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230节(第1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水泥的出现,让辽国坐不住了。

    毕竟有了水泥,完全可以人为的制造险关,到时候大宋就不用随时面临辽国兵锋的威胁。

    这就好比有个邻居,老实又好欺负,两家之间连个围墙都没有,随时可以去欺负欺负。

    这个邻居为了不被欺负,每年上交保护费。

    突然有天,邻居要在两家之间修建围墙,隔壁的恶邻自然要想办法阻止。

    但是辽国内部不稳,辽皇也没有和大宋开战的底气。

    于是便想派小股骑兵袭扰,阻止大宋修缮城池。

    耶律重元急于得到香水秘方,想要加快交易,觉得这是个好机会,便主动请缨接下了这个差事。

    而辽皇也有借此机会消耗耶律重元势力的想法,就顺势答应了。

    这些是赵兴根据现有的情报猜测出来的。

    或许其中还有一些别的因素在,但是他所猜测的这两点大概率是有的。

    若是这样,那些大臣所担忧的事情是有可能发生的。

    毕竟辽皇也不想看大宋这个好欺负的邻居,修建起围墙,有了不被欺负的底气。

    等大宋削弱耶律重元的实力后,辽皇必然会借题发挥,逼迫大宋承诺不在边境修建长城。

    “福儿,你觉得是否应该出兵?”官家问道。

    赵兴闻言犹豫了一会,说道:“父皇,儿臣觉得可以出兵!”

    “为何?”官家问道。

    “父皇,辽皇或许会借题发挥,但是在没有解决耶律重元前,最多只会威胁大宋,不修建长城将边境城池连接起来。

    大不了到时候答应就是。但是围剿劫掠的辽国骑兵,对大宋的好处却非常巨大。

    北方百姓年年遭辽国骑兵扮做的马匪劫掠,朝廷一直没有动作,在北方已经快失去民心了。”赵兴严肃道。

    在他看来,辽皇解决耶律重元前,是不可能对大宋出兵的,即便陈兵边境威胁,都不太可能。

    而耶律重元解决辽皇,辽国必然会乱上一段时间,更没有威胁了。

    赵兴刚刚说朝廷在北方失去民心,还有句话他没说。

    大宋对于辽国一再退让,也让士卒在面对辽国也没了信心。

    若是这次能够围剿掉辽国数千上万骑兵,对于民心和军心都是很大的振奋!

   
    第256章 问计明兰

   
    官家对于是否出兵,一直有些犹豫。

    而且他心里更偏向于不出兵,赵兴的一番话倒是有些用处,不过也最多让官家在出兵与不出兵之间保持平衡,还是存在犹豫,并不能做出决断。

    赵兴见状,说道:“父皇,辽国每年来大宋打草谷,看似只是为了劫一些钱粮,实则心思十分歹毒。辽国每年打草谷,朝廷却无动于衷,让北方的百姓对朝廷越来越失望。长此以往,若是辽国来攻,北方百姓未必会帮辽国,但也不会帮大宋。

    如今若是不抓住机会,挽回民心,将会不堪设想!”

    赵兴说的这些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真的有可能发生。

    金兵南下那么迅速,虽然有各种因素在,但是大宋在北方不得人心的因素肯定有。

    自古以来,依仗坚城险隘,以少数兵力防守住十倍甚至十数倍敌人的情况并不少见。

    而之所以能够守住,百姓在其中发挥的用处也非常关键。

    像三国时期,郝昭以一千兵力,防守住了诸葛亮率领的数万兵马二十多天。

    要是没有百姓,帮忙运送守城器械,郝昭再善守,只有一千人的情况下也很难守住。

    虽说北方百姓更恨劫掠他们的辽国人,但是朝廷的无能和漠视,也让他们对朝廷彻底失去了信心。

    根本不会帮助朝廷。

    官家闻言脸色一变,他虽然性子有些弱,做事优柔寡断,但是有一点他十分在乎,那就是赵家对天下的统治。

    当初他想要改革,是因为积弊太多,已经威胁到了赵家对天下的统治。

    而放弃改革,也是因为他觉得继续下去会动摇赵家的统治。

    改革本身就是为了稳定统治,既然改革影响了统治,自然没有改革的必要。

    赵兴已经把出不出兵上升到统治是否稳定上了,官家心里的天平,瞬间往出兵方向倾斜。

    “福儿说的有理,朕现在就下令申相公北上,负责此事。”官家说道。

    “父皇,英国公不是在北方么,这件事交给英国公就好。申相公从汴京赶过去,等到的时候说不定都已经落雪了,那个时候,人都撤回去了。”赵兴说道。

    “英国公毕竟年纪大了,让其领兵围剿,有个闪失可如何是好?”官家皱眉道。

    赵兴心里暗叹,父皇说什么英国公年纪大了,其实是不想让英国公做主帅。

    大宋自太宗以后,打仗就有个惯例,用文官做监军。

    说是监军,其实就是最高统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