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30-4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黛玉弟弟又不做人了》 30-40(第1/14页)

    第31章 盐课案结各家谋

    “筠哥儿慢些吃,这寿面可不能断。”热腾腾的长寿面散发着香喷喷的热气,全家人都含笑看着筠哥儿。

    “玉儿上次吃寿面都没断,筠哥儿想来也不会断。”林如海抚抚胡须,不动声色拱了一把火。

    自从和筠哥儿说开,虽然又多了不少烦心的忧虑,但都比不上筠哥儿说他们姐弟俩的身体只会越来越好,既然如此,他何必提前忧虑?筠哥儿能立住,林家就一直有机会,玉儿再渡劫也不会难到哪里去,故而心态也不知不觉放飞了些许。

    热气散了不少,筠哥儿夹起面条,不急不躁,嗦完了整根,赢得了满堂喝彩,不知道的,还以为筠哥儿干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这还没完,黛玉夹了一个寿桃外形的包子放入筠哥儿碗中,“寿桃也不能少。”这个季节没有桃子,便只能做寿桃模样的包子。

    筠哥儿比先前更为开心,“我吃!”这个更好吃,有肉!

    “我和姐姐的生辰日子真好,没有桃子。”可以理直气壮吃寿桃包子。

    众人哭笑不得,当真是孩子心性。

    筠哥儿生日,林如海特意请了一天假,在家陪着筠哥儿和家人。筠哥儿更是穿上了方姨娘裁剪绣出来的新衣服,和贾敏给准备的狐裘围脖,防的就是筠哥儿在大冬天的疯玩着了凉。

    又按照惯例,给林家的下人额外奖励了一个月的月钱。

    当然,更重要的,一年下来,总算是能有个日子,一家人聚在一起高高兴兴过一天了。

    “姐姐明年的生辰,是不是有可能去京城过啊。”

    筠哥儿和黛玉凑在一起嘀嘀咕咕。

    黛玉把手放在墨团肚子下面免得被风吹,“爹爹都不确定,我怎么知道,不过如果爹爹调回京城,母亲会很开心吧。”

    “听母亲说荣国府有好多姐姐妹妹,去京城的话应该有的玩儿了。”

    黛玉奇怪地看了眼筠哥儿,“你才多大,怎么就想着姐姐妹妹。”

    筠哥儿不明所以愣了愣,“姐姐妹妹多点不好吗?女孩子多贴心啊,姐姐也有玩伴了。”不像在扬州,爹的身份是不低,但爹来的目的太过惹人嫌,都不敢让他们接触太多同龄千金。

    加上竹子没有雌雄之分,所以湘妃最开始直接去求了王母娘娘,让他安稳生长在瑶池受庇护的,而湘妃她们才好去找绛珠。

    在瑶池的日子别提多快活了,仙女姐姐们别提多贴心了,不像东王公他们这些男仙,老是逗他想把他拐过去。

    所以造成了筠哥儿对女孩子本就有这天然好感。

    黛玉可不知道筠哥儿脑海里奇奇怪怪的东西,听到筠哥儿说玩伴,只以为为她着想,想来也对,筠哥儿才多大,哪里懂什么男女。

    同样还没满六岁的黛玉,瞬间觉得自己责任重大,操着一颗老母亲的心。

    不过姐弟两个很快就得到了答案,说来也是巧,第二天京城的旨意就下来了。

    因这次案件牵连广泛,两淮官员几乎换了一半,都转运盐使司与盐课提举司更是来了一个大清洗,新任官员来年年初上任,而林如海则深受当今信任,故当今遣林如海继续协理监察金陵盐课,三年后回京述职,望林如海在这三年协理好地方,还金陵太平。

    此外,贾敏三品淑人的诰命文书正式下达,却额外领用二品俸禄。不仅如此,更是单独赏赐了筠哥儿一套文房四宝,黛玉一张京城的庄子地契。

    传旨的天使乐呵呵的让人把圣旨递给林如海,口道恭喜,一点倨傲的表现也没有。

    出了林府,天使旁边的小太监虚心求问,“干爹,您对林大人是不是太客气了,陛下也没赏林大人什么东西啊。”而且查获如此大案,升官都没有。

    天使斜了一眼,“你懂什么,我且问你,林大人最看重什么?”

    “额……仕途?”

    天使差点把自己给噎住,“我怎么收了你这个逆子!”

    陛下要是真的直接给升官,不能说不看重,但是也就这样了,可现在的情况是让林如海继续管理金陵的盐课,这是何等的信任?

