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红楼之贾玉京 > 正文 第三十八章 鞑靼入寇

正文 第三十八章 鞑靼入寇(第2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br />     在王家的船离开渭水码头的时候,报告蒙古人大举入侵的六百里加急文书,也同时送达。

    一时间,长安城笼罩在了一片战争的阴霾之中。

    隆庆十四年夏五月,蒙古鞑靼部新王察汗帖木尔即位。

    为了树立威信,察汗决定集结全族之兵入寇中原。

    六月,十五万蒙古铁骑在贺兰山下集结完毕,随后悍然发兵攻入大楚边境。

    这是近三十年来,蒙古人发动的最大规模的一次入侵行动。

    只一日,数量惊人的蒙古大军就攻破了宁夏镇薄弱的西北防线,从镇远关杀入宁夏腹地。

    而在五天以前,宁夏镇刚刚开始坚壁清野工作,仍然有一些村庄还未迁移完毕。

    广袤的宁夏高原瞬间成为蒙古大军的狩猎场,损失惨重。

    但是相对于出动的庞大军队,这点收获还满足不了鞑靼新王的胃口。

    在宁夏真没有油水可捞之后,不甘心的察汗命令大军兵分两路。

    他亲率主力一路向南,攻入富饶的中原腹地,固原镇。

    而他的弟弟,右贤王拓阔帖木尔领五万偏师,向东攻向榆林镇。

    十几万铁骑入寇,一时间中原大地狼烟四起,烽火遍地。

    而此时的贾琼三人,正在横穿河套平原,向北方疾驰。

    他们准备先一路向北去到阴山脚下的鞑靼王庭探查,再转道向东直奔太原。

    黄河九曲,唯富一套。

    上天的鬼斧神工,用黄河在神州大地上写成了个几字,也造就了富饶的塞上江南。

    这里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制兴邦之地。

    也是蒙恬屯垦,北筑长城,却匈奴七百里之地。

    苏武牧羊,文姬归汉,昭君出塞,汉武三捷灭匈奴。

    这里上演过一幕幕荡气回肠的汉人史诗,但如今的河套平原却是蒙古鞑靼部的地盘。

    除了刀口舔血的盗匪和追逐财富的商人,很少有中原人敢到这里来。

    贾琼三人之所以这么大胆的横穿河套平原,是因为他们在跟随锦衣卫进入草原探查时发现异常。

    他们发现河套草原上的牧民,青壮年大部分都已经被征调走了,剩下的几乎都是妇孺老幼。

    他们很快做出了一个大胆的推断,那就是鞑靼人已经倾巢而出了!

    这就意味着河套草原现在无比空虚,这些部落为了放牧,都会分散成一个个小营地。

    只要他们小心一些,绕开那些部落聚集的区域,就不会遇到太大的危险。

    这是千载难逢的绝好机会,贾琼和徐山当即决定改变路线。

    先探查河套草原上的情况,然后直接赶往太原镇。

    魏文通带着情报潜回宁夏镇,准备想办法将消息传回朝廷。

    而贾琼他们则打算直接赶往太原,说服太原总兵杨震业兵出雁门关,从背后奇袭河套腹地,以解中原之危。

    如果按照原计划走榆林再到太原,要穿过道路崎岖难行的黄土高原,没有一个月时间别想到达。

    对于杨震业会不会被他们说服,贾琼倒也有不小的把握。

    大楚边镇守将就有很大的自主权,紧急时刻可以不经兵部和五军都督府批准,自行调动兵马作战。

    因为大部分边镇都孤悬在外,向京城汇报需要的花费的时间太长。

    如果没有临机专断之权,很容易会贻误战机。

    杨震业虽已年过五旬,却是大楚军中有数的沙场宿将。

    他的战略眼光自不必说,贾琼不相信他会放弃这个立大功的机会。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杨震业出身京营,曾经在贾代化麾下效力过十几年,是贾家旧部。

    他能做到正二品总兵的位子,离不开贾代化的赏识和提拔。

    贾琼宁国公嫡孙的身份,应该也能起到一些作用。

    求支持哦,有票的朋友们请支援一下哈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