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红楼之贾玉京 > 正文 第119章 揣摩上意

正文 第119章 揣摩上意(第1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第119章 揣摩上意

    贾琼没有留意到隆庆帝的审视目光,他在一心一意的思考题目。

    殿试成绩直接决定了入朝后的起跑线在哪里,这一场他势在必得!

    历来殿试问对,考生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直抒胸臆的,他们不考虑皇帝的喜好,自己心中怎么想,笔下就怎么写。

    第二类就是揣摩上意的,他们按照皇上的想法来发挥,把自己包装成皇帝的忠实拥护者。

    第一类考生发挥的往往会更好,因为能直抒胸臆,写出来的文章酣畅淋漓,常有佳作诞生。

    但是这样也存在很大的风险,要是写出的文章正好符合皇帝的心意那一切好说,往往可以破格拔高。

    不乏有会试成绩排名靠后的,却直接被拔高到一甲的例子。

    但若是这文章写的与皇帝的心意相左,那可就不好说了。

    有些皇帝性情温和大度,不会太计较这些。

    隆庆帝不知何时已经离开,他不需要全天守在这里,只有十个阅卷官还在,一人一张圈椅坐在最前面监考。

    但若是遇到性情不那么好的,那么状元的水平,也有可能直接被打落到孙山之位。

    到了下午两三点,其他学子都已经停笔了,只有坐在最前面一排的贾琼依然在奋笔疾书。

    臣贾琼谨对。

    致治之道存乎法,保治之道存乎勤。

    盛嘉宾奇道:“哦,莫非左大人也看过我这门生的武侠小说?”

    因为隆庆帝还要顾及着重华宫那边的想法,要是高取这种文章,那不是明摆着说老子要变法,太上皇靠边站吗。

    要想取悦于皇帝,文章里肯定要推崇变法,但是又不能说的太直白。

    如果高喊什么:“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以后他入朝做了官,就别写那些江湖故事了。

    祖宗的法度很好,我要努力效法,但是时间长了怕有不太合适的地方了,你们来说说看我应该怎么办。

    左益民闻言一滞,板着脸说道:“本官只是听说罢了。”

    不过太早交卷容易被人觉得对待殿试不够慎重,行事浮躁。

    一般殿试的策论文章,在千字左右的比较多,超过两千字的已经极少,但是贾琼这一篇文章足足五千多字。

    非法无以维天下之势,非勤无以守天下之法。

    不过要想得状元,写出的文章就必须要符合圣意。

    然后就列举各代明主、昏君的例子,着重说了勤政的重要性。

    但是又确确实实表明了支持变法的态度,绝对是隆庆帝最想看到的文章。

    在世人眼中,隆庆帝的性情算是比较好的,虽然行事谨慎严厉,却很少用严刑峻法,对臣子也算比较宽仁。

    定好了调子,这文章就好写了。

    贾琼一时间文思泉涌,很快就在心里打好了一篇腹稿。

    对这些久经科场的考生来说,写一篇策论用不了太长时间。

    他们喝着茶水,不时小声议论两句,或者起来在学子们中间转一圈。

    谨对:

    臣闻帝王之御天下也,有致治之道,有保治之道。

    故创造丕国者必立法,以贻孙谋;嗣守鸿业者必忧勤,以绳祖武。

    没有哪个皇帝,会把状元给跟自己唱反调的学子。

    人君之勤鲜克善于始而慎于终,此前代彰灼著明之效,有国者不可以不慎也。

    创之者以法,则国势尊严,而有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