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340-36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sp;  煮蛇肉得在室外,不能在屋里,老一辈传下来的,什么原因苏叶不懂,这些规矩她不会无视,既然一代一代传下来总有它的原因

    天擦黑,院子里,泥炉上的大陶锅传出异香,距泥炉两米远,小五流着口水盯着陶锅,那模样恨不得扑过去

    汤炖下后,苏叶让一个小丫头看着,她去食堂和小姑娘们住的地方转了一圈,回来见小五的馋样,笑道:“去洗

    手准备吃饭了,爹爹呢?”

    谢卫华从堂屋里出来:“我在呢”

    蛇肉有五、六斤,分了一半给张铎几个自己去做,一半和一只整鸡放少量调料一起煲,满满一陶锅

    黄澄澄的汤一入口,鲜美无比,小五和苏叶喝得眯起了眼,母子俩表情一模一样,谢卫华微微一笑

    喝完一碗,小五吧唧下嘴,说:“奶奶和哥哥姐姐们没得喝”,真可惜

    满满一陶锅三人汤喝光,肉吃完,再吃小半碗饭,饱了

    碗筷撒走,小五坐地上拿积木自己玩,苏叶和谢卫华刚才她出去转一圈发现的问题:

    “厨房里做饭的是长工们的婆娘,这些长工又都是旁边两个村的,孩子们也是两个村的,所以我发现,有两个妇女给孩子们打菜时量不一样,有个黑壮的妇女做得特别明显,厨房里得安排一个自己人的管事

    女孩宿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重生种田日常》340-360

    舍我转了一圈,卫生不行,垃圾乱丢,管她们的两个小丫头怕是镇不住她们

    至于伙食,果园里养了很多鸡,两天煮一次鸡蛋,一人一个,你觉得行吗?”

    谢卫华顿了一会,说:“一会我吩咐两人明早回家接三个婆子来,一个管厨房,两个管小姑娘们,明天下午就能到,我再写一封信稍回去,让二弟去府城买两家人回来

    鸡蛋就按你说的吧,现在鸡蛋很便宜,等他们肠胃强一些,三天吃一次肉,兔子再多养一些”

    “这时候能买到人吗?”

    “买的到,多多少少有点问题,不过没关系”

    苏叶想了一会说:“用人我们调整一下吧,不是说赵二竹成长很快吗?把他提为庄头,谢东夫妻俩调回来,和张铎一起管这果园,这果园事多,王矩和他爹一样,管着这边牧场,派个助手给他,谢东婆娘以前做过厨房小管事,到时厨房交给她,调过来的婆子调回家”

    家里的婆子各司其职,新买回来不一定适合。

    谢卫华沉思一会,说:“可行”,等苹果结果了,是需要谢东那样的管事经手大笔买卖,张铎三、四年后还是面嫩了点

    不过赵二竹签的是长工契,不能长期做庄头,再多买两家人好了,培养合适的,反正也不缺这点银子

    通过这事,苏叶和谢卫华觉得储备的人手还不太够,特别缺几个忠心能干的管事嬷嬷

    两人也不急,不管谢家和苏家,根基尚浅,没法和传承几百年的家族相比,家里现在连账房都没设

    谢卫华夫妻商量人手的事,第一天住进谢家的男孩女孩们有人抱着到手的毛笔激动兴奋不已,终于能读书认字了,做梦一样,只干活一个上午就有三餐饱饭,能读书认字,这种机会不珍惜就是傻子

    有人摸饱饱的肚子,想着明天三餐是吃什么

    有人嫌谢家小气,一点肉沫也没有,和爹爹来做短工时的伙食差远了

    谢卫华夫妻俩商量差不多了,不足的后面慢慢补

    谢卫华提着小五去洗澡,苏叶让安兰去把张铎和王矩叫来

    问他们:“男孩子住的地方我没去看,里面卫生如何?”

    张铎和王矩相看一眼,面露难色,张铎说:“大太太,这些人不懂讲卫生,随地吐痰,乱丢垃圾,头发里有虱子,吃完饭没多少人去洗澡,发下去的肥皂许多人藏起来”

    苏叶:“以前在老宅人少,好管理,现在人多,这些孩子正是调皮年纪,你们和小管事们大不了他们多少,怕是不好管,这样,你们把他们分成几小组,两小管事管一个小组,只要犯了规矩的,按规矩罚

    不符合卫生规定的,罚一餐饭不给吃,再不符合再罚,现在晚了,分组明早分,不符合卫生规定之事,明早集合时大爷亲自公布,你们俩辛苦了,再辛苦一阵子,过段时间再调整活计”

