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穿越小说 > 这太子,不做也罢! > 正文 卷四 第373 高昌王妃是我的,你懂?

正文 卷四 第373 高昌王妃是我的,你懂?(第1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一个男人被人嘲笑不会,确实是一件比嘲笑他不行还悲哀的事情。

    可李承乾想明白其中的关节后,看着手里的那本春……倒也真的笑了。

    毫不夸张的说,还笑得蛮灿烂的。

    会不会这个东西,那只有享受的那个人知道,他也没办法给人实战表演不是。

    再说了,会不会他自己不知道么?

    这种事儿低调,没必要宣扬。

    真要弄得大张旗鼓的,搞得声名远播,引得无数人蜂拥而至,他也吃不消啊。

    最关键的是,他想明白了其中的关节。

    老丈母给他送这玩意儿代表的是什么?

    是认可!

    认可了他这個女婿的同时,也认可了他王的身份。

    换句话说,高昌王妃臣服了!

    当然,不是你们想的那种臣服!

    是真正意义上的臣服,这也意味着,浇河郡臣服了大半。

    这对李承乾来说,不可谓不是好事。

    折腾了这么久,不就是想拿下浇河郡,借此做桥头堡图谋整个吐谷浑么?

    这才是他的目的。

    “来人,传契苾尚书,伊将军。”想通了这些,什么男人会不会的大乌龙立马被李承乾抛出了脑外。

    不多时,契苾何力与伊原峰一道走进了李承乾的王帐。

    “末将参见殿下。”

    李承乾点了点头,说道:“坐,正好本王有事儿要问问两位将军。”

    落座之后,两人倒也不急着言语,静候李承乾的安排。

    李承乾直言不讳道:“两位将军觉得如今我大明要彻底拿下吐谷浑有几分胜算?”

    “若是单纯抵御吐谷浑南下侵犯,微臣有八成把握。”契苾何力说着摇了摇头,“可要说到拿下整个吐谷浑,微臣看来,不到三成把握……”

    守和攻不一样,大明王廷凭借着军械之利,守城可无往而不利,但攻城的话,说到底,大明王廷的那点儿军队还真不够看。

    伊原峰在一旁点了点头,倒也没有多言。

    确实,吐谷浑虽然落败了,但兵力之盛远非大明王廷可比。

    “说说,为什么悬殊这么大?”对此他也其实不意外,但还是想听听原因。

    “若是单纯抵御吐谷浑的话,有个三成甚至两成兵力,微臣都有信心,有把握守住镇北府,不叫吐谷浑南下一步。

    毕竟我大明军械之利的确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加之我大明上下一心,军中将士更是士气如虹,又有坚城可守。

    所以八成把握倒也并非微臣信口雌黄。

    缺的这两成,也不过是战场上瞬息万变的局势,以及一些不可预料之事。

    至于北上吐谷浑,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额,有何不一样?”李承乾问道。

    契苾何力说道:“据微臣所知,吐谷浑精骑十八万,可大战一起,临时能征召的兵马不低于二十万。

    我大明说到底,也就数万精兵,在兵力上我们就处于绝对的劣势。

    而这阵地战、攻城战、野战又和守城战不一样,要想在这些战阵中以少胜多取得奇胜,可没那么简单。

    尤其是攻城战,绝大多数时候都是通过优势兵力一举破敌的,罕有以少胜多的示例。

    当然,就算有,那也未必适用于我们。”

    契苾何力毕竟是初唐名将,可能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战役让后人津津乐道,但也绝非庸才。

    关键是这家伙自幼就和吐谷浑作战,对于和吐谷浑作战他当是大明经验最丰富的一人了。

    这种战事,李承乾不太懂,就捡着自己能理解地问道:“尚书的意思是,我们主要是兵力弱于吐谷浑?并不是其他的原因?”

    契苾何力点了点头。

    他归属大明王廷也有段时日了,对大明王廷也算了解,当下便说道:“大明王廷若是再发展两年,届时定能一战灭其朝食!”

    对于这一点儿,他倒是不怎么怀疑。

    关键是,再过两年,大唐也定然结束了高句丽之战,有了大唐的牵制和压迫力,对于战场而言自然是不一样的。

    不过李承乾却是明白,再过两年?

    再过两年黄花菜都没了。

    李二为什么会比历史上提前这么多年对高句丽动手,其中的深意他自然明白。

    李二那个骄傲了一辈子的性格,怎会甘心被自己儿子比下去?

    等他腾出手来,李承乾反而被动了。

    从他的视角出发,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不急,慢慢来,如今当务之急是高昌王的后事,处理完高昌王的后事,再做打算。”李承乾说道。

    契苾何力和伊原峰都没做多言,他们有所猜测,但李承乾没明说,那也只是猜测而已

    。

    可如果真让他们猜对了,还别说,大明的军事实力绝对要提升不止一个层次。

    “伊将军。”李承乾说着,又看向了伊原峰,“之前你去浇河城,可有遇到杨掌柜?”

    “有遇到。”杨林他自然是认识的,当下便说道,“末将进城不久,就遇到了杨掌柜,末将本意是想将他一道带回来,可杨掌柜说要为殿下谋取浇河城,拒绝了末将。”

    李承乾点了点头,杨林这样商贾出生的人,做任何事儿都渴望谋取最大利益,这一点李承乾并不意外:“他有说怎么做么?”

    “杨掌柜倒是没说,不过临走前,杨掌柜倒是让末将带了一些上好的皮子给殿下,说是他不能侍奉在殿下左右,略感歉意。”

    皮子?

    李承乾想了想,这老东西是想暗示自己啥?

    不过他也不着急,既然杨林没有派人回来送信,说明消息也不是太重要,真要太重要,这老东西一定会想尽办法将消息传回来的。

    不再多言,李承乾又问了一下粮草的问题,不过这点儿,他倒是不太担心。

    说到底,大明如今的人口不多,所需粮食也少。

    ……

    贞观七年,二月初二,龙抬头。

    慕容孝隽的葬礼便定在了这一天。

    说起来,为了这个日子,长孙冲可是跟李承乾没少磨嘴皮子。

    不过李承乾却是不在意,既然说了要尊重他们的习俗,那自然不能自食其言。

    当日一大早,李承乾就领着麾下前去参加慕容孝隽的葬礼。

    还别说,慕容孝隽的那些麾下和儿子为了准备这个葬礼,当是用了心的。

    数万大军严阵以待,将整个场地围了个水泄不通。

    唯独在李承乾他们这个方向开了一个硕大的口子,而怨军和征西军的将士,则紧随其后。

    虽然这葬礼的风俗,李承乾看不懂,但至少看上去颇为隆重就是。

    “殿下能来亲自送王爷最后一程,我等感激不尽。”高昌王妃见李承乾等人走了过来,当即带着慕容婉秋几兄妹走了过来。

    李承乾拱手道:“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

    高昌王虽于大明而言,是敌非友,当诛!”

    “你……”李承乾这话刚说出来,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