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网游小说 > 少女前线:141指挥官 > 正文 第1139章 独裁者

正文 第1139章 独裁者(第1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历史上的独裁者多了去了,但独裁者和暴君这两个词不是绝对代表着负面的。”

    “毕竟如意要按照大部分人都的认知……罗斯福就是一个十分标准的大独裁者。”考虑到这个时候提起慈父可能有些敏感,陈树生果断选择了另外一位同时代的人物。

    你们不是常说只有阿美莉卡大自由民主制度才能让国家强大吗?

    不是都说阿美莉卡在二战正式开始之前就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吗?

    那我问你,1933年美国刚刚经济危机,制造业农业全面崩盘。

    当时可是1933年,不到十年二战就开打了,阿美莉卡是靠着民主熬过经济危机重新发展制造业和重工业的吗?

    回答我!

    还不是彼时的罗斯福事施独裁手段,强行拉回了经济,用物流手段拉低了贫富差距,让富人们交出了自己百分之九十四的财富。

    毕竟如果当时不用这样的办法,彼时的阿美莉卡搞不好就要再来一次内战了。

    并且就算是打了内战,情况也不会变的更好,因为当时的经济危机早就波及到了一个全世界,全世界所有的国家特别是资产阶主义国家,基本上让彼时的经济危机给搞崩溃了。

    如果问题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那么世界大战说不定会提前到来,毕竟如果走投无路了,通过战争来转移矛盾将会是当时大部分国家的唯一选择了。

    而彼时罗斯福总统当时的手段就是一个个完完全全的独裁者对于那些富人们来说,罗斯福就给了他们几个选择。

    要么被一无所有的穷人给吊路灯,所有人一块被烧死。

    要么被军队的坦克开进院子,被炮弹轰开大门没收全部的财富。

    要么就是乖乖的交税,同意罗斯福签署的一切法案。

    这样的事情选择并不困难。

    在泛黄的历史档案上,罗斯福签署行政法案的照片边缘已经微微卷曲。

    陈树生的通过dni可以完美复现当时的场景,指尖划过那段记载着“94%最高税率”的文字,指腹下的纸张粗糙得像彼时华尔街银行家们紧绷的神经。

    1933年的美国地图铺展在桌面上,红色的经济危机重灾区标记像未愈的伤疤。

    此刻正有几座大山正压在中西部农业带的位置,冷光与”大萧条”三个字相互映照。窗外传来训练场的枪声,与历史中那些农场主武装保卫粮仓的枪响诡异地重合。

    罗斯福炉边谈话的录音带在角落里积灰,但那些安抚人心的语调似乎仍在房间里回荡。

    目光扫过墙上悬挂的“蓝鹰标志”,那是国家复兴局的象征——如今看来,更像是一只扼住资本家喉咙的铁爪。

    书页间夹着的华尔街日报剪报已经褪色,上面“银行假日”的标题依然刺目。

    陈树生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节奏恰好是谢尔曼坦克行进时的履带声。

    他的战术平板亮着,显示着当时财富分配曲线——那条骤然下坠的红线,像极了被吊在路灯上的富豪们挣扎的双腿。

    保险箱里锁着的金条突然显得可笑,在罗斯福的黄金禁令面前,这些金属不过是政府一句话就能收缴的战备物资。

    陈树生的嘴角扯出一个冷笑,他太清楚这种“非常时期非常手段”的威力——就像他此刻别在腰间的配枪,随时可以变成征收私有财产的合法工具。

    窗外的暮色渐浓,将那些记载着“公共事业振兴署”成就的数据淹没在阴影里。

    但陈树生知道,正是这些“独裁政策”

    “修建的公路、桥梁和学校,最终铺就了美国参战时的工业基础。

    他的手指停“社会保障法的条款上,指甲在“财富再分配”几个字下面划出深深的痕迹。

    泛黄的《国家工业复兴法案》原件静静躺在防弹玻璃展柜里,罗斯福的签名墨迹已经氧化发黑,却依然力透纸背。陈树生的战术手套轻轻擦过展柜表面,在"总统紧急状态权力"那条款项上留下一道转瞬即逝的雾气。

    九十四度倾斜的财富分配曲线图钉在战术板上,红色箭头从华尔街直插密西西比河岸。陈树生的匕首尖正点在1933年那个断崖式的拐点,刃口反射的寒光与曲线图上的触底反弹完美重合。

    保险柜里锁着的黄金征收令复印件上,财政部的钢印凹陷处还沾着当年的印泥。陈树生的指节无意识叩击着柜门,节奏恰好是谢尔曼坦克开进华尔街时的履带声。

    墙上那幅“蓝鹰”海报正在褪色,但“我们无所畏惧”的标语依然刺目。

    海报边缘卷曲的角落里,贴着张七十年代经济学研讨会的老照片——那些西装革履的学者们,正对着罗斯福的肖像指指点点。

    1944年某位银行家的私人日记。“这该死的瘸子”的字样被反复涂抹,却又顽固地浮现在泛黄的纸页上。

    防弹玻璃上的雾气渐渐消散,罗斯福的签名重新变得清晰。

    那笔迹的每一处转折都像在诉说:真正的领袖,从不在乎后人如何评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少女前线:141指挥官请大家收藏:少女前线:141指挥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这便是独裁者,并且罗斯福当时可是一上来就这搞的,面对经济危机他当时可没做什么犹豫。

    他正在用自己全部的手段来施展自己目标,其手段和过程就是称得上独裁者,但人家的目的是什么?

    是拯救自己国家,这样的人仅仅只是用独裁者来形容与概括实在是有些过于片面化了。

    难道就因为独裁行为而全面否定他功绩?

    那些在他死后,忽然跳出来的那些人,指责他批判他的人,才是真正的小丑和懦夫。

    就算是面对一个早已经死去了巨人,也只敢在七十多年之后才敢开口。

    而彼时,大洋彼岸的慈父在事业的初期在干什么呢?

    相比于罗斯福那种天生的领袖气质,慈父当时可就要犹豫多了,甚至在陈树生的眼里,那时的慈父简直可以用“不成熟”来形容。

    不过,谁又能想到,这个曾经犹豫不决、甚至有些莽撞的年轻人,后来会变成那个让人闻风丧胆的“铁腕领袖”呢?

    慈父可不是一开始就想着搞大清洗,搞得所有人都血流成河的。

    虽然他在初始阶段为了筹集经费和达成目标,确实做过不少极端的事情。

    比如,他曾经直接抢劫火车来筹措经费,甚至用一些强迫手段确保军粮供给和城市安防。

    这些手段在当时看来,无疑是铤而走险,甚至有些疯狂。但话说回来,慈父抢劫普通人老百姓了吗?他拿着枪去抢劫妇女儿童了吗?

    没有。

    那时的慈父,更像是一个被逼到绝境的赌徒,手里攥着最后一点筹码,赌的是自己的未来,也是整个国家的命运。

    他或许不够成熟,或许手段过于激进,但你不能否认,他的每一步都充满了决绝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