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20-13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提供的《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120-130

    121  ? 赠图

    ◎换个角度去看待◎

    hi~您好。见到我就说明小天使需要再多买几章了哟。韩彻当下便派人去各乡发布告示, 瞬间整个安南县的农户们都忙碌起来,欢喜的将栽种的藕挖出,做简单的清洗后, 又赶紧拉来朱家冲售卖。

    朱家冲这边为着收藕, 更是一早便提前修建好了几个大草棚。

    “你家的藕都卖了?”草棚外,有一汉子挑着刚卖完莲藕的箩筐, 正准备离去时, 便被最后端排队等着卖藕的一人唤住。

    汉子一脸欢喜:“卖了!都卖了!”

    “也没挑拣?”那人盯着汉子空荡荡,一点莲藕都没见剩余的箩筐,又惊道。

    “他们说我家的莲藕清洗得很干净,没带泥土便全都收了。”汉子喜滋滋的说道。

    不管什么年代,农户们想要卖地里的产出,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产量不行, 卖不到手几个银钱。

    产量多了, 当年价格便大幅度下滑, 同样到手不了几个钱。

    便是在售卖时,买者还要再挑拣一番, 品相不满意的, 更是一分钱也拿不到。

    所以像眼前这位汉子所带来的莲藕竟一点挑拣也不做, 就被全部要了,又怎能不令人震惊欢喜。

    但更让人震惊的还不止这一点,汉子还告诉他, 说他卖完藕还得了一张条子,还让他妥善保管好, 切勿丢损。说不得等上一段时间, 许是还会有银钱可领取。

    “怎还能领取银钱?”

    “说大老爷讲了, 衙门收这些藕是为了咱们挣银钱的。这次给的钱只是第一批, 后面要是售卖得好,挣了更多的银钱,到时候所有的获利,会按照咱们之前卖的,再给大家分一次。”

    “竟有这么好!”闻言,众人皆震惊了。

    韩彻当初号召大家种藕,本意就是为着给安南百姓增多收入的。再者,他一县令,按朝廷法治,个人是绝对不能做商贾买卖的。所以后续若真挣回银钱,当然要重新按比例分发给农户们。

    至于生意会不会成功,万事无绝对的。

    若是亏损,给出去的银钱便是真的给出去了。

    对此,钱县丞还曾提议,或许可以先收购乡民的莲藕。待到售卖出去后,再按所得银钱一起给大家分钱。

    韩彻拒绝了:“不必,若真有亏损,届时我来承担。”

    当初是他承诺农户们的,若他这次出言反尔,以后的信用必然大打折扣。

    韩彻在决定这么做时,便做好了最坏的结果。不过他也有信心,能将这藕卖出好价钱。

    因此在新搭建起来的收藕草棚旁边,还有两间专门做藕粉的屋子。

    为此,韩彻还又在朱家冲放出消息,言道他这边还需要招收一批人来处理藕。

    朱家冲每日里便人来人往,有或挑着,背着,拖着藕过来售卖的农户们。也有为了挣些工钱,在这里做工的。

    说起来,安南县虽穷,却有一样声名远播的特产——沉水香。

    也就是世人常说的沉香。

    沉香木形成条件苛刻,想要其结香,需生长在高温潮湿的环境里,对外界的温度湿度细菌等都有严格要求。还需得至少数十年以上才能发育较好,故价格历来昂贵。

    因“沉水不上品”,故人们还把沉香做了等级划分。

    品阶由次往上分为漂浮在水面上的,称之为黄熟香。半沉半浮的,称之为弄水香。入水沉没的,则被称之为沉水香。(1)

    沉香也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在中医里,因其焚香时的气味沉静,能使人平心静气,有免疫避邪的功效,所以时人便多熏烧沉香用以除秽驱鬼辟邪,或将其制成礼佛时的上等贡品。

