升听罢,立刻加快了翻书的频率,汪强和白璐见状,也都找来口罩和白手套,穿戴整齐,加入了翻书的行列。
“那太好了,这部《金漳兰谱》能否借我们拜读一番?”
“当时我父亲身位公职人员,是不能收受这种级别的礼物的,后来他把这部书上交了。”
按理说,明代线装书大多使用的都是雕版印刷,宋体字。
如果它是台账的密码母本,那上面每一个字的位置,页码,行数,都有其特殊的含义在里面。
打开这部书的外封,里面是五本线装书,马横初老爷子的字写的确实不错,有董其昌的感觉。
“老汪说的没错,咱们要比对这些符号和这部书,就得先找到他们之间的共性,这个符号老三你找找这图谱当中,有没有类似的兰花跟它长的像的。”
他们推测,这套《金漳兰谱》很有可能,许百交那本台账有关。
现在拿来一本现代出版社出版的《金漳兰谱》,那肯定是对不上号的。
而且最为巧合的是,“紫衣侯”又是一个稀有的兰花品种,很难不让人怀疑这里面是否有着某种联系。
“那可不一定!”
马馆长毫不犹豫的一口答应了下来。
马馆长听完很是费解,但是又没有多问。
“没有,没有,这事可别瞎说,我们汪家的血脉不容置疑,只要是我孩子,那必须是我的种!”
“令尊这个抄本,是按照当时原版的古籍一字不差的誊抄过去的?”
为了区别与其他印刷馆的版本,特意使用了董其昌的书体风格,更显得这部书的珍贵。
想必是这部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