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赵兴回宫的时候,遭遇刺杀的消息也在汴京传开了。
之前官家一直封锁着消息,外面并不得而知。
一时间汴京看似一切如旧,却有种山雨欲来的感觉。
太子遭遇刺杀,官家更是只有这么一个独子,谁知道官家疯狂之下会做出什么事来。
最终会牵扯到多少人,谁也没有底。
然而想象中的雷霆之怒并没有来,反而传出官家召见司天监监正,让其为太子选成婚的吉日。
虽然如此,但是关于开封府清查田亩的弹劾却少了许多。
官家看似没有追究,却不代表真的不追究了。
只是没有交给刑部和大理寺来查,而是自己安排人去查了。
此时官家心里积着怒火,弹劾赵兴,不是给官家添堵么。
赵兴爱折腾让他折腾去吧,反正就一个开封府而已。
想要在全国清量田亩,还是得官家发话才行,到时候有的是办法阻止。
赵兴和王安石商量的借题发挥,好像有些用不着了。
因为遇刺让父皇母后担心坏了,赵兴也难得的老实了一阵。
每天上午去开封府衙处理一下需要他处理的事务,了解一下各县清量田亩的进展,就回东宫批阅扎子了。
倒是王安石在阳武县那边闹出不小的动静。
赵兴离开阳武县时,曾让石景波约谈阳武县的地主乡绅,让他们主动交出隐匿的田亩。
然而这些地主乡绅怎么可能把碗里的肉交出去。
王安石也不是心慈手软的人,既然先礼没有用,那就只能上兵了。
赵兴老早就命殷汉章调查开封府各县地主乡绅的违法证据。
这些人没几个是干净的,王安石根据殷汉章提供的证据,抓了几家罪行严重的地主乡绅,同时命人清量他们名下的田亩,发现了大量的隐田。
如此一来罪加一等,直接判处流放,家产全部充公。
其余的地主乡绅见这是动真格了,立马老老实实的交出了隐田。
对于这些人,王安石按照赵兴的交代,并没有动他们,只是让他们按照隐匿田亩的数量交一笔罚款。
理由很简单,隐匿的田地少交这么多年的税,罚点钱不是应该的么?
虽然罚钱的数额让这些地主乡绅有些肉疼,却也只能捏鼻子交了。
人就是这样,退了一步,就会有第二步。
若是一开始得知交了隐田,还要罚钱,他们未必会这么痛快。
但是如今田都交了,要是因为不交罚款,在被翻旧账给抄家流放,岂不是亏大了。
用了短短半个月时间,王安石就把阳武县隐田彻查清楚了。
共查出隐匿田亩二十多万亩,罚款近十万两。
这些隐匿的田亩大多都是无主的,少数是被侵占的,经过核查后会归还给百姓。
即便如此,按照王安石粗略的估算,剩下的田亩也有二十万亩。
赵兴看到王安石送来的扎子,心里默默的算了一下。
阳武虽然隶属于开封府,但是离汴京有点远,田亩价格没有汴京跟前高。
一亩地在三五两到十余量不等,价格取决于土地肥沃和浇灌是否方便等等。
地主乡绅手里的田地,都是中上等的,一亩能值个七八两。
也就是说光是阳武县查出的隐田,就价值一百多万两。
这还只是一个县而已,可谓是触目惊心。
初步估算,大宋实际上隐匿的田亩在上亿亩。
先不说这些田地的价值了,单单每年的赋税,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据赵兴了解,目前大宋登记在册的耕地数量,也就四亿多亩。
也就是说隐田占了大宋总耕地的五分之一左右。
赵兴带着这封扎子,前往了皇宫。
当官家看到扎子上的内容,难以置信道:“这是真的?”
“父皇,儿臣查过记录,皇祖父在位时,天下登记在册的田亩数量有五亿两千多万亩。如今天下登记在册的田亩只有四亿四千万亩。也就是说数十年间,田地少了八千万亩。虽说西北丢了几州之地,但是西北本就贫瘠,也没有八千万亩地吧?”
赵兴没有去解释真假问题,而是拿先帝时期田亩数据,和如今的田亩数据做对比。
“他们怎么敢的!”官家咬牙切齿道。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