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60-180(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着苏世伟和苏景林也出了门,叶梅母女四个包着粽子,包了一半个多时辰,叶梅看了看剩一小半的糯米,对苏卉三姐妹说:“你们也去看热闹吧,剩下的我一个人包就行。”

    苏果听了马上停下手中的活:“姐,我们现在就去。”

    苏卉也很想去看看,说:“娘,那我们先去看看”

    叶梅笑道:“不用急着回来,我当姑娘时也是每年都去凑热闹,你们好好玩。”

    “卉姐,叶子,果儿”外面传来叶青青兴奋的叫声。

    “快去吧,青青来叫你们了”叶梅说

    苏叶也很久没看到龙舟了,洗了手,跟三人后面朝河边走去,路上又遇到了跟苏卉要好的三个姑娘,六人结伴同行,她们出来时已有些晚了,路上人不多。

    到了河边,穿过蔷薇花带,这会当地不是雨季,河水离蔷薇花带离约三米多,她们找个人较少的地方站着,河两岸聚满了人,个个脸上兴奋,河岸两边盛开的蔷薇花被剪掉许多,随处可以看到拿着蔷薇花束红着脸的姑娘。

    苏叶站着看向北边,耳边传来说话声:

    “没有划龙舟比赛算不上过端午节,我们都过了五年假的端午节。”

    “是啊,想当年在老家端午节过得多隆重,差不多全村的一半人都去河边去摇旗呐喊,那劲头多足,现在的端午节,唉……”

    “现在只有我们村的人自办,也没什么意思,从北到南的水道不过五、六里,三条龙舟,想当年在老家,二十多里的水道,龙舟水下过后,水流急上八分,划得痛快,整个县二十多条龙舟参赛,当年那是何等盛况,唉……”

    “唉什么唉,那时我们苏家村年年倒数第一,年年端午节成了海县的笑柄。”

    “对啊,每年端午过后,我都不愿出门,一出村就被人笑话。”

    “想想当我们年青时为什么就不练几招,如果那时的我们和现在村里年青人一样练过,肯定年年第一。”

    “那时又没第二个卫华,你要跟谁学?”

    “也是”,悻悻的语气。

    “到了这边,练武是自保,更是为了生存,要不然,那年冬天狼来了,村里可不止只死了两人那么简单,要不是我年纪大了,骨头太硬,我都想学几招。”

    “我们这些老腰不行了”

    “城东也有条河啊,为何这边的县令不举办龙舟赛?”

    “那河道不好,你没注意吗,这边都没下龙舟水。”

    “这边的雨季和江南不一样,很多风俗更不一样。”

    “村里这三条龙舟,能给我们些安慰,真是令人怀念啊,村长人真好。”

    ……

    怀念龙舟的不仅仅是中年人,还有老年人,苏叶看着不远处的几个抹泪的老人,心戚戚,住了大半辈子的家园毁了,流落在外,想必当初大家都惶恐不安吧。

    苏叶觉得,他们是幸运的,在大灾面前,族人都聚在一起,没有分散,虽说平时生活中也有各种各样的矛盾,在生死大灾时又聚成一团,渡过难关,安定下来后,为美好生活又跨过一个又一个坎。

    思绪中,鼓声传来,欢呼声传来,远远地,三条龙舟差不多同时划下来,所到之处欢呼声更盛,鼓声越来越近,三条龙舟从她们前面划过,龙舟上的人拼命地划着,苏叶在最后一条龙舟上看到了苏景林,苏

    叶握紧拳头叫道:“大哥,大哥”,旁边苏果跳起来尖叫道:“大哥,大哥,用力超过前面”,苏景林抬头朝她们这一边笑了笑,一脸的汗水。

    两岸的人大声叫着龙舟上的人的名字,龙舟过去后,半大的少年和一些孩童沿河追下去。

    苏叶听到右侧传来的哭声,几个老人哭得不能自已,年轻一辈的眼含泪水,上前安慰,扶着老人回去,苏叶看着同行的姑娘,也个个眼含泪水。

    苏叶能理解这种心情,记得前世小时候在乡下时,她也曾和小伙伴们沿着岸边追着龙舟跑,虽然村里差不多年年倒数第一,但这也不能浇灭孩子心中的热情,在城里多年,每当端午都会想起当年那美好的时光,她们,想必亦是如此!现在龙舟又出现在大家面前,怎么能不激动。

    就算河面狭窄又如何,就算水流不好又如何,就算只有三条龙舟又如何,那种过端午节的心情又回来了!完整了!

