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修真小说 > 不可道情 > 正文 90-100

正文 90-10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不可道情》90-100

    91  ? 第九十一章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韦元同说着话, 脚下便要往那处走。孙嬷嬷不敢阻拦,却也没有轻易让她过去的意思,躬身道:“回禀公主, 那处阁楼荒废了。”

    “荒废了?”珍珠惊讶道, “它看起来并不陈旧。”

    孙嬷嬷顿了顿:“是……是不住人了。”

    韦元同缓缓地往前走,笑道:“既然不住人, 那去看看也无妨。”

    “那是一间许久不住人的屋子,恐冲撞了公主。”孙嬷嬷一路紧跟, 劝了又劝。湖边修剪花草树枝的仆人纷纷停下手上的活计, 像公主行礼问安。

    韦元同如何听不出孙嬷嬷话中深意呢,只是并不用她开口, 珍珠冷着脸训斥:“公主想去哪里, 需要孙嬷嬷的首肯吗?”

    孙嬷嬷连道不敢, 只得悄声吩咐小丫鬟:“速速去回禀郎君。”

    木兰阁落了锁, 韦元同站在阁外静静看了一会,粉墙黛瓦, 不像是汴京时兴的建筑模样。

    赵靖匆匆赶来,令公主意外的是, 他并没有阻止她进入阁楼, 而是面有愠色的训斥了孙嬷嬷:“我看你是年老糊涂了, 你倒是说说这两座宅子里,有哪一处是公主不能去的?”

    公主笑着劝道:‘“孙嬷嬷是怕屋子里灰大,你不要责怪她了。”

    赵靖点点头, 对公主道:这屋子确实许久没人住了, 钥匙一时间不知道丢去了何处, 下人们在找寻, 请公主少安毋躁。”

    韦元同晓得他是在糊弄, 于是笑了笑,并不作声。过了没一会,有家仆从远处走来,向公主道:“驸马说海棠花正盛,不知公主有无雅兴一同赏花?”

    公主欣然前往。

    后来的好些年,这样的相处方式成为了张殊南与韦元同的日常。他们有着心照不宣的秘密,也相敬如宾的生活着。

    初夏时节,韩武等人启程回宁武关。

    他在宁武城里为韩自中与云霁置办了一间宅子,叮嘱道:“若军中无大事,你们便回城里住,省的被人抓住把柄。”

    可云霁是闲不下来的性子,大小事务她都要亲力亲为,日夜都在营里,与韩自中分帐而眠。不过一月,军中便有谣传:“韩自中与云霁感情不和,实为怨侣。”

    话是谁传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果这话传了出去,传回了汴京,便是大罪了。

    当天夜里,韩武把俩人喊来一起用晚膳,直到饭后喝茶,他犹犹豫豫,没好意思张口。

    云霁将茶碗放下,看着韩自中道:“来之前我已让人把你的物件挪到我帐中,此时应该收拾妥当了。”

    韩武暗暗松了一口气,笑道:“如此甚好。你们也累了,早点回去歇息吧。”

    韩自中的神情里说不上惊喜,他安静地跟在云霁身后。不大的寝帐内左右各摆一张木床,中间设桌椅。

    云霁点了灯,对韩自中道:“凑合住吧,你知道的,我心里放不下归州营。”

    韩自中道:“我在哪都能睡,你不嫌难过就成。”

    “那你去拎桶热水进来。”云霁耸耸肩,试图用轻松一点的对话打破俩人间若有似无的尴尬。

    军营里只有一个女人,不像男人们随便找个地方就能冲凉,她得在屋里沐浴。

    “遵命。”韩自中爽快应下,他很快就拎了水桶进来,随后就坐在了寝帐外。

    她的床前挂了一片麻布遮挡,云霁掀起帘子走进去,衣料摩擦的窸窣声使韩自中坐立难安,他随手捞了一本书来看,哗啦啦地又传出一阵水声……罢了,他还是出去透口气吧。

    韩自中回来的时,天已经漆黑了。云霁坐在桌边,就着烛光看书,她翻过一页,下意识问:“怎么跑出去了?”