    另外,沉香在燃烧后散发出来的香味高雅,又有提神醒脑的功效,还被时人称之为众香之首,最受名门雅士等贵族阶级的喜爱。

    这些人又掌控着时下百分之九十九的权利和财富,在他们的追捧下,哪怕安南是个距离京城数千里的毒瘴之地,每年一进入初冬,便开始有不少商客千里迢迢奔来收购。

    然后他们也根据安南这地方人的需求,从其他地方带来了无数的耕牛。

    这些商客们的到来,便成为了安南县一年当中最热闹的时刻。纵使之前沉寂下来的县城各商铺,也纷纷打起精神,为欢迎他们的到来做准备。

    而在去年,韩彻虽为了尽快扳倒郭杨二人,每日都在朱家冲带领流民们忙碌开荒,但这么大的事情,他还是打探回来不少消息。

    于是为了抓住今年的耕牛货源,韩彻也一样早早便做起了准备。

    很快,安南县便迎来了今年的第一批商队。

    这是一支多达一百往上人数的大商队,要知道在交通极其不发达的古代,往来两地时山高路远且不说,一路上还恐有盗寇劫匪等危险。届时货物银钱损失是小,最可怕的是连性命都不一定能保得住。

    所以商队人数都不会太少,尤其是但凡大点的生意,便不是寻常百姓想做便能做起来的。

    此刻,这支队伍正带领着大几十头的耕牛,如往年一样有序排队,等待守城衙役的盘查放行。

    但才刚开始,前方便出现了状况。

    只见守城衙役在查看过文书等物皆无问题后,却并未立即放行,反而是另唤来了一衙役,笑着言道接下来,将由他给这支商队做进城带路。

    商队领头者是京城有名商户赵家的四郎,来安南收购沉香木原料已经并非第一次了,却还是第一次被这样对待。

    准确一点的来讲,是他去往任何州县做生意,都没碰见过这种情况。

    赵四郎瞬间将警惕心拉满,负责带路的衙役瞧出他脸色不对,便忙解释道,他们是受了安南县新到任的韩县令大老爷的吩咐,今年要对所有来安南做生意的外地商户,给予超高标准的待遇。

    这待遇不仅有衙役亲自领人进城,还有给他们准备好了免费的舒适住宿。

    赵四郎如释重负,这才冲着身后招了招手,带着队伍和大批耕牛随眼前的衙役带路进城。

    带路的这位衙役还边走边说道:“你们不用担忧,咱们大老爷可好了……”

    先前那次衙门大清理,哪怕韩彻有心想抓大放小,但架不住整个衙门上下皆腐败太过,他费了老大劲,才挑拣出几个勉强还能留用的人。

    于是,韩彻只能从其他地方挑选人手补齐。

    而他比较了解的,便是朱家冲的那群流民,以及郭杨两个村子里的人。

    像眼前这位给赵四郎带路的,便是韩彻从朱家冲那群流民当中挑选出来的,名唤孙大郎。

    不过现在也不能再称呼他们为流民了,虽说还需再等一月才会正式在朱家冲给大家分田分地,可官府已经把朱家冲更改为渠家村。

    村名取的便是流民们多是从渠县流徙而来。

    渠家村的流民都把韩彻当做再生父母,对其感

    【搜索哇叽文学q.yfwaji.com】提供的《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120-130

    恩拥戴还正是持续高涨阶段。孙大郎又在衙门里得了职位,这时候对赵四郎等人讲起韩彻时,各种夸赞的好话连连蹦出,一路上甚至都没停过。

    最后,赵四郎这支队伍可谓是听足了韩彻的各种传说,才被带到的县衙旁边的一间豪华大宅子的门口。

    赵四郎震惊了:“这,这里不是杨大人的住宅么?”

    怎能将他们安置到这里来!

    作为往来安南县多次做沉香木生意的大商户,赵四郎当然与全权掌控安南县衙多年的郭杨二人打过交道。

    甚至这宅子,赵四郎还曾携带礼品进去拜访过。

    然赵四郎这话才问出口,原本一路笑脸热情对待他们的孙大郎脸色倏地一遍,张嘴便骂道:“我呸!什么狗屁杨大人的宅子!一个贪官污吏,他能修建出这么好的宅子,可全是从我们老百姓身上搜刮下来的!”