    苏叶面向河水,静静地看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重生种田日常》160-180

    着河水一会,把不知什么时候流下来的眼泪擦干,回过头,谢卫华看着她笑,同行的苏卉和几个姑娘正朝南边走去。

    苏叶眨眨眼情:“你没去划龙舟吗?”

    “排队等着划的人太多,我就不去掺和了,我负责这段河岸的安全,你陪我吗?”谢卫华笑着问她 。

    “好啊”

    得到肯定回答,谢卫华心生欢喜,虽说在众目睽睽之下,牵个手都不行,但只要两人站一块,谢卫华心生满足。

    三条龙舟下到河坝,换了一批人,又从南边朝北边划去,追龙舟的小孩换了一批。

    中午时,龙舟停了下来,下午还会再来划,人群散去,直到谢卫华负责的这段河岸没小孩了,两人才慢慢往回走,谢卫华看苏叶脸上的细汗,说:“下午还来吗?”

    苏叶擦了擦汗,说:“不来了,凑一会热闹就好,你还得来吧?”

    “是得来,今天大伙太兴奋了,真怕出什么事”

    “这场面是挻令人兴奋的”

    谢卫华悄悄牵起她的手,说:“今天的你挻开心”

    “嗯”

    “过两天我要再去府城一趟,你想买什么吗?”

    “不用,什么都不缺,一个人去?”

    “不,和涛伯他们,他们决定把城西南那地主家的旧宅买下来,再规划。”

    “决定还挻快的”

    “是相当果断”

    “要去几天?”

    “应该会很快,只买下来,要规划得等到路修好了。”

    ……

    苏叶回到家,家里人都回来了,粽子已煮好,中午吃的粽子还有稀饭,苏景枫兴奋劲还没下来,满脸通红,语气有些埋怨,说:“大哥你划时没用全力,居然是最后一名”

    苏景林:“我用全力了啊,等人长大了去划时会知道多费力。”

    苏果嘻嘻道:“小枫你以后肯定也是最后一名,你现在练武都没以前用功,比起卫远来差多了。”

    苏景枫:“我到时和他组一队”

    苏叶看他一眼:“拖后腿”

    苏景枫气得不说话了,苏世伟训他:“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你最近是有些松懈了”

    苏景枫低下头;“我知道错了。”

    端午过后,月底才收麦,修路继续,之前习惯了每天和谢卫华同去同回,苏叶每天坐着叶德武赶的马车,干活时一个人切割石块有些不习惯。

    几天后下午,苏叶把一块石板翘开,擦了擦汗,拿起竹筒喝水,盯着竹筒,她想他了,他已经去了五天,不知能什么时候回来,左右都有人干活,苏叶却感到了狐独。

    没了干活的心思,苏叶把工具收起来放路边,沿着山路上到垭口,坐树阴下,山风吹来,一阵凉爽,舒服得她迷糊过去,迷糊中,马蹄声传来,苏叶睁开眼睛,愣愣地看着谢卫华跳下马车,马车又重启走了。

    谢卫华走到她身边,苏叶还以为在梦中,谢卫华坐她身边,把她抱怀里,苏叶才反应过来,捏一把胳膊上的肉,疼!是真人,谢卫华低低笑起来:“以为是做梦?”

    苏叶完全醒了,头靠他肩上,回抱着他:“嗯,我想你了”。

    “听到这话,我真开心。”谢卫华亲亲她额头。

    “会有人来吧”

    “没事,有人来我会知道”

    两人静静地相拥,不再说话,享受着这一刻的宁静。

    第166章 艰辛的修路过程

    端午过后,大家兴奋了两天,日子又归于平静,天气越来越热,不管是平整道路的,还是混和泥浆,凿石头,切割石板的,都觉得热到不行,中午休息的时间越来越长,傍晚回去的时间越来越晚。

    叶梅每天早上都煮一大锅薄荷水和一大锅加盐的开水,让苏叶和谢卫华两人带去喝上一天。

    从年后到现在,几个月的时间,苏叶和谢卫华两人凿开的路段也就四米来长,主要是两人负责的路段岩石高度比其它人要高些,最高近三米,天热,这附近没有村阴,喝个水歇一下都要走去挻远,苏叶回去和苏世伟说了,第二天苏世伟和叶国健两人运来木头和草帘,在凿开的路段搭起了简易的草棚,供两人随时能歇一会喝下水。