    他顺手将肩膀上的澡布挂在架子上,脱鞋上榻,玩笑的口气:“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哪里有危墙?”云霁起初没反应过来,见韩自中十分心虚地背过身去,后知后觉地低声骂他一句,“登徒子。”

    同帐几日后,军中谣言不攻自破,云霁很快就将心思放回了战事上。

    过了小暑后,契丹军队的活动范围逐渐缩减,仿佛消失于漫漫黄沙之中,宋军似乎得到了一点喘息的时间。

    烈日当空,暑气熏蒸。

    将士们倦怏怏的窝在阴凉处,袒胸露乳,挥汗如雨,云霁经过时他们尚来不及反应,呆愣愣地看着她走过去。过了好一会,云霁才听得身后传来几声模糊的“云校尉。”

    酷热之下,每一个人都是煎熬的,云霁也不例外。她抿了抿干裂的嘴唇,径直走入将军营帐内。

    韩武一手摇扇,另一手倒茶,问她:“午后日头正毒辣,有什么急事不能等到日落后再来?”

    云霁灌下一碗凉茶,空碗在手里转了多久,话就在嘴边斟酌了多久。

    韩武看出她心里有事,和颜悦色道:“都是一家人,有话直说。”

    “不是家事。”她顿了顿,“将军,我们应该趁着契丹人避暑的间隙,巩固边防。”

    韩武定定的看着她,神情复杂:“天气只会越来越热,在高温缺水的情况下,将士们撑不了多久。”

    云霁认真道:“秋收过后,契丹人粮多马肥,又会向边关发起新一轮的进攻。春天修缮好的边防,秋天会被契丹铁骑再次冲破,冬日里守着断壁残垣苦苦支撑。”

    “我们不能一直被动的打下去。”她扬了声调。

    韩武靠在椅背上,看着帐外一束发烫的光,道:“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是这件事没得商量,往后也不必再提。”

    云霁坐着没动,“给我一个理由。说服我。”

    “你很出色,几年来带领归州营打了不少漂亮仗,宁武关将士们士气大增,但是——”韩武叹息一声,“朝廷不曾对宁武关有格外嘉奖。”

    云霁的神情微变,下意识的去拿碗,又突然意识到茶碗已空,转去拎茶壶,轻声道:“你继续说。”

    “你已经明白,那我就没什么好说的了。”韩武道,“家国情怀之下是将士们的血肉之躯,朝廷让他们心寒了。”

    云霁忽然问:“这辈子就这样一直守着宁武关吗?”

    韩武看着她道:“在我死前若能保宁武关不被契丹铁骑踏过,便是俯仰无愧了,我也希望你能如此想。你有雄心壮志,我宁武关的好男儿亦不是贪生怕死之辈,如果有的选,他们不愿做缩头乌龟。”

    “一口吃不成个胖子,切莫操之过急。”韩武感慨万千。

    云霁回来后一直坐着桌案前,头顶有阴影罩下,韩自中弯腰看她在写什么,白纸上只有四个字:张殊南启。

    他说:“你当真决定了?这件事可以再缓一缓。”

    “缓多久?战场上没有常胜将军,我们是刀尖舔血的人,真怕等不到那一日。”云霁低着头,韩自中看不到她的神情,“我曾以为这一生至少能够看见契丹人如数奉还十二州,如今已是天方夜谭。现在多想一点,多做一点,后人就能多往前走几步。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不可道情》90-100

    薪火相传,是不是这样道理?”

    “那就做吧。”韩自中拍了拍她的肩膀,没有丝毫犹豫,“你的任何决定,都有我在。”

    话音刚落,四目相对,云霁的眼睛里有感动,更多是疑。

    “哪怕违背你爹的意思?”她问,“将军说,此事没有商量的余地。”

    韩自中笑了:“如果什么事都依照他的意思来办,我们怕是还住在鹰眼营里。”

    他原意是想告诉云霁不要被外人的想法干扰,却没想到挑起她的伤心事。她的目光陡然变得灰暗,又将头低了下去,良久才道:“是啊,我们已经离开那个小院很久了。”

    “我想一个人静静,你出去吧。”云霁打断韩自中即将出口的安慰,砚台里的墨汁已干涩,她将茶碗里剩的半口凉茶一股脑儿的倒进去,墨条捏在手里,粗鲁的研磨着。

    韩自中没有出去,反而夺下她手里的墨条,说:“我来。”

