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都市小说 > 重生之大西北1998 > 正文 番外四:父与子(新书已发布)

正文 番外四:父与子(新书已发布)(第1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自从病休在家,赵正直发现家里日子越来越难。

    三个孩子要上学。

    家里一亩三分地种得粮食交完公粮,剩下的三瓜两枣撑不住两个月吃。

    每次推磨,都是磨了又磨,磨到磨机差点冒火星子,差点就要别磨坊的人赶出来才愿意结束,可依然增加不了多少黑乎乎的面粉。

    每次去集市上卖麸皮,    买麸皮的人看到直摇头,说是他家的麸皮,里面一丝丝面粉的味道都看不到,真是干净到猪都不吃。

    没吃没喝没钱。

    孩子个个都要上学。

    赵正直觉得自己要被逼死了。

    每年两次最难的时候就是开学,三个孩子按大小排成一队,眼巴巴地看着他,即使他用被子裹住脑袋,三双眼睛还在面前扑闪扑闪晃个不停。

    旁边还有妻子无奈的叹息。

    他每次都是忍了又忍,又再忍,    最后还是无奈爬起身,将可怜巴巴所剩无几的钱数一数,然后去周围邻居们家里问问,给孩子们凑够上学的钱。

    可孩子们拿走钱,他又陷入无奈。

    生活的真相就是这样。

    人很多愤怒,往往就是无能的表现,痛苦也是如此。

    能力不足且认识到这点,就会痛苦。

    能力不足,且未认识到这点,就是愤怒。

    赵正直是两方面都有。

    有时候他会觉得自己能力不足,让家人孩子都没过上好日子。

    有时候他又愤怒于这个社会,他这种矜矜业业,勤勤恳恳过日子的人,为什么日子就过不好呢。

    不过赵正直好的一方面就是他从来不愿意放弃。

    嘴上埋怨个不停,心里气得要命,但却依然想尽办法去让日子过得更好一些。

    做生意便是他重要的途径之一。

    赵正直第一次做生意,是卖西瓜。

    本来呢,    家里的桃树结了些桃子,自己吃不完。

    他便摘了些去集市上出售,卖点钱补贴家用。

    结果卖桃子的时候,旁边就有个卖西瓜的,他通过观察,发现卖西瓜的细润还不错。

    好点的话,每天能赚几百元,他种一年地,也就赚个几百元。

    他算了算,若是每天赚个几百元,一年要赚多少钱啊,孩子们读书,吃饭,家里修补房子的钱都有了。

    于是,他和妻子商量后,将压箱底的一点点钱拿出来,又找别人借了两百元,最后凑出500元。

    家里没有电动三轮,他便用平板架子车代替。

    反正只要人勤劳些,架子车照样能用。

    然而,理想有多丰满,    现实就有多骨感。

    他从一个隔壁县批发西瓜的瓜贩手里批发了三千斤西瓜,当贩子离开后,他兴致勃勃开卖,才发现瓜至少一半都是生瓜蛋子。

    杀一个生瓜,杀一个生瓜。

    最后杀得他自己都没有信心,看着一车瓜,像是看到了洪水猛兽。

    这次贩卖西瓜的经历,让他损失了两三百元。让本来就贫穷的生活雪上加霜,日子更难过几分。

    而且,通过这次生意,明白一个道理,对于做生意这个行业来说,不懂就不要瞎凑热闹,人永远赚不到自己不熟悉行业的钱。

    他不会挑选西瓜,就不要打贩卖西瓜的主意。

    否则必然吃亏。

    有了第一次卖瓜失败的经验,老赵同志不再卖水果。

    除了怕生瓜蛋子外,还容易被人蹭水果。

    农村做小生意和城里还不一样。

    城里的人,大多都很懂礼貌,也都很矜持。

    但村里很多人,你说是质朴,倒也是质朴,但有时候质朴到不懂得人情世故,就有点让人不爽。

    例如说占小便宜。

    不像是城市里的人,熟人没几个。

    农村要是站在集市上,起码能认识一半以上的人。

    若是你卖水果,尤其是一些小水果,很多人就会来随手拿一个吃,有时候带着孩子,还要拿几个。

    即使人家不拿,若是你恰好和他们关系不错,那主动送上几个,自然也是正常的人情来往。

    更不用说,还有亲戚。

    那个农村人,没有一两百个亲戚呢。

    结果,这一天卖下来,送出去的就占一大部分。

    若是水果是自家种植或者采摘倒还无所谓,但若是批发所得,就很浪费成本。

    赵正直是个爱面子的人。

    只要是熟人,他都说让人家尝尝。

    结果搞来搞去,他卖了一段水果,基本没赚到什么钱,只是开心了家里的孩子,每天都有各种吃不完的烂水果。

    痛定思痛,赵正直又有了新的想法。

    卖菜。

    既然水果损失太大,卖菜不就好了嘛。

    别人总不能到摊子上今天蹭个辣椒,明天蹭个黄瓜吧。

    于是他便每天天没亮的时候,去拉着架子车去十几里路远的蔬菜批发市场去批发菜,天亮前回到镇子上,占好位置。

    开始只卖点辣椒,茄子之类的常见蔬菜,后来看生意还不错,不知为什么突然信心大增,直接批发了半车的,足足好几千斤的洋葱。

    结果发现那个洋葱实在太辣,不是庆城人们喜欢凉拌的品种,凉拌完全辣得没办法吃。

    完全就卖不动。

    于是,老赵家只好慢慢一点点卖,同时自己也不断消耗。

    孩子们发现几乎每顿饭都是吃洋葱。

    凉拌也是洋葱,吃面也是洋葱,差点没把洋葱吃吐。

    卖菜的生意持续一段时间后,赵正直的腿实在太疼,没办法拖着架子车一来二去赶集,最后无奈终止。

    算下来,小赚一点点钱,不是很多。

    他相当满意,觉得至少比待在家里什么都不做好的多。

    停止卖菜后,赵正直又开始看上卖鸡蛋的生意。

    这也是一种巧合。

    赵正直家里养着几只母鸡,每天几乎都下蛋,逢集的话将蛋拿到集市上,就可以换购一周用的油盐酱醋。

    算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某次赵正直将鸡蛋拿到集市上去出售,被一个小贩很快收走。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