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农家女的科举日常 > 正文 第210章 院试开始第一道四书题

正文 第210章 院试开始第一道四书题(第1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宣德四十二年,六月十五日。

    汉乐府院试正式开始。

    这一次,主持院试的是学提,一般由礼部直接指派。

    诸葛云疏可不知道这位新上任的学提是好是坏,她就希望不要如之前陈学提那般冒领考生的卷子,就是对她们这批考生最大的安慰了。

    挥别了诸葛云春和诸葛云仁两人,诸葛云疏、诸葛云初、王怡和张皓四人找到了她们云水镇镇学一同参加这次院试的师兄会和后,就顺着队伍慢慢往前走去。

    可能是有了第一次脱光身体的检查,所以这一次,诸葛云疏面对府衙内的女差搜检身体,倒是镇定很多。

    相比于其她女考生不是羞红了脸,就是一脸被侮辱的模样,诸葛云疏这般冷静,倒是让搜检身体的女差多看了她几眼。

    诸葛云疏见此,非常厚脸皮地回以她微笑。

    这倒把那名女差整的愣神了一瞬。

    在这名女差的印象中,自大夏开创女科开始,她还没有见过在搜检身体时这么放松的考生呢。

    诸葛云疏可不知道这名差役在心中想着什么,此时的她正拿着距离厕所很近的座位号在那里发呆。

    虽说,院试同府试不同,只考两场,也无须过夜,一般也没什么考生会在考试期间去茅房解大号,但是不知为何,诸葛云疏就是觉得拿到这样的臭号,很是晦气。

    没有办法,心情不好归不好,考试还是要继续的。

    院试第一场考试,共四题,两道四书题,一道五经题和一道策论题。

    而这一次,根据以往规定,考生不得在考卷上写上自己的姓名,只要标注上座位号就可以了,这一做法,在民间也被称为草案。

    一般,考官改卷时,只要在这张卷子上画上相应的符号,就代表这张卷子会不会通过。

    一盏茶后。

    只见一名衙役举着考题板走了过来。

    这时,考场内所有的考生都聚精会神地看着这块考题板上的一道四书题。

    诸葛云疏也是如此,她赶紧梳理下毛笔尖,然后蘸墨把考题抄到了草稿纸上。

    题目为:【对曰百君不足】

    又是一道截撘题。

    对于这种题型,她早已熟烂于心。

    先找关键字,然后再根据关键字回忆起它在四书中的完整句子。

    不一会儿的功夫,诸葛云疏就在纸上写下:【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这一句,出自《论语.颜渊》篇,联系它的上下文,完整的一段为: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大概得意思为:鲁哀公询问有若,如遇到饥荒,国家用度不够,该怎么办?有若说,为何不用“彻”法?

    这里所说的‘彻法’是周朝的一种赋税制度,也就是说农民耕种一块田地的收成,其中九成归自己所有,剩余一成上交给国家。

    鲁哀公听到有若这个回答就很纳闷:我十中取二,都嫌弃不够,你还想让我十中取一?你莫不是脑子有问题?有若无视鲁哀公的骂言,回道:百姓足够了,国君怎会不够?百姓都不够,国君哪里有多的?

    想到这里,诸葛云疏不由心里一咯噔,这位学提大人为何会出这样的题目,他的目的何为?

    难道是大夏国的国库紧张,朝堂上的那些大人物因着钱粮问题争吵过,所以才有此一题。

    民富与君富,孰佳?

    这还真是古往今来一直被热议的一个敏感话题。

    作为皇帝本人,他定然是更希望自己的国库更为富有,而作为平民百姓,也定是希望自己吃喝不愁。

    所处的阵营不同,那相对来说考虑问题的角度就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更甚者,稍有不慎,回答得过于放飞自我了,还可能连累身家性命。

    诸葛云疏要做的,就是要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上来看待这个问题。

    为何要纠结两方谁富更好呢,还不如共同富裕来的双赢些。

    想到这里,诸葛云疏在草稿纸上,写下了这道四书题的破题,为:

    【民既富于下,君自富于上】

    她偷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