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胡宗宪闭目想了一会儿,长叹道:“那你们告诉我,该怎么办?朝廷这是怎么了?怎么就派了这么一个人来江南?简直是要了我老命了……唉……”唉……三人不约而同,长长叹息一声。但就在这时,前营卫兵在帐外高喊道:“大帅!银子来了!”“大帅!朱公子派人送银子来了!”“……”哗!三个人一听银子到了,猛地飞奔冲出帐外,却见一排长长的队列正开进莹区,几十辆马车侧面都写着一个大大的“饷”字!戚继光大喜,喊道:“多少银子?”“禀戚将军,三百万两!”什么?!三人面面相觑。胡宗宪顿时勃然大怒,啪的一拍桌子,斥道:“胡说八道!谎报军情者斩!你明白吗?军营重地,岂可胡乱开玩笑!”哨兵惊恐万分,跑过来跪倒,却仍是答道:“禀大帅,小人没有谎报,的确,的确是三百万两……是,是巡抚郑大人亲自押运前来的……”啊?真是三百万?这,这特么……有可能吗?三人怎么感觉犹在梦里一般,面面相觑,竟不知如何是好?这时,郑必昌骑着快马过来,隔着三丈便喊道:“大帅!三百万两军饷已押来了!朱公子托郑某带一个口信,问大帅和戚将军:银子够不够?不够再押一百万两过来!”嘶!胡宗宪忽觉一口老血涌上脑门,眼睛顿时一花,耳中轰鸣,喃喃自语道:“够了,够了,三百万怎么会不够啊……”戚继光打了半辈子仗,军饷从来没有足额领过,这时也是如坠云雾,犹自怀疑眼前一切不是真的……“怎么可能,怎么可能……?”而谭纶,却是有一种被人狠狠踹了一脚的感觉,顿觉脸上无光,浑身灰头土脸……“三百万啊,从倭寇闹起来算起,总共也没花三百万吧……”这时,郑必昌跳下马,跑过来,对胡宗宪道:“大帅,朱公子十天之内筹办了一千万两白银啊!他吩咐郑某,如果军需不够,他还可以再拨一百万,多了就要再等一个月……”嗡!三人都感觉郑必昌的话似乎带着震耳雷声,听得耳朵发麻!已经三百万了,还可以再拨一百万,然后,如果需要更多,一个月就能筹到?这,这是自诩神仙吗?但此时,白花花的银子已经搬运进来,许多士兵正在卸货,不用走近看就知道,这些银子假不了,全都是杂银。那就说明,这些银子的确是民间筹来的,并非朝廷划拨的官银!而这些钱,竟然都是十天之内筹到的……呆了半晌,三人竟然说不出一句话来。过了许久,看着白花花的银子,戚继光忽然充满了底气,沉声道:“大帅,有了如此充足的军需,我自信能在半年内肃清所有倭寇!”胡宗宪、谭纶同时点头答道:“是啊,这些军需足够用上三年了……不说要东南倭寇,就算打到东瀛倭国也够了啊……”胡宗宪又问:“郑大人,朱公子是怎么做到的?怎么事先一点风声都没有啊?”郑必昌此时已经对朱墨佩服得五体投地,叹口气道:“大帅啊,你不知道,这位朱公子,用织造局的五千万两家底作担保,签了一个什么保契,说是如果他赔不出来,就由织造局来偿还,利息五厘;又说这些钱三年后可以转为官营钱庄的股子,每年回报是六厘……如此一来,不要说江南,连江右、淮南、吴中各地的商人都连夜赶来认购啊……”哦……原来如此。谭纶顿时如梦初醒——这招果然厉害,织造局就是大明的金字招牌啊!用这块
</center>金子招牌,再加上利诱,自然是能筹到钱了。原来他根本没想过用官府去强压逼捐……这个办法,他谭纶恐怕是一辈子也想不出来了胡宗宪也是一般的心思,摇头叹道:“这位朱公子,谁也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竟然像变戏法似的,真弄来了那么多的钱……”忽然,他脑海里闪过一道亮光,脱口道:“咦?不对!”他盯着郑必昌,又看看谭纶、戚继光,诧异道:“这些钱,那么多钱,就算利息是五厘,那每年也是一大笔啊,他怎么还啊?军需就花掉了三百万,他三年后又怎么还本金啊?说是说去借给那些绸缎作坊,可人家会借吗?就算借了,也不一定能赚钱还上啊……”对啊!三人也顿时醒悟过来!这,这有漏洞!“哎呀!”胡宗宪猛地拍了一下腿,脱口道:“朱公子闯了大祸了!”“解了燃眉之急,却留下无穷后患啊!”“你们想想,到时候还不出利息还好,如果本金也还不出来,岂不是要闹个翻天覆地?到时候朝廷去哪里弄钱来擦这个屁股啊?到时候,那可就是天大的窟窿,就是神仙也解救不了了啊……”此话一出,三人方才的欣喜顿时一扫而空,眼下的钱是有了,可问题是以后呢?郑必昌一路上就在纳闷,此时经胡宗宪提醒,突然插嘴道:“大帅,郑某来之前听朱公子说过一些,似乎,似乎……他对绸缎生意很有把握……”把握?这是一个人就说了算的吗?三人琢磨一会儿,感觉朱墨把所有宝都押到丝绸行业,似乎很不妥!不说别的,就说倭寇封海,再多丝绸也运不出去啊!胡宗宪想到冬季攻势就要展开,也无暇去想这些问题,只好叹道:“先不管吧……谁知道这位朱公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啊?咱们先准备打仗吧……”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