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360-38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秦朝穿越手札》360-380

    第361章 为友争慧女笑谈礼

    “阿母!”正坐着听人说话,不疑忽然气鼓鼓的从后面跑过来。

    见他气得头上都出汗了,怀瑾小声问:“怎么了?”

    “姐姐和佗哥哥欺负我!”不疑见众多大人在,只敢小声和母亲说话:“他们爬树不带我!”

    怀瑾往后头望去,树影中一群小孩动来动去,她也分不清哪个是莺儿,于是摸了摸不疑的头:“那你就在母亲身边坐着,回去了母亲替你出气。”

    不疑鼓着腮帮子,重重点头。

    英月无聊的摘下地上的草编着小兔子,眼见了已经编好,碰巧不疑来了,她顺手就给了不疑。

    不疑得了一个新玩具,瞬间忘了前面的事,说要把小兔子给小伙伴瞧一瞧,然后又飞跑出去。

    青儿笑看着这边,怀瑾不好意思的挽着鬓边的乱发,笑道:“孩子一玩起来,什么都忘了。”

    “六岁了吧?”青儿一笑起来,脸颊边就有两个酒窝,十分动人。

    不知想起了什么,她掌不住笑起来,和怀瑾说:“我家那小子今年十五了,最喜欢板着脸装大人,也不如小时候跟我亲了。前段时日给了他一个姬妾,反教训我说女色误事。”

    “公子不沉迷女色,是上进。”穆渔在旁边应和道。

    青儿何尝不知,不然也不会笑得如此开心了。

    怀瑾心道,女人当了妈后,满心都扑在孩子身上了,所谈论的也不过丈夫和孩子。

    微风吹来,送来一些凉爽,这时上山的小路上又出现了五个人,怀瑾顿时站了起来。

    一群坐着的女人,就她一人站了起来,格外显眼,那几个人也同时看过来。

    “夫人?”韩念一看到她,脚步便挪过来两步。

    怀瑾点点头,然后看向韩成。

    韩成已是中年发福的体态了,不复年轻时俊朗的面容,他这几年似乎过得不好,比之当年的激昂壮志,他现在看起来整个人有些暗淡无光。

    不过身上穿的衣物,头上戴的冠子,腰间的配剑,可见价值不菲。

    再见怀瑾,韩成也无当年愤恨,只是复杂的朝怀瑾拜了一下。

    怀瑾倒愣了一下,没料到韩念会对她如此尊重,忙不迭的回礼。

    韩成这才带着韩念几人往凉亭那边走去,怀瑾一直目送过去,身后女人们纷纷在问这是谁,只是却无人能回答。

    “这是韩王孙。”怀瑾回答他们。

    不理会女人们的交头接耳和惊讶议论,她站起身,走出林子,远远看着凉亭那边。

    大家都已经坐下,韩成过去,没有一个人站起来。

    韩成嘴巴一张一合不知道在说什么,怀瑾看到他从袖子里掏出一个东西,凉亭里所有人瞬间全都站了起来。

    怀瑾心道,韩成拿出了什么?会让这群本不把他当回事的人全都惊得立了起来?

    可惜她听不到那边的声音,怀瑾心痒痒想过去瞧一瞧,可看这边坐在一起说笑的女人们,她知道自己过去实在不像话,只能遗憾的叹了口气。

    过了会,韩成也在凉亭里坐下了,韩念与其他人的跟随者站在外面。

    怀瑾眯着眼睛看了一会儿,发现穆生和尉缭趁人不注意起身出了凉亭。

    将近午时,项家有一队奴仆上了山,手里提着食盒。

    项李氏吩咐了英月和殷氏打理,两人便指挥着仆从准备吃饭的地方。桌案都是从山下搬过来的,殷氏选了林中一片阴凉的空地,旁边就有水源,方便冲洗。

    殷氏有条不紊的指挥着下人,英月这个婶婶反倒像个丫头跟在后面,像只无头苍蝇。

    “你这弟妹……”田假夫人看了会儿,忽然欲言又止的笑了一声。

    余樊君夫人和项襄夫人这些与项家有交情的人家,都是笑而不语。

    项李氏也觉得有些难堪,声音收了一下,道:“她是一位大儒的徒弟,是个孤女。”项梁说那位大儒挺厉害的,不过她一个妇道人家哪里知道这些。

    “可是良籍?”田假夫人追问道。

    项李氏无端端觉得在亲家面前矮了三分,笑容有些挂不住:“自然是良籍,我们这样的人家,怎么会娶一个贱籍女子为正室。”

    田假夫人不由蹙眉道:“我见她也不大懂规矩,你这个嫂子也是当得不容易。”

    “我那弟弟喜欢,有什么法子,他快四十了才娶妻,我和他二哥愁了好些年。”项李氏无奈道:“也不挑剔什么了,愿意成家就行。”

    项襄夫人点点头,道:“可不是嘛,新妇入门那几天还闹过不少笑话呢。亏得是我这表嫂和善,不然落到别家,可不被婆家轻贱了!”

