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陪你一起忆乡愁 > 正文 第47章 净坛食者”杜大肚

正文 第47章 净坛食者”杜大肚(第1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47,净坛食者”杜大肚

    看了《西游记》,都知道猪八戒保护唐僧到西天取经成功,修成正果,封“净坛侍者”。

    我们村庄有个能吃的“杜大肚”,外号“净坛食者”,其实,把杜大肚称作“净坛食者”是一个诙谐的说法,也是受了猪八戒封“净坛侍者“的启发。

    杜大肚一辈子“净坛”倒是事实,他吃得多,饭量大,盘子里剩的菜汁儿、碗上粘的米粒儿都吃得干干净净,饨纯净坛光盘舔,不会剩饭菜。说他“食者”就称不上了,因为他生活在物质匮乏的时期,粗茶淡饭都没吃饱几回,更别说大鱼大肉等美食了。

    杜大肚小肚子圆鼓鼓的,裤腰系在胯上,露着肚皮,人如其名,能吃肚子也能装,大家才给他起了这外号。

    这家伙小时候,咬着他娘的奶头如狼崽,狼吞虎咽,断奶后又比同龄娃能吃,食量越来越大,少年时候,比他爹多吃二个馒头。

    父母发现这孩子特能吃,村里人也看着长了见识。

    家里做一大锅饭,如果先让他吃,转眼间风卷残席,吃个干净,碗也都给舔了。村里有红白喜事,他能闻味而至,一般人是一个一大黑瓷碗饭菜,他吃完一碗又一碗,事主被他吃的叫亏心疼。有一次张五爷家办事,放开了让他吃,他连咥八碗,又拿着舔干净的空碗来添饭,吓得厨师不敢给他再添饭,害怕他肚皮撑破了还得偿命。从此人们不知他的胃有多大,倒低能吃多少饭?

    俗话说,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大集体时期,粮食都是按照工分定额分到人头上的,每人每年分三四百斤粮食,一个人一天也就是一斤粮,杜大肚放开肚皮,一个人能吃10个人的口粮,他家里哪有那么多粮食给他吃,所以杜大肚经常吃不饱,夏天在田间地头偷着吃生包谷,烤土豆,烧豆子,冬天逮着麻雀烧着吃,打打牙祭,塞塞牙缝。随着杜大肚个头儿长大,饭量也跟着蹭蹭往上涨,家里越来越养活不起他。只要生产队有出外集体劳动的差事,好心的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家里也把他尽量往外推,出门在外,集体生活,他力气大,不惜力,干实活,大家喜欢有这么个强壮的劳动力,基本上能放开让他吃个半饱。

    有一年冬天农业学大战在北沙坡兴修水利,大家连续奋战了半个月,提前两天把工程做完了,剩了两天的粮食,炊事员蒸了5袋子馒头,给每个人分20个拿回家吃。杜大肚提着半袋子馒头,别提有多高兴了,他一边走着一边吃着,10多公里的路还没有到家,袋子就空了。一路同行的几个人看得惊讶了,这可是足足的二两面的馒头,即便是一个成年人,一顿最多也就吃二到三个,干重体力活的也就吃三至四个,他一人吃20个就是4斤面,我的个天啊!这还是个人吗?就是个猪也吃不了这么多。

    看他吃完了,厨师惊讶之余问了一句,这次吃撑了吧?

    他揉着鼓鼓的肚皮说还凑合吧。

    考虑到杜大肚能吃,把拿回家的馒头吃光了,同行的10个人每人拿出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