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215节(第1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东宫

    自从青苗法推行,赵兴就命殷汉章密切注意汴京的动静。

    然而一连几天过去,汴京城内都对青苗法议论纷纷,朝中官员好像一点反应都没有。

    赵兴觉得很不对劲,按理说青苗法是新法,哪怕那些为了私利的官员不阻止。

    一些迂腐的官员也该跳出来反对。

    然而如今朝廷毫无波澜,好像都不知道,或者不打算理会的样子。

    赵兴不觉得事情会有这么简单。

    要么是周宜中的死,那些人缺少一个领头羊,要么就是在酝酿。

    赵兴觉得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一个太监走进来,躬身说道:“殿下,王洗马求见!”

    “让他进来。”赵兴回过神说道。

    太监闻言退了出去,不一会,王安石走了进来。

    “出事了?”

    赵兴见王安石神情凝重,不等他行礼,就开口问道。

    “殿下,神机妙算,确实出事了。”王安石行了一礼,说道:“离汴京城近的几个县都派人来报,今日一早,涌现大量借钱的百姓,但是核实身份后,大多都是当地地主乡绅的佃户。远一些的县还没消息传来,臣已经派人前去询问了。不过臣觉着情况应该差不多。”

    “呵,倒是聪明。”赵兴冷笑一声。

    古代又没有网络大数据什么的,核查身份非常麻烦。

    这些地主乡绅派佃户前来借钱,无疑会极大的增加各县县衙的工作量。

    而且还会耽误那些真正想要借钱的百姓。

    这算是一个阳谋,佃户并不是卖身给地主乡绅的,本质上也是普通百姓。

    若是驱赶抓捕,别的百姓不明真相,那些地主乡绅再让人四处宣传,官府好不容易积累的一点口碑就要被破坏了。

    “臣想着各县派人四处宣扬一下办理青苗贷的条件,不符合的人若是前去,一律抓起来铐枷示众三日。”王安石说道。

    “不行!”赵兴直接否定了王安石的办法,说道:“先不说其余百姓不明真相的情况下会怎么想,若是那些地主乡绅派大量佃户前来,难不成都抓起来?县衙哪来那么多人手?”

    “臣也知道,可是他们用的是阳谋,不如此做,根本没有办法。”王安石说道。

    阳谋之所以叫阳谋,就是把目的摆在明面上,但是你却没有办法去解决。

    “介甫,既然解决不了问题,那就解决出问题的人。”赵兴冷笑道。

    “殿下,如今根本没有证据证明有人指使,那些百姓不会供出指使他们的人的。”王安石摇头道。

    这个办法他也考虑过,但是那些地主乡绅又不傻,他们敢指使人来,自然有所依仗。

    他们派来的人,要么忠心耿耿,要么有家人在手,根本不可能背叛。

    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如何对那些地主乡绅下手?

    “这件事找不到证据,别的事情难道找不到?这些地主乡绅一大家子人,难道都没做过恶事?”赵兴冷笑道。

    在赵兴看来,变法什么的本质上应该对人,而不是对事。

    不管之前的范大相公也好,还是现在的王安石也好,他们都是对事不对人。

    只想着通过一些制度改革,来解决积弊问题。

    然而大宋的积弊虽然和制度有关,更多的还是人的因素。

    即便制度再完善,人一样可以找到空子可钻。

    而赵兴根本没有想过针对问题解决问题,他要解决的是制造问题的人。

    古人的思维方式有的时候太呆板了。

    难道非要从这方面找证据?

    要对付的是那些地主乡绅,只要有正当理由收拾他们就行了。

    这么简单的办法王安石会想不到?

    只是他只想着眼前的问题,一时间转不过弯来。

    “臣明白了!”王安石闻言眼睛一亮。

    “记住,若是查到作恶的证据,该如何处置,就如何处置。不要因为他们不派人来了,就放过他们了。这次必须得给他们打疼了,他们才能长记性。”赵兴说道。

    其实根本不需要王安石去查找这些证据,殷汉章那边就有开封府各县地主乡绅的不法证据。

    不过他若是大量提供,暗卫的存在就隐瞒不了了。

    他也不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