    他就站在案边,专注且沉默地磨墨。

    云霁盯着白纸发了一会愣,有人在身侧,她突然不知该从何下笔。

    “今日正好有军报要送回汴京,一会我去安排。”墨研好后,他搁下墨条,顺手为她斟了一杯茶。

    看着微黄的茶汤,云霁心里百感交集,而愧疚轻而易举的占了上风。韩自中不是外人,这些年他默默地站在她身侧,与她命运相连。

    他不应该被忽视、被隐瞒、被提防。

    云霁突然喊住他:“你坐在这,别说话就好。”

    她心里有他,韩自中微微眯起了眼睛,他很高兴,但他不能被云霁看出来一点端倪。他平静地点点头:“好,我不走,我就坐在这里看书。”

    当月湖上再次铺满枯叶时,张殊南收到了宁武关的来信。

    是云霁的信。

    张殊南吩咐下人转告公主,今夜不去后院用晚膳。

    月上柳梢头,赵靖走进后院,向公主禀告:“驸马今夜宿在前院。”

    公主宅与状元府并为一府后以后院、前院相称。成婚以来,张殊南都会在后院与公主一同用晚膳,再各自回房休息。

    今日很是特殊。

    韦元同微微一笑:“好,我知道了,你照顾好驸马。”

    赵靖离去后,公主遥看窗下月辉,轻声吩咐:“去问问,近日可有宁武关的消息?”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02-12 23:02:162023-02-21 22:31:1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叮叮当当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小厌离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92  ? 第九十二章

    ◎他也算是从一而终了。◎

    翌日午后, 公主内臣张照先从宫中回来,带回来一则消息:昨日有宁武关的军报。

    张照先不知道她为何关心军事,只是觉得那一日的公主格外的寂寞, 眼睛里好似泛着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她沉思了一会,平静地说:“我不爱看枯枝败叶, 窗外的那棵树该修剪了。”

    傍晚时分,张殊南如往常一般走进后院, 韦元同徐缓的起身相迎, 客气几句后,张殊南坐在另一角, 等着用晚膳。

    屋内太安静, 韦元同的声音像是击穿湖面的石子, 张殊南微微皱眉, 她说:“如果你最近很忙,不必特意来陪我用晚膳。”

    张殊南迟疑了一瞬, 目光徐缓地挪上她的脸庞,带着审视的意味。

    韦元同被他看得手心发汗, 恰逢婢女们捧膳入内, 她匆匆起身, 故作镇静道:“咱们用膳吧。”

    终归还是年轻,沉不住气。张殊南似笑非笑的扯了一下唇角,没有接话。

    寂然饭毕, 张殊南搁下手上的茶盏, 这是要走的意思。

    韦元同暗自松了一口气, 低头整理衣袖上的褶皱, 抬头时猛的对上张殊南的视线, 她紧张道:“怎么了?”

    “有事想与公主商量。”张殊南一直看着她。

    韦元同败下阵来,心虚的将视线挪开:“什么事?”

    张殊南微笑道:“如今我是著作郎,虽是闲职,但整日闲在家中无所事事,虚度光阴,确实可惜。所以,我想修著国史,不知公主可有兴趣与我一道?”

    韦元同又惊又喜,垂首自谦道:“我不过是看过几本书,会写几个字,驸马不要嫌我添乱就好。”

    “公主不觉枯燥就好。”

    天色已暗,张殊南起身往侧房走去,候在廊下的张照先躬身行礼,他脚下放缓,与身边的赵靖说话:“今夜你就把前院书房里的古籍整理入箱,搬到后宅来。我与公主要静心编撰国史,前院的事就交由你打理了。”

    正所谓说者有心,听者有意。张殊南离去后,张照先私下便将这话原原本本的复述给珍珠听,珍珠合掌高兴道:“菩萨保佑,公主的一颗真心总算是叫驸马回心转意了。你明日就将此事回禀中宫,好让皇后殿下放心。”

    次日一早,张殊南与韦元同在书房内整理史籍,午时一同用膳,各自午枕,起身后又回到书房,直至黄昏才歇。晚膳后又坐在一屋喝茶,共听了一出评剧,月上柳梢头,张殊南微微打了个哈欠,道:“公主早些休息吧。”

    韦元同点头,目送张殊南出门。

    夜里,珍珠替公主篦头时,只听她漫不经心地问道:“我与驸马着手编撰国史一事,嬢嬢是怎么说的?”

    珍珠手上顿了顿,如实回答:“公主心悦驸马数年,成婚后经历几月平淡,骤得欢喜,殿下怕您头晕眼热,不知如何是好。”

 &nb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