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228节(第1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赵兴觉得李戈说的半真半假,并不完全可信。

    辽皇和耶律重元表面上一团和气,其实心里都恨不得弄死对方。

    耶律重元主动请缨,本身就很反常,辽皇能那么容易顺从耶律重元的心意?

    而且耶律重元负责此事,虽然能够加快交易速度,却也增加了暴露的风险。

    这其中肯定有别的原因,李戈没有说,或者说他也不知道。

    那么耶律重元的目的是什么呢?

    赵兴想了许久也没头绪,干脆不去想了。

    至于耶律重元要加快交易速度之事,赵兴想了想,也答应了下来。

    哪怕耶律重元暴露,跟他也没关系,把马先弄到手才是最重要的。

    大宋开国之初军队战斗力并不弱,不然也不能一统天下,曾经还收复燕云十六州一部分。

    真宗时期,辽军南下,更是大败而归。

    可惜真宗一心求和,明明打了胜仗,反而和辽国签订了檀渊之盟,每年向辽国纳贡。

    为了好听,对外宣称是增币,后来宋夏之战爆发,辽国趁机陈兵边境,不仅逼迫大宋增加岁币,同时还要求把增改为纳,彻底揭开了遮羞布。

    虽然如今大宋禁军有些荒废,战力不比以前,但还是可堪一战的。

    不过大宋军队的短板就是骑兵太少。

    这些年赵兴通过交易从辽国弄到一些种马,加上朝廷自己培育的一些,如今北方也有了两个马场。

    但是每年培育出来的战马数量依旧有限。

    这次得到一万两千匹种马,只要给大宋十几年时间,就能够组建一支成规模的骑兵了。

    虽然和辽国比起来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却也不会出现面对辽国骑兵,无骑兵可以应对的尴尬局面了。

    想到这里,赵兴提笔给盛长松回了一封信。

    等墨水干了后,折叠起来,递给了三水。

    三水把信装入信封,封好火漆,把信交到了殷汉章手里。

    “尽快把信送到盛长松手里。”赵兴说道。

    “是!”

    殷汉章应了一声,行礼退了下去。

   
    第254章 严宽的质问

   
    严宽紧赶慢赶,用了大半个月时间,总算抵达了上京城。

    次日,辽国皇帝召见了严宽,严宽义正词严的质问辽国为何违反盟约,派遣小股骑兵扮作马匪,袭扰大宋边境。

    倒不是严宽有那么勇,出使前官家叮嘱过他,不得落了气势。

    若是他唯唯诺诺,回去后不仅官家不会放过他,还会受人唾弃。

    严宽没有办法,只能严词质问。

    好在他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面对他的质问,辽皇没有发怒。

    其实严宽有些想多了,这些年几乎每年大宋都会派人来质问,来的使者几乎都和严宽说的差不多。

    在辽国人眼里,不过是色厉内茬罢了,又如何会因为这个而生气。

    朝堂之上的辽国官员,还是如以前那般并不承认。

    不仅如此,还反咬一口,说大宋和西夏和亲在前,又修缮加固边境城池,意图撕毁盟约,对辽国动兵。

    严宽自然不承认,说边境城池年久失修,大宋才修缮城池,并无兴兵之意。

    辽国官员则反驳说,辽宋有互不侵犯的兄弟盟约在,辽国不可能对大宋动兵。

    而大宋修缮城池,是不信任辽国的表现,还威胁到辽国边境安全,应当立即停止,并每年增加十万两岁币,以做补偿。

    否则就是大宋先撕毁盟约,辽国就要出兵了。

    严宽自然不可能答应,再说了,这种事他哪里做的了主。

    能做到礼部侍郎,严宽口才还是有些的,引据经典斥责辽国一众大臣,颇有几分舌辩群儒的架势。

    其实这个时候严宽也品过味来了,辽国应该没有兴兵的意思,否则就该如当年那般,直接陈兵边境,逼迫大宋增加岁币。

    因此严宽心里十分放松,和辽臣争辩之时,心里甚至在琢磨,他今日在辽国朝堂舌辩辽国百官,等回了大宋,消息传开,也会成为美谈,说不定还能青史留名呢。

    “好了!”

    一直未出声的辽皇,出声制止了争辩,说道:“这件事争辩下去,也没有意义。而且宋使也做不了主,你回去后把我大辽的意思告诉宋皇,看看他是要战还是要和。”

    辽皇不给严宽说话的机会,说道:“来人送宋使回驿站!”

    说完便宣布退朝,离开了宫殿。

    严宽无奈,只能在辽国官员的相送下,回了驿站。

    “蛮夷就是蛮夷,一点礼数不懂。大宋和辽国是兄弟国,大宋为兄,辽为弟。官家可是长辽皇一辈,吾等出使代表官家,辽皇竟然连宴席都不设!”<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