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19节(第2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些年人口激增,经济繁荣,盐务的收入却不增反降。

    那些负责盐务的官员,收盐的时候缺斤少两,就能从盐户手里白得一批盐。

    在盐中增加杂质,这样他们又能得到一批盐。

    盐商从朝廷买到的盐,有着许多杂质,哪怕回去用筛子筛后去除了杂质,但是重量却会少很多,自然不乐意。

    哪怕盐商想赚这份钱,只能忍着不敢告发,时间久了也难免会传出来一些风言风语。

    但是拿到盐引的盐商可以用比朝廷还低的价格,买到同等数量的好盐。

    如此一来,他们拿盐的成本并没有增加,相反得到的盐却比以前多了。

    这样就形成一条完整的利益链,不管是盐务的官员,还是那些盐商,对于此事都会守口如瓶,闷声发大财。

    许久,赵兴回过神来,说道:“多谢白员外告知,不知白员外的条件是什么?”

    ……

    从白家出来,赵兴也没有玩的心思了,直接乘车回了皇宫。

    整个盐务上下官员都有问题,可谓是触目惊心。

    回宫的路上,赵兴在想,为什么盐务会糜烂成这个样子。

    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缺乏有效的监督,且朝廷对于文官过于宽容,缺少了威慑力。

    感谢如戏人生的月票支持。

   
    第25章 无力感

    宋朝有个很有趣的规定,那就是不杀士大夫。

    甚至还流传出一个太祖皇帝在太庙立了一个誓碑,上面刻着不得杀士大夫和言官,后代皇帝继位去太庙拜祭时,需要去誓碑前宣誓的故事来。

    事实上,有没有所谓的誓碑尚没有定论。

    但是有一点可以确认,大宋历代皇帝从没有说过不杀士大夫的话。

    都知道朱元璋杀起贪官来非常狠,但开国太祖杀的也不少,史书记载就杀了数千人。

    然而随着重文抑武的情况越来越重,文官一家独大。别的朝代还有武将、勋爵、外戚和宦官这些势力平衡。

    在大宋却没有这些所谓的制衡,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开始,就慢慢形成了不杀文官的潜规则。

    文官违法,轻的罚款,严重点的就是被贬,最严重的也就是流放。

    朱元璋惩治贪腐的手段那么狠辣,依旧还有人铤而走险,大宋如此宽松,官员就更肆无忌惮了。

    若是大宋对贪官的惩治非常重,哪怕依然会有人贪,但是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整个盐务系统同流合污,当皇帝的一点都不知道。

    而且赵兴不相信整个朝堂没有人察觉到这其中的问题。

    从原剧中赵宗全想要彻查盐务,满朝文武几乎都在反对来看,朝中很多人其实都知道。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他们都参与了其中。

    这些官员应该都有着自己的利益链,所以他们即便知道,也不会说。

    而在赵宗全查盐务的时候,不管在不在这条利益链上,都会反对。毕竟谁知道皇帝查了盐务后,会不会查别的。

    查盐务只是第一步,最重要的还是吏治。

    若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哪怕查清楚,要不了几年,问题还会出现。

    赵兴有点想要组建一个类似锦衣卫那样的机构。

    从长远来说,这样的机构存在是弊大于利的。

    这样的机构从本质上来说,是很难限制的。

    但若想改变大宋积弱的情况,内部积弊就必须解决,要想解决内部积弊,一个监察天下的机构是必不可少的。

    不过要想建立这样的机构,阻力必然非常大,谁都不想自己头上悬着一柄随时会落下的利剑。

    具体如何做,赵兴还需要仔细考虑考虑。

    胡思乱想中,马车在宫门口停了下来,赵兴下了马车换上步辇,一路来到了龙图阁。

    官家正在批阅奏章,得知赵兴过来,放下笔,让人传了进来。

    “儿臣拜见父皇。”赵兴走进大殿行礼道。

    “福儿来父皇身边说话。”

    官家招了招手,然后对刘公公说:“让他们都下去吧。”

    “是!”

    刘公公行了一礼,带着殿内伺候的宫女太监退了出去。

    “见到顾二郎的外祖父了?都说了些什么?”官家拉着赵兴在身旁坐下,笑着问道。

    赵兴把白老太爷说的给父皇重复了一遍,气愤道:“父皇,这些人简直该杀!”

    官家听完,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不过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愤怒,沉吟一会问道:“他就这么简单告诉你了?”

    既然盐商拿到盐引,就能以低价买到和盐引数目相同的好盐,这说明白家也参与了私盐。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