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133节(第2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殿下谬赞了。”苏家兄弟谦逊道。

    不过苏轼隐隐中有些得色,苏辙倒是十分冷静。

    乍一看,好像苏辙才是兄长。

    “你们的才学有目共睹,不必自谦。”赵兴微微一笑,说道:“孤准备任命子瞻为太康县令,子由为延津县令。”

    “谢殿下,臣必定造福一方,不负殿下信任!”苏家兄弟齐声道。

    即便是性格沉稳的苏辙,听到这个任命,也有些激动。

    他和兄长两人,错过科举授官,后面只得了个从九品官。

    按照规矩,制科考中升迁,也只在三级以内。

    也就是说他们最高只能升到正八品。

    而开封府的县令可都是七品。

    “你们回去准备准备,任命文书,吏部不日就会下达。”赵兴说道。

    “是!”两人行礼退了出去。

    在内侍从的带领下,两人出来东宫,上了马车后,苏轼笑道:“常听说太子殿下慧眼识才,果然不假。如今我们兄弟得授县令,也是光宗耀祖了,应当去广云台庆祝庆祝。”

    没错,这个思念亡妻写下流传千古的悼亡词《江城子》的人,十分爱逛青楼。

    因此还留下了很多风流韵事。

    要是用后世的眼光来看,苏轼的很多行为,肯定是个渣男。

    他不仅爱逛青楼,还曾经拿一个怀孕的妾室跟人换马。

    但是用古人的价值观来看,倒也牵扯不到道德方面。

    苏轼说完见弟弟没有反应,仔细一看,才发觉弟弟苏辙正在发呆,用胳膊撞了撞他,说道:“子由你想什么呢?”

    “没什么。”苏辙回过神来摇了摇头道:“不知道殿下会封子纯什么官职。”

    说起来三人还真是有缘,既是同年,制科也是同期,就连字也都带个子。

    “子纯之前官职比我们高,但是制科却落了榜,估计是个县丞吧,没准我们还能一起共事呢。”苏轼笑道。

   
    第167章 天下钱财,尽入吾彀

   
    “或许吧。”

    苏辙总觉得太子殿下好像更看中王韶一些。

    不然也不会单独留下王韶。

    苏轼却没有想这些,说道:“咱们兄弟俩如今都是县令了,如此喜事,当浮一大白,要不去广云台喝点酒,庆祝一下。”

    苏辙皱眉道:“兄长,如今开封府各县都在清量田亩,我们所接任的位置,前任很可能就是因为清量田亩不利,才被罢了官。有这时间,不如回去好好想想上任后应当怎么做。”

    苏轼被弟弟说教,也不生气,笑道:“行行行,听你的,不去就不去。”

    …………

    朝阳宫大殿,苏轼兄弟走后,赵兴看着王韶,微笑道:“孤听闻子纯熟读兵法?”

    王韶一怔,他在闲暇之余喜欢看些兵书,这才导致二十六七岁时才金榜题名。

    但是这件事除了同窗的好友知道,外人并不得而知。

    王韶也不知道赵兴是如何知道的,回过神来,说道:“臣只是偶尔看看,纸上谈兵罢了,算不上熟读兵书。”

    “那你如何看待宋辽夏之间的关系?”赵兴问道。

    王韶沉吟了一会,说道:“如今宋辽夏和平日久,但是臣觉得三国之间,迟早还是会爆发战争的。”

    赵兴微微颔首,说道:“孤也是这么认为,孤觉着与其被动,不如主动。子纯你说说,大宋若是主动兴兵,是对辽国动兵还是对西夏动兵?”

    “这…”王韶有些犹豫道:“臣不敢妄言。”

    “只是随意聊聊罢了,又不是奏对,有何不能说的?你有什么尽管说,出得你口,入孤之耳,不会有其他人知道的。”赵兴说道。

    王韶沉默了一会,说道:“臣觉得若是要出兵,西夏是首选。若取辽,必先取西夏。”

    喜欢看兵书的人,自然也喜欢研究天下局势。

    王韶科举授官,也就被授了一个九品的县主薄,平常事情不多,闲暇之余,除了看看兵书,就是研究宋辽夏三国的边境布防。

    甚至以三国边境制作了沙盘,进行推演。

    可惜三国边境的情况,多是听说,真正的布防情况,他一个九品官,也没资格知道。

    不过有一点他很确定,若是大宋主动兴兵,西夏才是第一目标。

    这次的制科落榜,王韶有些心灰意冷,已经萌生了辞官前往西北边境游历的打算了。

    他想要详细的了解西北边境的情况。

    “孤也是这么想的。”赵兴点了点头。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