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233节(第2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会退走。如今我们只能赌一把了。”

    方舟闻言也觉得有道理,提议道:“要不从雄州城那边调一些兵马接应?”

    “不能调!”英国公仔细思索了一会,说道:“不仅雄州城的兵马不能动,霸州城原本的守军都不能动,只能用我带来的那五万兵马。哪怕有圈套这五万兵马全部损失殆尽,大宋也能承受的起,但是雄州城和霸州城却不容有失!”

    霸州城原本有三万禁军,加上他带来的五万,如今有八万兵马在。

    官家圣旨中说让他为正,方舟为副,却没有给他调动边境所有兵马的权利,他真正能动用的其实就是这八万兵马。

    雄州城的兵马他调动不了,也不能调动。

    甚至担心辽国设圈套,就连霸州城的兵马也不能动用。

    “可是只有五万兵马,敌人躲藏之处却有两个。而且这两处距离辽国城池都只有数十里路程。一旦不能快速解决,辽国派出骑兵,可就危险了。”方舟担忧道。

    辽国劫掠的骑兵之所以不回城,而是躲藏在外面。

    一来是老是往返耽误时间,二来经常出入也容易暴露。

    虽然对于这些劫掠马匪的身份,大宋心知肚明。

    但是知道是一回事,真正干的时候,肯定还是要藏一下的。

    否则干脆直接派兵好了,何须冒充马匪?

    “虽然有风险,却也只能如此了。如今只能赌这些年大宋从未派人进入两国之间的缓冲地带搜寻他们,潜藏的骑兵十分松懈。”英国公说道。

    这种可能还是很大的,大宋这边几十年间没有战事,士卒都十分松懈。

    辽国士卒也是人,大宋这么多年面对他们劫掠束手无策,更没有派兵前去两国缓冲地带搜寻过。

    在辽国人看来,大宋这是软弱的表现。

    那些辽国骑兵未必会有多警觉。

    “可是…”

    “别可是了,如今天气越来越冷,说不定哪天就落雪了,没有时间耽搁。而且我不用霸州这边的兵马也是有我的考虑。霸州兵马中,未必没人和辽国有所勾结。

    而我带来的兵马,都是西郊大营的,之前也从未戍边过,不用担心走漏消息。

    刚刚宣读圣旨的时候,虽然没有旁人在。但是朝廷有圣旨传来肯定是瞒不住的。

    我让人散布消息,说圣旨是召我回京的。明日一早便带大军往回走,从这边绕道过去。”

    英国公指着地图,把自己的计划说了出来。

    他制定的计划虽然有许多漏洞,但是仓促间已经是最好的办法了。

    他或许可以花些时间制定更详细的计划,但是霸州这边肯定有辽国的探子。

    一旦朝廷那边来圣旨的消息被辽国得知,又打探不到关于圣旨的内容,必然会警觉。

    而且兵贵神速,如今天气越来越冷,谁知道潜藏的辽国骑兵什么时候退走。

    好不容易有主动出击的机会,若是因为太过谨慎,而导致那些屠戮百姓的人退走,他自己都不能原谅自己。

    “这会不会太急了些?连接应的兵马都没有,万一真是圈套该如何是好?”方舟担忧道。

    “要是真的是圈套,那么辽国图谋的就是大宋边境城池,更不能安排兵马接应了。否则边境城池防御有缺,一旦丢失了城池,我们承担不起!”英国公说道。

    他已经做好了不成功便成仁的打算了。

    即便真有圈套,也不能调动边境防守的兵力。

    “好!”方舟咬了咬牙道:“那我就陪英国公疯一次!”

    “哈哈!”英国公大笑道:“成,咋们好好出口恶气,不成咱们就马革裹尸还。我老了,这次或许就是我最后一次领兵出征的机会了。”

    方舟闻言心情也有些复杂。

    自古名将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

    但是对于武将来说,国家受外敌欺辱,他们却能够安稳的活到见白头,心里难道不憋屈么?

    他驻守边境多年,每年都听到辽国打草谷,死了多少百姓。

    恨不得挥军北上,和辽国一战,哪怕是战死,也好过无动于衷。

    方舟犹记得当年刚来边境驻守的时候,那时候他还没有继承爵位,听闻马匪肆虐,他亲自带兵前去围剿。

    数千人围剿一支百骑的马匪,用了五六天时间,才围住。

    没办法,对方都是骑兵,而他带领的只有步兵,这还是利用对地形的熟悉,才将他们逼到了绝路,完成了围剿。

    虽然过程辛苦,但是当他带着那些马匪的头颅回到那个村子的时候,村子里幸存的百姓,看着他的那个眼神,他永远忘不了。

    那个眼神很复杂,有喜悦有敬仰。

    也是那次围剿,他才知道这些所谓的马匪,竟然是辽国骑兵。

    但是事后他却遭受了辽国的报复。

    那些扮作马匪劫掠的辽国骑兵,劫掠更加频繁,派出的小股骑兵更多。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