    次日,五十米的岩石路段搭起了五、六个简易草棚,虽然苏叶和谢卫华两人去省城十来天,耽误了活计,但除了石匠一家,其它人干活的进度都没两人快,其它人不得不佩服。

    这是地方的石头比小石山那边的石头还难切割,石头从山体切割出来后,石块由另一组人运到山谷下,大石块切割成小方块,将来用来建小溪上的石桥,小的碎石再砸碎一点,用来铺路。

    和砖头差不多大小的,堆在路外侧,堆多了,苏世涛便安排人来砌围墙,外侧较徙的路段得砌起来约有一米高的围墙,防将来下大雨时马车经过这里路滑,不小心翻到山下,这会已砌上一半。

    五月十二是苏景柏成亲的日子,相对苏景榆,苏世伟一家和苏世良一家比较喜欢他,所以对于他成亲,两个叔叔婶婶都尽心尽力,苏景柏真心觉得,在婚事上,两个叔叔婶婶比自已的父母都要尽心,默默地记在了心里。

    五月底,午后最热的时候,棚子下面,有山风吹来,还是相当凉爽的,苏叶坐石块上喝了水,薄荷水喝下肚子,舒服极了!苏叶看外面白花花的太阳,对身边的谢卫华说:“明天开始停工收麦了,我家没麦子收,用我去帮忙吗?”

    谢卫华眉眼带笑,说:“不用,我家的田地不多,我早跟两个弟兄说好了,他们来帮忙,晓竹都不用下地,麦收这段时间你好好休息。”

    窜路的老石匠笑眯眯接话:“叶子啊,你是要好好休息,你还是小孩呢,骨头都没长稳,都让你干活悠着点,老是不听话。”

    苏叶:已经偷懒了好不好,没用全力干活啊

    这话不能说出口,苏叶只能微笑:“不要紧,我家天天有肉吃,经常有骨头汤喝,身体好得很。”

    老石匠:“有冰窖就是好,屠户现在五天才杀一头猪,买多了可以放冰窖冻着”

    谢卫华笑道:“是啊,不然屠户还得进城卖肉,费事。”

    老石匠嘿嘿笑:“现在生活好了,舍得吃了,杀一头猪也只够村里消耗,搁以前那是不可能的事。”

    不远处一个草棚下的人加入淡话:

    “没猪肉吃吃兔肉啊,养兔子很划算,年前我从德武家捉来两对兔种,现在家里都有三十多只了,昨天还杀一只,做的麻辣兔丁真香。”

    “你娘还真舍得杀来吃啊,现在肉便宜了,一只兔子也要几十文呢。”

    “兄弟,身体健康太重要了,吃饭没油水,没肉吃,走路都发飘,还怎么干活,找死呢,我哥在瓷砖作坊干活,全是体力活,还记得当初刚到这里时没饭吃,更不用说油水和肉了,我和我哥有一天开荒回到家,刚进门就头重脚轻,两眼一黑倒同时倒下,可把我娘吓坏了,找世苓哥来看了,说身体太虚,得吃点好的,不然时间长了会影响寿元,吓得我娘去族里借粮,从那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重生种田日常》160-180

    以后我娘在吃食上从不抠搜了。”

    “在瓷砖作坊里干活是很费体力,在纸作坊里干活的人也是很费体力,我弟回来常说舂纸浆时胳膊整个晚上都痛,药油都搓掉几瓶了,唉,干啥都不容易,我家也养了兔子,晚上回去和我娘说说收麦时杀几只。”

    “在这凿山石更辛苦,一整天出汗衣服湿了干,干了湿,都不知湿了几回,干了几回。”

    老石匠呲笑道:“干什么不辛苦,他们读书人也觉得读书很辛苦啊。”

    谢卫华笑道:“各有各的艰辛,只要做习惯了时间长了就不觉得苦了”

    凿山石真的很不容易,开始分配的是十多人,后来进度太慢,又加了五人,那么多人,凿了几个月,五十多米的岩石路段只凿去一半,苏叶看了看左右,这石山坡度有一半平缓些,不是很徒,心里太佩服郭亮村老一辈的人了,无比的佩服,那艰巨的工程他们长年累月的到底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等阳光没那么猛时,大家才重新干活,虽避过阳光最强烈的那段时间,还是很热,更不用说苏叶还穿上皮手套,穿着长衣长裤,汗水不停流下来,没一会,后面的衣服湿掉大半,这一刻,苏叶心里特别想念能穿短袖短裤的前世。

    重新干活不到两刻钟,大家又回到草棚下喝水,苏叶脱掉手套,灌了两碗淡盐水,跳得加快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