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70-8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八零夫妻人生小记》 70-80(第1/21页)

    第071章 第 71 章

    在出门之前, 万云问周长城:“城哥,桂老师说喝早茶是什么意思啊?在家不能喝吗?在外面的饭馆喝又得花钱,不如我们给他泡茶喝好了。”

    她看桂老师厨房里至少有十几种茶叶, 每天喝都能喝上大半年。

    周长城也不知道桂老师是什么意思, 不过他说:“算了,反正来都来了,听桂老师的安排吧。”

    万云这才没话说。

    大概十点的时候,两人走到学校停车场的那个侧门, 等了有二十来分钟,桂春生才开着车回来,三人都穿着昨天买的新衣服,不去看周长城和万云脚下的鞋子, 说起来, 打扮得也还算体面。

    本来, 能到广州, 见识一番,在周长城和万云心里, 已经是度蜜月的行为,是可以写进他们人生重大经历里去的。人年轻的时候,没经历过什么事情,没见过什么世面, 容易把一时激动当做恒久,看了一点没见过的东西,便觉得这是开天辟地以来的大奇迹,等活得久了些, 便明白某些事和情绪,不过是一些小节点罢了。

    不过, 今天,则是周长城和万云人生的亮点之一,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他们从未想过,自己能来到这个地方,而往后的二十年,他们也会铭记这一天。

    桂春生开着车,车上插了磁带,一首柔和清淡的歌曲,从车内的喇叭里飘出来,车子一路从江边绕出去,过了江面,再开了不长的一段时间,到了白鹅潭。

    “愿只愿他生,昨日的身影能相随,永生永世不离分。是这般奇情的你,粉碎我的梦想,仿佛像睡眠泡沫的短暂光亮,是我的一生…”

    周长城和万云只觉得这歌曲有些许悲伤,却体会不出况味,歌声从耳朵里飘过,不过心,往窗外看时,看到一栋拔地而起的大厦,在车内的玻璃窗看,还开不到它的顶点,这栋楼如此高大,跟四周的平房做出了区别。

    “城哥,你看,那栋楼好高大好漂亮啊!”万云坐车的时候,喜欢四处看,她先看到的楼,双手趴在窗口,又稍稍弯下腰抬头看,惊奇地问,“桂老师,那楼顶怎么还有根针啊?”

    桂春生熟练地找到路,绕进去,闲闲地回答:“那是避雷针。”

    于是周长城和万云又学会了一个新名词。

    车子绕着半栋楼进去的时候,两人才看到墙壁上一行金色的字:白天鹅宾馆。

    周长城眼睛扫了一下,见到一个大大的曲颈天鹅图形立在大门口的水池上,鹅肚子上写着“白天鹅宾馆”,下面还有一行他们看不懂的英文字,大鹅的四周散落着几只小白鹅。

    车子停稳,有穿着黑金相交的酒店礼宾服的小伙儿上前来打招呼,桂春生开了车门,让他们下车,把车钥匙交给礼宾小伙儿,让他把车子停好。

    下了车,周长城和万云顿时局促起来,眼前精美的花圃和喷泉也没办法让他们放松,两人都跟入宝山的寻宝人似的,好奇打量,但不敢乱动。

    桂春生就带着他们走了一小圈,顺便给他们在大白鹅前拍了两张照片。

    “桂老师,我们不是要喝茶吗?怎么来这么好看的地方啊?”周长城拉着万云的手,亦步亦趋跟在桂春生身边。

    桂春生今天特意收拾过自己,身上穿着万云买的白衬衫,但西装西裤皮鞋套上身,手上拎着皮包,甚至打了发蜡,显得比平常要正式体面多了,用广东话说,叫身光颈靓,听了周长城的问话,面上带笑:“对,就是来喝茶。”

    等进了白天鹅宾馆里头,抬头看,就有一片花草繁盛包围着的假山石,石头上刻着“故乡水”三个绿色的字,而山石上头是一座古色古香的亭子,亭子下有一幕水瀑布不停落下,落下后的水顺着布置出来的石景往外头流出,像是在屋内开凿了一条河流,水底铺了鹅卵石,水中锦鲤众多,五颜六色,嬉戏游玩,中间一座木色的桥梁链接左右两头。

    此时,周长城和万云还在惊叹头上的漂亮吊灯,下一秒就被眼前的流水和亭台给吸引了,仿佛两只眼睛看不过来,围着这里转了好多圈,跟他们一样的游人有不少,高声和低声的赞叹不断,小孩儿们则是低着头去逗弄水的鱼,直到桂老师喊他们两个拍照,他们这才赶紧站在桥上牵着手,跟后头的山石水亭一起合个影。

    “哇,这是什么地方啊?”万云抬头往上看,只看到三层环绕的连廊,连廊的四周种了他们不认识的花草,长得有些茂盛,草蔓垂了下来。

    桂春生叫服务员帮忙给他们三个一起拍了张照片,收好相机,笑呵呵地说:“这是五星级的宾馆,现在国内也没几个,咱们一起来见识见识。”

    第一回来这样的好地方,周长城有些紧张:“桂老师,要不我们看看就好了吧?这里的茶肯定也比外面的贵。”

    桂春生大笑:“你们两个,真是钻钱眼儿里了,有钱别老攒着,有时候也得往外倒一倒,偶尔花钱不是坏处。走吧,来都来了。”

    桂春生显然不是第一回来这里喝早茶,熟练地带着他们走到喝早茶的餐厅处,跟门口的服务员说:“昨天预定了三位早茶,要个靠江边的台位。”

    “请问是桂生吗?是裘小姐打电话来帮忙定的?”酒店餐厅高挑的咨客脸上涂了粉,红唇怡人,秀丽的脸庞上是亲切的笑容,显然认得桂春生,翻看手头上的本子,找到记录。

    桂春生不说话,只是点点头。

    那咨客拿起对讲器,请桂先生稍等:“阿丘,桂生到左,出来带客。”

    过了会儿,一位意气风发的年轻男人出来,问了声好,请桂春生一行三人进去,带到一个看得到江面的位置,殷勤地让人上来泡茶:“桂生,老规矩,普洱茶?”

