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206节(第1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来人是他父亲身边的长随周福,深受他父亲信任,还赐了周姓。

    “主君,不好了!”

    “可是五城兵马司抓的那些人出事了?”周宜中急道。

    “不是。”周福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道:“是被抓的百姓家属,有好些人敲登闻鼓告状,还有一些去了开封府衙告状。”

    “现在外面都在传,是主君命令五城兵马司抓的人。”

    周宜中闻言眼前一黑,昏了过去。

    意识消失前,他最后的想法是自己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他原本想的是幕后之人会不会害死几个被抓的百姓,那样事情就越闹越大了。

    没想到人虽然没死,但是却有家属去敲登闻鼓和开封府告状。

    周宜中甚至能想象的到,到时候官家派人调查,五城兵马司有人供述,是他让五城兵马司的人那么做的。

    他感觉自己进入了一个圈套,一环套一环的圈套。

    然而他还来不及说什么,就怒急攻心昏迷了过去。

    …………

    周宜中想的没错,这确实是个圈套。

    然而这个圈套并不止于此。

    在被抓百姓敲登闻鼓和去开封府告状的时候,几个御史台的官员上书弹劾周宜中。

   
    第232章 气死了一个

   
    这些年,赵兴除了培养盛长柏和顾廷烨等人外,也拉拢了一些人。

    用拉拢形容并不恰当,赵兴是官家唯一的儿子,只要不死,继位是必然的。

    若是官家还有别的子嗣,朝中稍微聪明些的,几乎都不会和他接触。

    毕竟太子只是太子,自古以来太子没能继位的也不少。

    赵兴地位稳如泰山,和他接触也不会担心官家忌惮。

    愿意投靠他的人非常多。

    不过赵兴收的很少,现在投靠他的,大多都是投机取巧之辈,且官职也不高。

    将来自己登基,这些人也没什么大用。

    不过御史台和谏院因为其特殊性,赵兴经过仔细挑选,还是收了几个。

    这次弹劾就是赵兴受益的,不仅弹劾了周宜中,还有跟着周宜中上书阻止清量田亩的一些官员。

    弹劾的借口也很简单,赵兴之前让人宣传的那些谣言,就是现成的借口。

    而五城兵马司抓了许多百姓,那些被抓的人家属敲登闻鼓和去开封府告状,也是一个弹劾的理由。

    不愧是做言官的,赵兴只是一个简单的暗示,他们就为周宜中网罗了一堆罪名。

    第一,不修私德。

    第二,为了遮羞,指使五城兵马司胡乱抓人。

    第三,有结党营私,造反之嫌。

    至于证据,不好意思,我们御史有风闻奏事之权,只负责弹劾,找证据不是我们的事。

    如今汴京传的沸沸扬扬,身为御史没有调查之权,分不清真假,弹劾合理合规。

    唯有第三点,有些扯。

    但是弹劾的御史也有自己的理由。

    五城兵马司虽说是维护汴京治安的。

    但是也属于防卫汴京的一环,周宜中作为相公,却能轻易调动,说他意图谋反,也没毛病。

    什么,你说太扯淡了?

    扯淡就扯淡吧,反正我们御史只管弹劾,是真是假不是我们该操心的。

    朝中明眼人都察觉到了不对劲。

    周宜中等人的谣言传的太快了。

    而五城兵马司抓人没多久,被抓之人的家属就敲登闻鼓去开封府告状。

    接着就有御史弹劾,连意图谋反的罪名的帽子都给周宜中扣上了,怎么看都是有预谋的。

    能做到这一切,又敢这么做的并不多。

    很多人脑中第一浮现的就是官家。

    不过很快他们就否定了这种猜测。

    官家仁厚,而这一系列的手段极为不光彩,不像是官家的风格。

    别人能够想到,官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