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都市小说 >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 正文 第488章 (番外终章)千年後世

正文 第488章 (番外终章)千年後世(第1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第488章 (番外终章)千年后世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已过千百春秋。

    天下分分合合,士族丶豪族丶黔首此起彼伏,乱军义军厮杀不休,兴亡繁华转瞬凋零。

    「如今零落,忆往昔汉时……光阴虽短,静者自长……光文皇帝纵有三兴大汉之功,可仍不及开科考,修《汉记》,耕农植之勋!」

    「不然怎会如此受人尊崇?」

    头戴束发网巾的中年人,骑着匹老马,还带着两名身材颇为高大的随从,一路渡过渭水,来到了骊山脚下。

    他用手遮住刺眼日光,抬头仰望骊山,见山腰隐约有香火之气,情不自禁感慨道。

    骊山之上的惠陵近千年来,不知有多少文人与达官显贵前来祭拜。

    哪怕七百馀年汉家天下崩塌后,仍旧有诸多天子与大臣丶百姓对光文皇帝推崇备至。

    历朝天子追封先祖时,都明白自家祖宗受惠于孝廉与科考,才有了后面的起势。

    再加上光文皇帝作为天子标杆,犹如一座大山压在前头,成为后世明君追赶的目标。

    每朝得天下者,又怎能不派人守惠陵,修建祠庙以供百姓与士人祭拜?

    正因有光文皇帝用十数年撰修《汉记》,又大力弘扬薄葬,以陶土人俑和刻碑文留典籍,取代了各种器具与金铜,才得保存无数先贤经典。

    数百年来,士人想为官为吏,不就靠一些抄录《汉记》的卷册,再日以继夜孜孜研读,继而科考出人头地麽?

    如此一来,只要心怀忠孝之心,就必然会感雷射文皇帝的恩情。

    汉室倾覆后,还有官员提议追封光文为圣王,令后世之君头疼不已。

    汉家金刀之谶,就让人畏之如虎,怎可能还会加封圣王,使刘氏尾大难掉。

    想到这儿,中年人叹了口气,将老马交给其中随行的随从,自己则整理了衣巾,望见阶梯两旁茂盛如盖的松植高耸挺立,不觉指朝松柏,笑问着道:「老丈,我一路而来,见许多处树木砍伐甚多,独骊山植被茂密,可瞧着又不像新栽种,难道百年前乱军占据关中,无有砍伐此处麽?」

    听见此话,老丈褶皱的脸,忽地皱起眉头,闷闷不乐解释道:「官人有所不知,乱军占据关中多年又岂会放过砍伐骊山,不远处的秦陵树木,也早被砍空用来制作箭矢。」

    「惠陵能有如此多的松柏,全是我们这些守陵村落,从别处山岭用船移回来的……」

    这下却轮到中年人皱起眉头,疑惑道:「老丈,据我所知,重修汉陵的事早已定好,朝廷亦从户部调拨了不少钱财,惠陵虽为汉光文皇帝之陵,却让万姓受泽,而眼下儒风更胜前朝,怎让百姓出钱植松柏?」

    他诧愕地看着老丈,本朝可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诸多士大夫所研学的学问,就有许多出于《汉记》,再者科考实行千年,校考的科目却没更改多少,依旧为礼丶律丶书丶算丶史丶农丶医丶策,至于骑射丶刀剑丶兵法则为武人所考。

    此时此刻,对于汉家的追崇,应该远胜前朝才对,怎连修缮惠陵也执行不到位?

    怕是有胆大包天的官员从中作梗罢……

    中年人不由攥紧手掌,忖度想道。

    老丈倒不知晓对方所想,以为中年人是想说惠陵的事,也应该交给朝廷来管,轮不到百姓自己来修。

    毕竟天底下民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