    去虱子用的药,明天回家的两人可以去苏世苓那里买了带过来,一会和丈夫说一声

    两人脸微红,摆手道:“我们该做的,不辛苦”,东家这么好,他们经验少,有时做不好,东家不打也不骂,有好吃的也从不缺他们一份,像今晚的龙凤汤,两人咽了咽口水,他们祖辈父辈都没吃过,有好吃的,他们可以再辛苦点

    苏叶不知两人想法,又说:“你们和小管事们注意一下厨房做饭的妇人,她们签的短工契,做得过分你们两人可以直接赶人”

    两人果断应道:“是”

    第343章 第343章胜于蓝

    次日过午,在上课前,苏叶让安兰去给小姑娘们普及两刻钟的卫生常识

    申时左右,家里三个婆子到来,苏叶和负责小姑娘们的两个婆子说些注意事项,把一袋碎布一匹和针线交给两人,哪个小姑娘衣服破了,可以领碎布和针线去补

    苏叶昨天就注意到了,这些小姑娘穿的衣服都是补丁打补丁,没一人穿的是全好的,有些小姑娘衣服破小洞,没补上,给她们一人做一两套新衣服很容易,只是不能这么给。

    昨晚睡前她和谢卫华商量过,果园农作物只种一季,一进八月就开始收获,到时下午让孩子们参与收秋,干半个时辰,收秋完给他们的报酬是一人两套棉布衣裳

    也许是苏叶和小姑娘们说过一些话,分了组,两个婆子接手,过一天,小姑娘们的整体面貌完全不同了

    干活时间外,手脸随时干干净净,衣服也洗得干干净净,苏叶再去她们住宿查看,已没早先的乱象,炕上整齐,地上干净

    乡下男孩子野惯了,自由惯了,来到谢家,猛的被各种规矩约束起来,连洗澡都被管,才三天,嚷着离开的就有十几人,谢卫华也不勉强,问过他们确定要离开后通知他们父母,让他们父母来接走孩子

    一些父母一来,问孩子吃什么,得知几天了肉沫都没有,孩子又闹着离开,痛快撕掉临时合约,领走孩子,当然心里怎么暗骂谢家小气,为富不仁,苏叶他们就不知道了

    一些父母对孩子坚持闹着要回家,怎么说都不行,恨铁不成钢,拗不过孩子,只好领回家

    五天后,男孩走了二十人,多是八岁到十一岁的孩子,十二岁以上的男孩大部份懂事了,做事读书非常认真

    因是三伏天,早上卯时起来干活一个时辰,吃早饭后再干一个时辰后休息,离午饭还有一个时辰,张铎说在这段时间里,不少孩子用清水在石板上努力练字,相当勤奋

    这天傍晚,张管家带了十二个人来,张管家说这些人是二爷从府城买回来的官奴,家里留了三家

    带来这边是六男六女,一个五十岁的老妇人,人称秦嬷嬷,两个三十来岁妇人,刘嬷嬷和黄嬷嬷,

    有一家四口,夫妻俩二十多岁,两个七、八岁小姑娘,夫家秦,女的叫秦江氏

    另五个男的有一对父子,父三十岁,子十一岁,剩下的三个少年两个十五,一个十八

    谢卫华让张管家和张铎把人带去安置,祖孙俩也说说话

    他和苏叶看带来官奴的资料,当看到从京城送到山南府发卖字样,两人眼孔一缩,苏叶默了一会说:“启烨前次来信,没说京里有什么事发生”

    谢卫华笑:“或许不是被抄家后发卖,而是家族内斗”

    苏叶笑了笑:“也有可能”

    死契和官奴有所不同,死契的人只要主家允许,可以自赎,或是对主家有大恩,主家放契,去官府登记改资料,可以变为良民,官奴,主家同意放契也不行,除非家族翻案或是圣上大赦,才有可能摘掉奴籍

    官奴用起来有利也有弊,利的一方是成为官奴的人大都见过大世面,能干,弊的一方是官奴本身或许带有麻烦

    不过,山南府距京城半个月的马车程,就是有麻烦也可以忽略不计,或许谢卫辰也是这般想才买回来

    夫妻俩对看一眼,觉得谢卫辰肯定是这种想法

    这十二人的到来,谢卫华一安排下去,只三天,果园一切事务变得井井有条,谢卫华和苏叶表达出来的意思,被执行得很完美

    夫妻俩闲下来了,每天早上和傍晚在五个山头排查,遇到毒蛇不管大小杀掉,乌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重生种田日常》340-360

