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13节(第2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姓。

    说是要审理后,才能审判,让百姓先不要着急。

    暂时稳住百姓后,陈廷文写了道折子,命人送去宫里,请示官家该如何决断。

    官家看到折子后,没有批复,而是让人送到了赵兴手里。

    赵兴看完,批复了一个杀,让太监拿了回去。

    官家看了什么都没说,只是命人把折子送还给了陈廷文。

    陈廷文看到那个杀字,就知道不是官家写的,但是既然折子被送了回来,这就说明官家同意了。

    因此他也没有什么好犹豫的,直接判了斩立决,于次日午时行刑。

    古代出于人道,一般死刑都是秋后执行。

    只有对于一些情节恶劣才会判处斩立决。

    陈廷文清楚,凶手是辽国人,拖的越久,反而容易产生变数,既然官家都同意了,他对辽国人的作为也暗恨不已,自然要快刀斩乱麻把事情给解决掉。

    此判决一出,受害者家属喜极而泣,跪在开封府衙喊着青天大老爷。

    陈廷文知道后连忙出来,告诉百姓这是官家的决定,他可不敢占这份功劳。

    很快,这个消息就传遍了汴京,成为了百姓热议的话题。

    就在这时,不知道从哪传出来一个消息,说官家能够严惩凶手,都是皇子坚持的。

    皇子出生时,官家大赦天下,次年就改年号为天佑,汴京百姓自然知道。

    不过他们只知道皇帝有了儿子,之前传皇子是个神童异常聪慧什么的,百姓也没见识到,自然没几个当真的。

    这个消息传开,一时间汴京街头巷尾都在谈论皇子,言之皆是赞赏。

    普通百姓只觉得大快人心,但是豪门勋贵却察觉到其中的不同寻常。

    消息能这么快传遍汴京,很显然是有人在暗中推波助澜。

    而这个人不用想,也知道是官家。

    他们从这其中察觉到一个信号,官家这是在为皇子收拢民心,看样子官家已经有意册封太子了。

    虽然赵兴是官家唯一的儿子,但是谁敢保证官家不会有别的子嗣了?

    没有册封太子之前,一切都还有变数。

    而一旦册封了太子,即便官家有别的子嗣,也威胁不到赵兴的地位了。

    天家无亲,皇帝就算对儿子也十分警惕,防范甚严。

    之前官家迟迟不册封太子,哪怕他是官家唯一子嗣,朝臣也不敢接触,深怕引来官家猜忌。

    现在已经有不少人琢磨着怎么向皇子示好了。

    那些家中有子嗣在宫里伴读的,更是叮嘱家中子嗣,要想办法讨好赵兴,和他处好关系。

    ……

    赵兴可不知道这些,本想出宫游玩,看看汴京的风光,结果哪都没去成,让他多少有些郁闷。

    中午和曹皇后一同吃了午饭,睡了午觉,又去永和宫那边陪母亲说了会话。

    次日来到资善堂,从顾廷烨口中得知陈廷文判了那辽国凶手斩立决后,满意的点了点头。

    感谢明月影归的打赏。

   
    第17章 要册封太子了

    得知此事结果,赵兴也就没继续关注此事了。

    至于宋辽之间的谈判,赵兴也没兴趣了解。

    对于给辽国送钱,他虽然觉得憋屈,但是他现在也改变不了什么。

    杀一个辽国人,辽国不可能因此发兵攻打大宋,但若是之间断了岁币,辽国必然会出兵。

    别说劝说他父皇了,就算满朝文武大多数都会反对。

    经过父皇的提点,赵兴也做了一些改变,开始亲近那些之前他看不上眼的官宦子弟。

    这些人见之前对他们十分冷淡,不怎么搭理他们的赵兴,突然变得平易近人了起来,高兴不已。

    为了讨好赵兴,给赵兴介绍着汴京各种好吃好玩的地方,还给赵兴带了一些价值不菲的奇珍异宝。

    赵兴对此来者不拒,全给收下了。

    难怪古代昏君那么多,常言道忠言逆耳。

    那些忠臣希望皇帝能够勤勉,但是皇帝也是人,坐拥天下,但凡自制力差一点的,谁不想好好享受一番。

    不过赵兴也暗自提醒自己,不能迷失在这些人的糖衣炮弹中。

    或许因为大宋这边态度强硬的捉拿了辽国凶手,直接给处死了,让辽国使臣觉得大宋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软弱。

    也或许辽国那边情况十分严重,接下来的谈判十分顺利,大宋这边以大宋现在粮价的三倍折算,用粮食抵扣今年的岁币。

    但是这点粮食对辽国来说根本不够,辽国提出用战马换粮。

    大宋依旧以目前粮价的三倍价格,用粮食和辽国交易战马。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