    再说了,朝中本就有官员弹劾林大人办案流程,要真现在奖励太过,那群人不得闹翻天?

    更别提贾夫人领用的是二品俸禄,这就是几乎明示林如海只要跟着皇帝陛下走,升二品是迟早的是,可谓是贴心。

    且林如海最重要的是什么?天使自己没了根,都会收几个干儿子,那林如海呢?三十多岁才得来的儿女,这才是林如海最重要的。

    科举入仕后靠什么?靠功绩靠能力靠人际,都不如被皇帝给记在心里,而皇帝赏赐了林家公子一套文房四宝,其意昭然若揭。

    给林家女公子一套京城的庄子,显然是告诉林如海以后一定会调回京城,就是等以后林家千金出嫁了,那庄子也是嫁妆,是林家千金的底气!

    哪怕陛下再是缺人用,这般的体贴,也足见林如海是真的入了皇帝的眼了,飞黄腾达,不过是时间罢了。

    林如海却感受到了压力,当今这是明摆着让自己掌控住金陵盐税,而甄应嘉的下场,未必不是一场威慑。恩威并施,林如海才恍然发觉,当今,已经有了一个帝王的手段了。

    不过也好,为了一双儿女,他也该掌握实权,林家,不能再沉寂了。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前提是有足够的根基。

    甄应嘉等重要涉案人员被押解入京这么久,如何治罪的旨意也彻底下来了。

    甄应嘉果然没那么容易倒,这么大的罪,也能留有性命,不过当今想来也尽力恶心甄家了。

    甄家抄家所得全部充公,念在多年功劳的份上,保留其祖宅,甄应嘉及其家眷,悉数贬为奴籍。

    看似皇恩浩荡,贪污上百万两白银,上万石盐还能保留祖宅和性命,但士农工商,从士阶层直接沦落为奴,这是连商人都无法再做,更别说考科举了!

    这是直接诛心!若非甄家外嫁女将他们“买”了下来,就是保留了祖籍,他们也一样住不了。

    再有甚者,这是直接打了宫中老太妃的脸!

    甄应嘉的腰一下子弯了不少,鬓边更是多了几缕白发,双眼含泪的重新站在祖宅之中,若是没有老太妃等人的帮助,他甚至无法重回金陵。

    “爹……”甄彦辰想不通,怎么会这样,怎么会有人让舀干了井底的水来查看井底井壁,明明藏得那么隐蔽。

    更不明白,就算被发现了,有老太妃和北静王妃周旋,为什么会一点用也没有。

    如今重新站在祖宅内又如何?奴籍啊,世世代代为奴啊!

    “颓丧什么!”甄应嘉弯了腰,可看不得下一代就如此认命,“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唇亡之寒,他们不会不出手。”

    “陛下敢抄家,却不敢要老夫的命,这就说明,我们还能翻盘。”

    “既然已经回了家,那就继续读书,官府的奴籍又如何?一样能消,你是我甄家的子孙,做什么颓废模样?!”

    当今都不敢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黛玉弟弟又不做人了》 30-40(第2/14页)

    让林如海回京,他还怕什么?甄应嘉再度挺直脊背,走向正厅,他依旧是甄家家主,甄家,太上皇不倒,四王八公不倒,他甄家就不会彻底倒!

    只是甄应嘉有太多人保,其他人就没有了,该抄家的抄家,该下狱的下狱,该斩首的斩首,流放的流放。

    反倒是扬州的庞宇,因为一直没打入内部被忽悠,只是被贬为庶人,家产没收,三代内不得考取科举,却也算是保了命。

    而单韫虎,念在被动卷入,又认罪状态良好,提供线索,同样只是举家被贬为庶人。

    而单丹,差点打死了人,更是主观意义上的动手,又和高家杜家的人牵扯太深,最终被判入狱一年。

    “爹,我错了……”

    单丹浑身脏兮兮的呆在牢房,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我以后都听你的,再也不乱来了!”

    单韫虎这时候反倒没有骂儿子,“好在是保住了命,经此一遭,你懂事了,比什么都强。”

    “爹……”

    “你娘没骂错我,是我自己不够坚定,若当时就狠下心,我们家也不至于这样。”

    “你娘打算做些生意,我们都在外面等你出来,好好照顾自己,控制住脾气,牢里不比其他……”

    算一下日子,他的信,也应该寄到英儿手上了?