    说是不轻贱,其实是句句都在嫌弃,怀瑾听得有些窝火,皮笑肉不笑的来了一句:“《孔子·颜渊篇》曾说,言人之恶,非以美己,言人之枉,非以正己。”

    大家都听不懂,个个一头雾水却又不好意思相问,只有青儿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项李氏见大家面面相觑,便主动问道:“是何意思?”

    怀瑾露出乖巧的笑脸:“外甥女的意思是说,正是因为小舅母的不懂礼,才能衬出各位婶母长辈的雍容大雅,有礼有节啊!”

    听着像是好话,大家一时都笑了起来。

    怀瑾憋着笑,回头看了青儿一眼,对方把头扭到了一边,有些笑得肚子疼。

    “你的意思是,没有不懂礼之人在侧衬托,我们这些人便不知礼了?”赵歇女儿回味出不对劲,直言问道。

    怀瑾端着笑,问:“敢问小姐,何为礼?”

    “布衣不知礼,农人、百工更不知礼。礼不下庶人,唯有贵族世家方知礼。伦理、仪态、语言皆由礼规范,尊礼而行,才是名门淑女。”赵歇女儿站起来,声音响亮,姿态端方,在场女子纷纷露出赞赏的神情。

    “怀瑾倒有不同看法,礼之质为敬,一切礼节若无恭敬之心,都是虚礼。”怀瑾声音柔和,不卑不亢:“定亲疏、别同异、明是非,安其位皆须敬意,否则便失了和。孔子曾说过的,礼之用,是为和,而不单单指仪态、礼节。若做到了礼节,心中却自认高人一等,怀瑾认为这不是真正的礼,不过是虚伪之人为自己可笑的优越感而找的台阶罢了。小姐所说礼不下庶人,怀瑾也不能苟同。先贤荀子又说人无礼则不生,若庶民不懂礼,又如何生存下去呢?不过是庶人有庶人的礼,贵族有贵族的礼罢了。”

    她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一时把众人都镇住了,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不过有好几个倒是听出来怀瑾是在骂她们,瞬间表情变得不可捉摸。

    “好厉害的妇人!”身后一道浑厚的男声,叫众人都回了头。

    大家都纷纷望过去,原来凉亭那边的男人们都已经议完事走过来了,刚刚说话的是怀瑾并不认识的一个人。

    这人站在项梁身侧,是个头发花白的男人,看年纪大约五十多岁了。

    怀瑾见张良含笑看着自己,顿时低下了头,妈的!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秦朝穿越手札》360-380

    叫你嘴快!怀瑾恨不得给自己两嘴巴子。

    那边项梁大笑两声,道:“这是我外甥女,张赵氏,名怀瑾,赵兄,你可认得?”

    原来他旁边那人正是赵氏宗族里的赵歇,他上前两步打量着怀瑾,道:“面貌与幼时相差太多,不过这张嘴我倒是有印象,怀瑾,你可还记得我?”

    “见过歇叔叔。”怀瑾对他虽印象寡淡,却礼数周到的揖了一下。

    比起女人们的微妙脸色,男人们都不把这当回事,纷纷入了席。

    怀瑾落后一步,跟在张良身旁,牵住了他的手。

    “适才你与谁争辩呢?”张良低声问她:“莺儿和不疑呢?”

    “在后面玩呢!”怀瑾飞快的回答:“她们刚刚嘲笑英月,我一时气不忿,便说了两句。”

    “你们夫妻俩哪里这么多悄悄话?”

    怀瑾朝身后望去,见魏咎带着穆生、尉缭走在后面,韩成和韩念也紧随其后。

    见尉缭满眼是揶揄,怀瑾对调侃自己的魏咎说:“魏咎公子莫非是住在海边的吗?”

    “我不住海边……”魏咎本能的回答,看到怀瑾促狭的表情,反应过来:“什么意思?”

    也不顾青儿和穆渔走过来,怀瑾委实不客气的说:“住在海边,管的宽啊!”

    魏咎愣了一下,把夫人揽进怀里,大笑:“我以后一定记得,千万不要得罪你!”

