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119节(第1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余嫣然毫无所觉,说道:“殿下,臣妾伺候你洗漱更衣。”

    赵兴这才回过神来,连忙下床,放下帘帐挡住了春色,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孤要去上朝,你再睡一会。”

    余嫣然闻言也没坚持,躺下继续睡了起来。

    赵兴梳洗完,火气总算下去了一些,换好衣服离开东宫,乘坐马车前往了皇宫。

    他成为开封府尹,自然要早朝站班。

    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参加早朝了。

    路上赵兴还在暗骂,不知道谁定下的早朝时间,寅时早朝。

    换算到后世也就是凌晨三点钟,近些的官员还好,凌晨两点左右起来收拾妥当赶去皇宫也来得及。

    住的远的估计半夜十二点就要起床梳洗了。

    好在如今只是五日一朝,要是天天上朝,人都要整疯。

    赵兴打定主意,等将来自己登基,就把早朝时间给改了。

    半夜早朝不是神经病么。

    对了,还得改为十日一朝,甚至一个月一朝也行。

    倒不是赵兴懒,而是早朝这玩意根本没多大意义。

    上次赵兴参加过一次,无非就是商议一些未决的事。

    平常有什么事,都是官家召集相公和六部尚书商议的。

    只有一些商议不出结果的事,才会拿到早朝上商议。

    当然了,早朝存在的目的还有一个,那就是防止皇帝被蒙蔽。

    若是没有早朝,许多官员连求见皇帝的资格都没有,他们向皇帝递交的扎子,能不能到皇帝手里都不一定。

    但是早朝,只要在汴京任职的六品及以上的官员都要参加。

    有什么事可以当朝上奏。

    在赵兴看来根本没有用处,根源还是要看皇帝昏庸与否。

    赵兴觉得做皇帝还得向嘉靖学习,人家在位几十年,过半都不上朝,皇位坐的却稳稳的,“帝王之术”被他玩得炉火纯青,将群臣玩弄于股掌之中。

    不过前提是他能解决大宋积弊,解决辽夏这两个邻居。

    胡思乱想中来到皇宫门口,文武百官还在外等候,赵兴却能直接进宫。

    换乘步辇来到大殿外,赵兴干脆坐在步辇上睡了个回笼觉。

    睡的正香的时候,被三水给叫醒了。

    赵兴揉了揉眼,站了起来,发现文武百官已经排好班,在太监的带领下走了过来。

    等他们踏上阶梯的时候,赵兴来到文官队列前,带头走进了大殿。

    赵兴身为太子,站在文官最前列,就连韩章这个大相公,也要在他之后。

    文武百官站定后,司殿太监得到通知后,高喝道:“陛下驾到!”

    “儿臣恭迎父皇!”

    “臣等恭迎陛下!”

    赵兴和文武百官躬身道。

    官家走到龙椅前,坐了下来,挥袖道:“平身!”

    “谢(父皇)陛下!”

    谢恩后,躬着身的文武百官才直起身来。

    “有事早奏!”

    随着司殿太监的一声唱喝,早朝正式开始。

    先是一个官员出列上奏,官家询问大臣们的意见,一番争论后有了结果,便下旨执行。

    随着时间过去,一桩桩的事情被处理了。

    这时候,该议论的也议论的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御史谏官们出马的时候了。

    不过他们可不是来提出政见的,而是出来弹劾别人的。

    自古以来言官们都有一个特权,叫做“风闻奏事”,意思就是说只要他听说了哪个官员有不对的地方,不用掌握什么证据,就能在朝堂上弹劾对方。

   
    第152章 朝堂争辩

   
    这样一来,被被弹劾的自然不乐意了,然后两边的人就你一句我一句的在朝堂上争辩起来。

    官家就在上面听着,时不时来一句“可有此事”“此事当真”之类的无关痛痒的话。

    大臣们听得津津有味,颇有些吃瓜群众的感觉,一时间朝堂大殿好像菜市场一样嘈杂。

    “好无聊啊!”

    赵兴忍不住打了个哈欠,他站在最前列,连点遮挡都没有,上辈子练出的‘站着睡觉的’绝技,看来是没机会施展了。

    赵兴甚至琢磨自己是不是要练练睁眼睡觉了。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