    甄应嘉等的判决下来,各方反应皆不相同,其中最为松了口气的,便是金陵剩下的官员,庆幸躲过了一劫,而后开始想着,该如何与林如海打好关系,如今的林如海,可不是一年前局势未明的林如海。

    金陵因着大清洗,尚且安分,京城的局势却紧张了起来。原先处于退避状态的新皇一党,竟有了与太上皇短暂平分秋色的势力,至少在甄应嘉一案上。

    荣国府史老太君听着最新的消息,静静摸索着手杖,神色晦暗,“林姑爷,做得太过了。”

    林如海娶走了她最疼的女儿,十多年未见,担当重任后她还专门写信让甄家照顾,可到头来,林姑爷倒是把甄家给“照顾”得家财尽散!

    林如海这是丝毫不顾及他岳家的处境!现在四王八公,谁不知道甄家倒台最重要的推手就是盐课御史林如海,她贾府的姑爷?

    林如海这是在政治立场上,彻底与他们站在了对面,并且丝毫不留情面。

    照现在这样的局势走下去,她贾家想要转型,在文官方面有所助力,怕是一点也靠不上林如海了,除非……

    想到之前的年礼,贾敏的态度,老太太再度思考了起来。

    老太太却浑然不知,因筠哥儿的渡劫一说,林如海虽然依旧想不通,但是对于荣国府,加上这些年老太太的一些行为,林如海是必不可能如老太太所愿了的。

    第32章 单家英娘拒和离

    “母亲,其实这样也未必不好,陛下此举,显然是将妹夫划入了心腹行列,妹妹毕竟姓贾,就算将来有个万一,我贾家也有退路。”

    贾政的思考方向与贾母不同,在他看来,当今毕竟年轻,太上皇已老,他贾家有妹夫做纽带,未尝不是好事。

    贾母只是淡淡瞥了他一眼,却语重心长,“老二,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但我今天说的话,你要记住了。”

    “政治立场上,可以一条路走到黑,可以改换门庭,却不能蛇鼠两端,做个墙头草,我们贾家没有第二个选择,”贾母人老,心不老,“现在四王八公,太上皇都看着呢!”

    贾政拜服,“儿谨记。”现在,还不是时候,未尝正常亲戚走动即可。

    “现如今家里就你一个人还在朝中有官职,你大哥已经不中用,贾家只能靠你了,万不可行将就错。”

    贾母作为荣国府的定海神针,跟随荣国公走过了大半生,自然有足够的底气教导名义上的当家的儿子。

    而作为荣国府如今的当家太太,王夫人却不同于贾母与贾政的凝重,反而是有些欣喜的意味在里面。

    王夫人在佛堂拜佛,佛堂内只有她一人,王夫人恭敬的上香祷告,祈求上苍能听到她的祈愿。

    “佛祖在上,如今甄家落魄,甄老太妃在宫内更需要有人辅佐,还望佛祖保佑,我儿元春能在老太妃的推荐下得到圣眷,光耀门楣。”

    甄家已经没落了,这时候不推荐元春,甄家难不成真不想翻身吗?

    元春呐,终于等到这个机会了!

    且不提王夫人在做着什么样的美梦,单韫虎的信和单家的消息一同传到了鸿胪寺右少卿谭亚禅的谭家。

    谭家虽然拿着单英刷名声,却也做不出偷看别人信的无耻之举,只让人把信给二奶奶送过去。

    “却原来,是这个原因。”

    谭家太太听到消息就明白当初单家为何早早送女儿远嫁了,她还以为是单英哪儿有问题,到头来,居然是一向正派的单韫虎有问题。

    单英听到消息后,却没有旁人想象中的伤心,只是怔愣了片刻,浅浅笑了笑,看得心腹丫鬟一阵担忧,“小姐怎么不忧反喜?”

    单英看似柔弱的倚在床上,淡淡道,“我一直不明白,父亲为何执意要我远嫁不说,还早早就不留我了,是我哪里做错了?是我没有大家闺秀的模样?原来,不是我的问题,父亲也没有不要我。”

    “小姐……”

    “我没事。”单英发自内心笑了笑,“父亲做不惯那些事,这两年必定时时刻刻都悬着心,如今虽什么都没了,却也不用提心吊胆过日子,丹弟经此一遭,想来也会长大不少,佛祸相依,甚好。”

    “小姐,老爷给您的信。”

    此时,另一个丫头从外间进来,将信交给了单英。

    父亲的信?算下时间,父亲是请人帮忙送信的?

    单英带着疑问看起了信,整个人直接从床上蹭了起来,哪儿还有半点柔弱病重的模样?

 &nb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