    当初抢粮一事,可是让朱家冲的流民们都恨透了郭杨一干人。

    韩彻做这出决定时,还告知众人,言道这种既是搜刮民脂民膏修建起来的宅子,得让它们为老百姓做付出,才是它们本来该有的归宿。

    “大老爷说了,你们是来给我们送耕牛的。”有了耕牛,农户们才能种更多的地,收获更多的粮食。

    想到这,孙大郎便又重新扬起热情笑脸:“自是应当好生招待你们。”

    没错,韩彻将县城这些抄家得来的大宅子,改造成了古代版的高端招待所。

    他还在询问县衙仅存的几个老衙役,对每年到来安南县收购沉香木的商队做了一番较为细致的了解后,便做了一系列的安排。

    韩彻将商队的实力做了划分,因着这门生意并非寻常人能做,故每年到来的商队其实也就是那几批。

    赵四郎是名单上被重点化圈的一位,所以孙大郎才会直接将他们带到整个县衙最豪华的宅子——原杨县丞的住宅。

    临走前,孙大郎还又做了一番细致的交待:“宅子里已经准备好了十名杂役,十名厨娘,每日可帮忙做些简单的清扫和吃食。食材这块,你们可自行安排人去采买,也可吩咐厨娘帮忙采买。”

    “哦,对了,厨娘和杂役这些也都是不需要你们花费银钱的。”

    “旁边就是我们县衙,住在这里,安全你们也绝对可以放心!”

    “若还有什么需要,也可派遣人去县衙通告一声。”

    “……”

    安南县离渠县较近,整体地势略高,气候温暖,物资非常丰富。但它也多未经人开发的原始森林,毫不夸张的说,每逢春夏时节,空气里满是湿气和瘴气,田野间爬着毒蛇,河水里长着毒虫等。

    作者有话说:

    注1:出自王徵《代耕图说》:“先为两辘轳架,如a。两辘轳系两长索,贯犁其中,如e。两人递转辘轳之索,一人扶犁往来,自可耕也。”

    注2:出自王祯《农书》:形如木屐,而实长尺余,阔约三寸,底列短钉二十余枚,簨其上,以实竹柄,柄长五尺余。耘田之际,农人执之,推荡禾垄间草泥,使之溷溺,则田可精熟,既胜耙锄,又代手足。所耘之田,日复兼倍。

    注3:出自王祯《农书》 :“水轮三事,谓水转轮轴,可兼三事,磨、砻、碾也。初则置立水磨,变麦作面,一如常法,复于磨之外周造碾圆槽,如欲毇米,惟就水轮轴首易磨置砻,既得粝米,则去砻置碾、碢干循槽碾之,乃成熟米。夫一机三事,始终俱备,变而能通,兼而不乏,省而有要,诚便民之活法,造物之潜机。”

    这几样农具的图纸也都放到微博上去了,有不懂的可以去微博看一下。感谢在2023-07-29 23:20:442023-07-30 23:29:5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梅兰竹菊城 30瓶;baozi 10瓶;桃桃乌龙 5瓶;rgmau、莫名其妙 2瓶;猫薄荷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122  ? 赚钱

    ◎第一次赚取到了银钱。◎

    这几种农具里面, 除了水轮三事的制作难度大了些,其他几样都还是比较简单的。韩彻在临走之前,就还顺便提了一句, 言道水轮三事可以全村共用一个。

    杨刺史也觉得这提议不错,毕竟谁家碾米也不可能是吃一顿才去碾一次的,确实没必要每家皆有。

    很快,松州官府这边就开始对这几样农具进行推广。

    这个时候,江南其他的产粮大区也都陆续收到了韩彻派人分送过去的几样农具的详细制作图纸。

    其中水轮三事这款农具, 就算没有达到雪中送炭的程度, 也绝对能够称得上是一句及时雨了。

    因为这次秋税的征收, 朝廷还需要从松州之外的江南其他产水稻大区一共征集一百万石的税粮走。其中三十万石是送去京城的,剩下的七十万石是分发给北直隶等地区的。

    都知晓在晒得足够干的情况下,稻谷占比也能达到18-20%, 所以为了节省运输上的耗费,朝廷大多时候还会要求磨制成精米再带走。

    然而耕牛本就缺少, 还要江南区域的百姓磨制谷穗去供应京城和北直隶所需的这批一百万石的精米,实在是有些劳民。

    韩彻之所以能想到水轮三事,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当然,水轮三事主要解放的还是百姓之后在这上面的劳作。而在这之前, 需要征集精米走的江南一些产粮大区,也是早就提前收到了朝廷下发的通知。

    待到农历十月上旬,便陆续有其他地区将精米和物资送至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