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25节(第2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朱家以前也是官宦人家,赵兴的外祖父三十多岁就是正六品的转运使,要是一直活着,前途也不差。

    可惜英年早逝,留下一子一女,家道中落。

    朱贵妃的兄长,也就是赵兴的亲舅舅那时候才十几岁,学识一般,父亲又去世了,没了约束。

    便开始流连勾栏瓦舍,彻底荒废了学业。

    二十出头,考了几次才考过了县试,这辈子几乎和做官无缘了。

    然而朱贵妃长大后却生的十分漂亮,他便萌生了让自家妹妹参加秀女选拔的念头。

    那时候赵兴的外祖母已经郁郁而终了,长兄如父,朱贵妃只能顺从。

    凭着过人的样貌,朱贵妃被选为了秀女,最后更是受到官家喜爱,封为了才人。

    朱贵妃成为才人后,赵兴的舅舅也得到了好处,被授了个从七品的县令。

    后来朱贵妃母凭子贵,封了贵妃,赵兴的舅舅也水涨船高,成了一州通判。

    赵兴皱眉是因为对这个舅舅没什么好感,并不是他让自己母亲参加秀女选拔,而是他这个舅舅官声很差。

    以前赵兴没有出生的时候,他一个才人的哥哥,靠着裙带关系当了县令,根本没人看的起。

    毕竟官家后宫嫔妃众多,一个才人的兄长,谁会在意?

    因此那时候他还算老实。

    然而这一切从赵兴出生就变得不一样的。

    赵兴可是官家唯一的儿子,作为他的舅舅以后的国舅爷,自然不缺巴结他的人。

    结果他那舅舅那叫一个来者不拒,更是仗着身份在地方上肆意妄为,即便赵兴在宫里都听说了一些。

    要不是他是赵兴舅舅的这层身份,弹劾他的人都不知道有多少。

    此时朱贵妃告诉他,父皇说他舅舅要来汴京,而不是舅舅写信告诉他母亲,显然是父皇又给他升官了。

    “嗯,陛下说升你舅舅为右谏议大夫。”朱贵妃说道。

    “母妃,您难道没劝阻父皇?”赵兴皱眉道。

    宋朝言官机构有两个,一个是御史台,负责监察百官。

    另一个就是谏院,谏院的职责则是风闻奏事。

    简单来说就是听到什么传闻风言,觉得有上奏必要的都可以上奏。

    除此外还有纠正皇帝过错的职责。

    而谏院最高的官职就是谏议大夫,宋朝以左为尊,也就是说赵兴的舅舅直接成了谏院的二把手了。

    赵兴倒不是怕他干不好,而是不想让舅舅来汴京。

    如今赵兴册封在即,他来了汴京巴结他的人更多。

    以他在地方上干的那些破事来看,到了汴京估计也不会收敛。

    感谢我是超声波的打赏。

    感谢是小璇儿、我的大白兔、明月影归、书友2017…9266、书友

   
    第34章 刘三石归来

    “这是好事啊,为什么要劝阻?”朱贵妃疑惑道。

    “母妃,舅舅他在地方上贪赃枉法,许多人因为儿臣的原因给他送礼,他全都收了。他祸害一方父皇还能装作不知道,等他到了汴京要是也这么干,朝堂那些相公可不会顾虑儿臣,视若无睹。”赵兴说道。

    大宋对文官处罚轻,虽然产生了很多弊端,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

    各朝各代都不缺乏那些脾气上来了,皇帝都敢怼的官员。

    但是更多的人虽然正直,却有所顾虑没有那么大胆子。

    然而大宋对文官的处罚非常低,彻底打消了这些人的顾虑。

    赵兴的舅舅要是来了汴京还不知收敛,那些人可不管他是不是赵兴的舅舅,一样会上书弹劾。

    到时候父皇夹在其中为难不说,真要处罚了他舅舅,朱贵妃该伤心了。

    虽然对于这个舅舅没什么感情,但是赵兴知道母亲对这个兄长很有感情的。

    不想母亲因此而伤心难过。

    “啊?”

    朱贵妃闻言有些难以置信道:“你舅舅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来?”

    她在宫里虽然算不上与世隔绝,但是外面的消息也十分闭塞。

    兄长给她写家书,也不会提这些,自然不知道自家兄长在外干了什么。

    “母妃,儿臣会拿这种事骗您么?舅舅若是来了汴京,和在地方上一样,到时候不仅父皇为难,儿臣的名声也会因为舅舅受到影响。”赵兴说道。

    “那等你舅舅来了汴京,我到时候规劝规劝他。”朱贵妃说道。

    赵兴见母亲还是想让舅舅来汴京,犹豫了一下也不说什么了。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