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穿越小说 > 崇祯太子 > 正文 第二百一十二章 白甲归应天

正文 第二百一十二章 白甲归应天(第1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7月30日

    应天

    “快些吃,要是误了迎你爹的时辰,当心我扒了你的皮!”

    周显才媳妇抬头看了看日头的位置,其后便朝正在磨叽的娃儿喝了一声。

    昨日府衙差役在城中传话,说是太子殿下今日便要返回应天,若有愿去迎接的需在午时之前抵达朝阳门外。

    初闻此言,周家媳妇大抵有些不相信的。

    这朝阳门虽是内城城门,但太子殿下要是从这里入城,那就必定得走外城的麒麟门或仙鹤门。

    可据她所知,鞑子的大营似乎离那两座城门不远,大军封锁之下太子殿下又如何能进的来?

    只是这话是府衙差役口中传出,周家媳妇虽然不信,但却也不能等闲视之。

    待在家中思量了几番,她终是托了好几层关系,从某个在贵人府里当差的亲戚口中得了些消息。

    据那亲戚所言,太子殿下在南边又打了胜仗,城外的鞑子见大势已去便整军逃了。

    这消息非常笼统,里面既未说清南边指的是哪里,又未提及其中细节,若非那亲戚

    周家媳妇对此倒也不太在意,反正殿下既然得胜而归,那么随他出征的大军也当一同回返。

    只是............

    这里面会有自家男人吗?

    心念及此,周家媳妇顿时有些忐忑,但当她想到前几日发来的钱粮并没有变化时,心绪却又安宁了下来。

    太子殿下不光给参了战的民壮加了例钱,更还有数量不等的功赏抚恤,若真周显才出了什么事,她收到的钱粮数额自然会有变化。

    “娘,吃完了。”

    正当周家媳妇的思绪不住飘散之时,娃儿终于喝光了碗中稀粥,之后周家媳妇略微一番收拾便与其一同出了家门。

    自应天被围之后,街面上便一日冷过一日,但今日的街面上不光人头攒动,各个门面上都还都张灯结彩,几如过年一般。

    一路行来,越接近朝阳门,人群便越是密集,待到后面各人之间甚至都已有了接触。

    见此情形周家媳妇自是有些顾虑,但想到能在第一时间看到离家月余的周显才时,她却又有些动摇。

    寻常百姓家里自然没有那么多讲究,不过与陌生挨得这么近却也着实让她难受得紧。

    如此这般,周家媳妇便驻在人流之中,一时间却也不知到底该再往前走了。

    “忒那妇人!要走便走,不走就赶紧离开!”

    人流皆在不断往前,她这般驻于原地自是引人注目,只不过片刻功夫,便有一阵呵斥声传了过来。

    话音入耳,周家媳妇如何还能再多耽搁,轻一咬牙便打算跟着挤进去,只是她这里还未挪动半步,自先前那边就又传来一句问话。

    “可是周显才家的?”

    先前那一声传来之时,她便连看都未曾多看,待到这一声再来,她却不由扭头看了过去。

    “是...........刘书办?”

    往日里周显才需得守在肉摊子上,所以每至午间饭点便由媳妇将饭食送去,可这饭总不能一口吞下,再加上有人来买肉,周显才便得停下招呼。

    如此情形之下,周家媳妇每次送饭都需在摊上待上好一阵子,自然也就能认出常来买肉的刘书办了。

    “应天又不只一座城门,你带個孩子如何不从别的门出去?”

    当初周显才的手续就是这刘书办亲自办的,待见这妇人,他自然能想到她们娘俩不光是去凑热闹。

    “书办安好,旁的城门绕路太远,小妇人怕错了时辰。”

    于周家媳妇想来,既然官府说要在午时之前到达,那太子殿下定然会在午时左右到达,她若因图方便而绕行其他城门,岂不是会错过见到自家掌柜的机会?

    要知道现在的周显才已是官军,鞑子虽已退走,但他也不见得会如那寻常兵卒一般被遣散。

    再者太子殿下惯爱亲身临阵,若只在城里待个一半日便又去打鞑子,那错过这一面就不知何时才能再见了。

    周家媳妇的想法大抵也不算有错,只是她一个居家妇人,便连城外鞑子已然退走的消息都是托人方才得知,对太子殿下行止的自然也就会有些出入。

    “无妨,钱阁老与城中诸位大人要出城十里去迎殿下,这才离了没一阵,你绕行其他城门也是来得及的。”

    听到刘书办的说辞,周家媳妇自是千恩万谢,其后她便带着娃儿离了人流往别处的城门去了。

    此事于刘书办而言不过是万般忙碌中的一朵浪花而已,待见周家媳妇走的远了,他也便重新将注意力放到了当前的人流上。

    老实讲,放在以前上面若下了这等差事,那他大抵也就是搬把椅子坐在街旁看着人流涌动,全当是带薪放假了。

    可自太子殿下掌了当政之后,他们这些胥吏不但在衙门里的地位大增,更还涨了不少例钱,甚至还有传言说殿下要从他们这些人里选些能任事的外派。

    这等情形,他又怎会如从前一般?

    当然,所谓外派他大抵也只是当做谣言,虽说这些年国朝也不是没有将胥吏提拔成不入流的先例,但说破大天那也是极个别而已。

    满应天这么多书办胥吏,便是太子殿下真有心提携,又怎么可能一次性提拔那么多人?

    如此一来,上面没人的刘书办自然也就不会对这等事生出什么心思。

    况且在他想来,派到外面撑死也就是在县里任一典史之类的佐官而已,虽然身份与现在大为不同,但说到底也就是伺候那些六七品的地方小官,倒还不如在中枢伺候那些真正的大人们。

    “老刘,发什么呆呢?”

    正当刘书办的思绪越飞越远时,身侧同僚的提醒声却将他拉了回来。

    “哦,没什么,就是在想殿下当真厉害,这才出去了月余鞑子一下就不行了。”

    这虽是他顺口编出的理由,但刘书办的确也对此非常好奇。

    他身在礼部,对这类有关军情的消息自然所知不多,但作为处理了半辈子庶务的书办,他却知道能只用一两个月便将鞑子从气势汹汹打得落荒而逃,这却已经不是寻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