    等到了林中的空地,大家都落了座,怀瑾从座次看出了意思。

    上席五张桌,分别是项梁、赵歇、田假、韩广、魏咎,他们代表的是楚、赵、齐、燕、魏。而韩成的坐席则在稍下一点,比这五个人矮了半头,他代表了韩。

    左边的是项氏宗族,右边的则是其他人带来的门客、幕僚、军师。

    这一次的密会……怀瑾想着,也不算密会了,这是光明正大的谋反。

    眼前这些人,都是日后反秦的主要人员,只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最后的赢家可不在他们中间。

    想到此,怀瑾陡然升起一种先知的优越感。

    不过这优越感只维持了一小会儿,她很快想到,自己这个先知还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如何了,她顿时又颓丧下去。

    孩子们也很快被侍从们寻了过来,各找各妈随着一起坐下,不疑老老实实到了父亲身旁,莺儿则直奔到项羽身旁坐下了。

    见四周绿植遍布,旁边溪水潺潺,怀瑾颇有种野餐party的感觉。

    “今日,我等需敬橫阳君!”赵歇举起酒杯,亲自起身到了韩成面前。

    怀瑾知道项梁是嫌弃韩成的,可今日他却亲身站到了韩成面前敬酒,她顿时瞪大了眼。

    “怎么回事?”怀瑾不可思议的看着张良,莫非是他的缘故?

    “与我无关。”张良也不知是喜是忧,眼神复杂的很。

    作者有话要说:

    第362章 闻真相旧人共伤心

    怀瑾又听到田假的声音传过来:“若无橫阳君,也无今日二世的昏庸,我等也不会聚集在这里了。当日与橫阳君在临淄多有不快,如今便以酒释恩怨!””从何说起呢……“这边张良叹了口气:“多年前韩国曾往咸阳宫送了四名细作,从未联络过,韩念是昔年细作的接头人。始皇帝最后一次东巡前,韩成带韩念去了咸阳,联络到其中一个人,那人名叫韩谈,是郎中令赵高极为倚重的一名宦官。”

    那边韩成沧桑的声音传来:“我与那韩谈筹划了数月,终于说动了赵高。赵高又说服了李斯,两人联手篡改了始皇帝的密诏,将少子胡亥推上了帝位!”

    韩成被众人围着,多年的憋闷在这一刻仿佛终于得到了舒缓,他的声音渐渐微凉:“但谁知赵高又反手赐死了公子扶苏……此人实在心狠……”

    众人的嘈杂声中,韩成的声音并不真切,怀瑾脑袋空了一下。

    她沉默下来,赵高、赵高……当年的那个小赵,终于还是成了历史上的那个赵高。

    “若扶苏继位,也许就不是如今民不聊生的景象了。”张良微微感慨:“天意难测,我当真没有料到韩成会带着韩念去咸阳。”

    连他都已经遗忘了咸阳宫中的四名细作,这么多年,那四个人应当早就已经摆脱了细作的身份,但万万没料到韩念还能联络到其中一个,并在关键时刻扭转了中原大陆的局势。

    换言之,若扶苏继位,今天这些人就不用聚在这里了。

    无非是胡亥的暴虐统治,逼得百姓活不下去,让这些六国后裔又看到了机会,能够恢复家族的荣光、百年的尊崇。

    “昔年我们各国先辈就曾合纵抗秦,因种种缘故,皆未有成功。”项梁朗声道,大家逐渐安静下来看着上首的项梁,听他道:“我们这些人,都曾是六国的贵族。暴秦无道,抹去我们家族的尊荣,让我们失去故土颠沛流离。东周衰弱之后两百多年,我们六国从未有如此凝结过的时候。今日!我们聚在这里,是千秋万载的佳话。而我们,是将来这片土地的主宰!必能推翻暴秦!为了故国与家族!大家必得齐心协力!”

    一席话说得在座所有人都热血沸腾,纷纷站起来响应项梁。

    看着大家激昂热血,怀瑾并不为所动,只是觉得自己这位舅父非常会演讲。

    给不疑喂了一勺鸡蛋,怀瑾看向张良,发现他也是淡然的坐在那里,嘴角翘着,不知在想些什么。

    饭后大家成群结队的在山头游览,自由活动。

    怀瑾觉得有点像现代几个大集团一起搞合作,在某商务会上,大家先聚在一起开个大会;等说正事的大会结束后,大家就趁着party机会认识一下对方集团里的成员,你是哪个总经理,我是哪个CEO的秘书……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