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和丈夫的小妾一起流放种田养崽崽 > 正文 第2章 怎一个愁字了得

正文 第2章 怎一个愁字了得(第1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等着大家吃饭的时间,李婉宁整理了下自己的思路,这本小说是架空的,本朝皇帝姓赵,所以称为赵国。

    可能因为作者比较随意,不太考究历史,所以这里很多规矩都是作者瞎写写的,李婉宁暗自吐槽。

    其他的不说,只是流放的模式,倒是对李婉宁来说是有利的。

    现在的流放,如果是一家人一起流了,那就到流放地给他们分配到相应的流放村,然后给一块地盖房,或者有现成的也可以直接住,然后划一片地给他们自己去开荒,但是每年要缴很重的税。

    一般流放过来的都是养尊处优的那些人,按正常赋税缴纳他们都未必能吃饱,更何况要比正常还多一倍,所以非常可怜。

    像李婉宁他们家,过来的第一年没有粮食,朝廷还会借给他们一点,不过来年要多还20%,就这也是定量的,不是想借多少借多少。

    好在他们分配到流放四村,刚好有空置的屋子,就给他们一大家子住了,不是很宽敞,就先凑合着,后面再说。

    最让人惊喜的是,前主人还剩下一些东西,简单的锅呀、盆儿呀、碗呀什么的都有,还有一个缺了个口子的大水缸,就是没有刀和农具。

    但是想着家里的这些人,小孩子占了大半,剩下就她们几个弱女子,不说她自己这具身体,即使是那三个姨娘,也没怎么干过体力活儿,这还要去开荒,李婉宁想想就觉得头疼。

    镇南侯是属于被抄家流放,所以他们在流放前是要被搜身的,而她们孤儿寡母的一路上能顺利到达流放地,还是得益于李婉宁娘家的上下打点。

    因为李家还有人在朝为官,所以路上也没太为难她们,但其实李婉宁手里还有银票,二百两,是在抄家前听到风声的时候偷偷塞到柔儿衣服里带出来的,因为一个小女孩大家也不注意,没有仔细搜查。

    但关键是她现在也不敢拿出来花呀,要知道什么是抄家,那是连女眷的首饰都要摘下来的。所以,一定要找个能赚钱的营生后,再慢慢偷偷拿出来补贴家用。

    李婉宁在院里子胡思乱想中,其他人都吃好收拾完,在院子里集合了。

    李婉宁看着一院子的妇孺,开始分配任务:“一会儿,我和伯远去镇上罪管所去签借粮、借工具以及种子的文书,连翘、杜若带着伯礼、伯琛去村长家里学习一下认野菜,然后就去后山看看有什么能吃的弄回来。”

    顿了下,又看看剩下的人:“红袖带着雅婷和其他孩子们就在家里收拾,等我和伯远、伯青带回工具来后就先在院子里将那块菜地好好整出来。”

    还好流放的是岭南,这里气候温暖潮湿,一年四季都可以种菜,也不用太挑日子。

    讲话总要有个收尾,李婉宁想了想:“现在家里的情况大家都知道,除了我们带过来的一点东西,什么都没有,今时不比往日,个个锦衣玉食,能不能活下去得看我们够不够团结,还是那句话,家里不养闲人,大大小小的都要发挥自己的用处,回头有自己擅长的,可以来告诉我,按你们的能力安排工作。”

    说完,就带着伯远和伯青出门了。至于为啥带这俩,那作为最大的两个男孩子,总得让他们多见见世面,慢慢的要撑起这个家呀,李婉宁可是个能放手的好妈妈。

    想想倒霉催的镇南侯,李婉宁也感叹还好皇帝是个比较仁慈的性子,流放的人不算太多,就像镇南侯,这么大的罪,那些分家的兄弟们也没有追究,只是流放了镇南侯这一支。

    所以目前这里总共也只有四个村子,再加上一些原着居民,设了一个镇名为赎心镇,基本的生活所需都能在这里得到满足,只要有足够的钱。

    流放四村距离镇子大概五公里地左右,对李婉宁三人来说,虽然远了点,但流放三千里都走过来了,基本上也算比较适应了。

    到镇上的大路只有一条,所以也不存在迷路的可能性,至于为啥有大路,在这个全是流放犯人的集聚地,还缺人修路吗?甚至这路修的比流放路上的很多地方都好。

 &nbs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