    梢蛇和菜花蛇放过,有时提几只野兔下来

    果园这边理顺,交代张铎孩子们上课满一个月就给他们发文房四宝一套,苏叶夫妻俩在一天清晨出发回家

    早上出发得早,回到家也才辰时末,小五一下车就被谢母搂着心肝宝贝的叫,小五也叽叽喳喳和奶奶说他怎么遇到蛇,爹爹怎么把蛇抓,龙凤汤如何好喝,祖孙俩竟聊得热火朝天

    和谢母谢卫辰赵晴打了招呼,闲话几句,苏叶回房换身衣服,去三房看小云容,白嫩小家伙正呼呼大睡,又长大了一些

    孩子小,何芬被拘在家里,大嫂从外面回来,何芬问了许多问题

    苏叶知道她的感受,和她说了南丰果园的事,又聊到孩子,坐了小半时辰才离开

    中午,谢承霖谢承巍先到家,小五又兴冲冲和他们讲蛇

    的事,三小发出哇哇叫声

    谢承瀚他们回来,又冲向他们,今天的小五兴奋过度

    谢云舒和谢承熹中午放学回来,见到父母和弟弟,高兴得蹦起来,谢云舒赖在娘亲怀里,闻着熟悉的气味,说:“娘,你还要去吗”

    苏叶揉她软软的头发说:“去啊,到八月就去,中秋节前两天回来,你画画学得怎样”,另一只手也揉了谢承熹头上一把

    谢云舒懒懒道:“还行吧,不好也不坏,反正我不是学得最差的那个”

    “谁最差”

    “嘿嘿,不好说”,不能说,不能出卖同伴,

    “我和你爹不在,偷懒了吧”

    “一点点,娘,小弟刚说你们喝了蛇汤,怎么回事”

    吃过午饭,小五跟他小四哥小三哥走了,回屋里,苏叶抱了抱谢承熹:“承熹宝贝,想娘了没”

    谢承熹在娘亲怀里满足蹭了蹭,然后退开点头说:“想了,很想”

    大儿子不让她多抱了,苏叶遗憾:“跟王先生画画怎样”

    谢承熹两眼发光:“娘,先生的画真好看,我将来也要和他一样”

    苏叶笑笑,小声说:“傻儿子,青出于蓝胜于蓝,你要比他画得更好”

    谢承熹眼里闪耀:“娘,我可以吗”

    苏叶语气肯定:“努力肯定可以”

    谢承熹开心在原地转一圈,然后抱住苏叶的腰:“娘,你真好”

    儿子投怀送抱,苏叶心情愉快回抱儿子

    谢云舒拿三根红豆冰棍蹬蹬跑进来,给苏叶谢承熹一人一根,说:“娘,吃了冰棍,我们中午不睡了,你和我们讲讲南丰的事呗”

    两孩子练武,少一天不睡午觉也没什么,苏叶应了,家里只要不是什么保密大事,孩子们想知道,苏叶都会和他们说,她和谢卫华觉得把孩子们养得什么事不知,单纯得像白纸不是好事

    吃完了冰凉的冰棍,苏叶和两孩子说家里的助学行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是怎么补漏,孩子们的反应,孩子家长的几种反应

    两孩子听得认真,听娘亲说完,谢云舒问道:“娘,一个孩子一天干半时辰的活,秋收完挣的钱能做两套棉布衣服吗”

    谢承熹算:“大人一天工钱一般是三十文,最高五十文,按最高五十文算,小孩工钱减半,一天二十五文,一天干五时辰,一个时辰工钱是五文,半个时辰才两文半”

    苏叶笑:“很明显,不能,干活只是个由头,我们有能力白给她们做衣服,但不能白给”

    谢云舒:“娘,我明白,傅先生教过”

    谢承熹笑了笑

    在家里看孩子,玩孩子,宠孩子,时间到八月,苏叶夫妻俩又带小五拉着棉布来到南丰

    一个半月,孩子们外表有着明显的变化,原来猴精瘦的脸长肉了,看过去全干净利落,小姑娘们干黄的头发滋润了些,最明显的是精神面貌的改变,原本拘谨,畏畏缩缩,变得大方得体

    苏叶看了欣慰

    棉花已零星开了,张铎组织人采摘过两次,量很少,进八月是高峰采收期

    棉花种在今年栽的果树间,分散开来,摘棉花比较麻烦,不过孩子们非常有干劲,新的棉布衣啊,很多人长这么大没穿过新衣服呢,全捡哥哥姐姐的旧衣穿,这回又机会穿新衣服,还两套,能不兴奋吗

    棉花摘过一遍,开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