    “今天有小朋友在,他们可能喝不惯普洱,换成福建红茶。”此刻的桂春生,有几分东山少爷的风流和矜贵,大手在菜单上一点,等穿着旗袍的点单女服务员一一对好,他又对那叫阿丘的男人说,“再给我上半杯白兰地。”

    直到那个阿丘走开了,周长城和万云才后知后觉感觉到,桂老师说的小朋友就是他们两个,这种感觉真是新奇,在桂老师眼里,他们竟然只是小朋友。

    不过,两人跟随着桂老师,一句话都不敢多说,这样高档的地方,他们两个怕自己一开腔就露怯,桂老师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

    餐厅很大,圆桌和方桌都有,桌上整整齐齐摆放着餐具,客人倒是不多,这时来喝早茶的人只占了一半的桌子,不远处有几个穿西装打领带的外国人在低声交谈,也有一些来喝早茶的家庭,跟他们坐得有些距离。

    外头是平静的珠江江面,路上行人如织,如同过江之卿。

    到了这一刻,看着眼前洁白的桌布,周长城和万云都不知道要说什么好了。

    白兰地比茶点要上得快,桂春生连茶都不喝了,先喝了一口酒,这才说:“放松一点,站如松,坐如钟,是人吃饭,不是饭吃人。”

    桂春生见过世间万象,活到如今也有些任性了,只想着一切要回归本我,有底气有信心,经济上又浪费得起,在高级宾馆吃一顿饭,跟在街边大排档吃一顿饭,对他来讲,都是一样的。

    可周长城和万云不同,他们是从小穷到大的,人年轻,见识又不深,在这里吃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八零夫妻人生小记》 70-80(第2/21页)

    顿饭,对他们两个来说,其实是个很大的心理负担,这种负担,叫无以回报。

    着唐装的茶艺师端了茶具上来,行云流水,姿态优美地表演了一手功夫茶,倒了三杯带着浓郁果香的红茶给客人们,双手一摊:“请用茶。”说完,便退开到一边去了。

    “桂老师,我们…”即使是向来活泼的万云,也不知道要说什么好,好像说什么都不对,感谢的话,桂老师肯定也听腻了。

    桂春生确实不想听,吃顿饭而已,平常事,耳边还是清净一些好:“菜上了,先吃菜。都是广东的特色,你们尝尝。”

    像是招待重要客人似的,桂春生点了十几个,一桌子的广式点心铺开在三人眼前,三酱肠粉、鲜虾饺、蟹黄烧麦、豉汁蒸排骨、蜜汁凤爪、沙姜猪肚尖、马拉糕、叉烧包、生滚粥、蛋挞、沙琪玛等等,当然点这么多,也是这几天瞧着周长城吃得多,他挺乐意看小孩子多吃饭。

    “还有青菜没上,先吃虾饺。”桂春生拿了公筷,给周长城和万云夹菜,如一位慈祥的长辈。

    两人忙忙把碗往前推一点,又说:“桂老师,我们自己来。”

    桂春生放下筷子,自己装了碗粥,慢慢吃一点。

    万云瞧着眼前的菜点,眼中亮光闪闪,好多吃的!她全都没吃过!也没做过!

    反正都坐到这张饭桌前了,两人也不再克制,而是敞开肚皮了吃,这个香,那个甜,至于梅子、沙茶酱、辣椒酱、特调的酱油,这些蘸料,他们一口一口,全都试了个遍。

    桂春生依旧吃得不多,喝喝白兰地,和他们慢慢地说话:“本来年前你们来的话,我打算在这儿订一围年夜饭。可惜你们没来。”大概是觉得自己声音缥缈了点,又说,“现在大家坐在一起,吃饭喝茶,聊聊天,也挺不错。”

    桂春生有点寂寞,有某一类人,认为忍耐寂寞,是种高贵的表现。

    “长城阿云,广州好吗?”桂春生放下酒杯,问。

    “好啊,什么都很好,高楼好看,衣服漂亮,人也很精神。”万云吃得差不多了,掏出自己的旧手帕擦嘴,放下筷子,又小心地抿了口茶,“就是茶也很好喝。”

    桂春生脸上都是笑容,这阿云,肚子里藏不住三两话,心直口快,对他全然信任。

    周长城也是点头,吞下嘴里的沙琪玛:“小云说得对。”

    “这么好,要不要留在广州?”桂春生又问。

    “我们又不是这里的人,留在这里干什么呢?我在县里还有工作呢。”周长城不懂。

    万云低着眉眼,脑子里忽然闪过一些蛛丝马迹,却又不敢说出口,只好装模作样看那套样式古朴的茶具,不插话,也不打断。

    桂春生继续说:“人都向往美好的地方,这里肯定比平水县好,机会也多。”

    一直以来,桂春生对他和万云都是和风细雨的,不指点也不控制,更别说劝服,今天却有了这样的意思,尽管桂老师很克制地点到即止,没有再往下说,可经过了和周小芬周小伟的吵架,其实周长城也有了点儿心眼。

    若说他跟着师父住,还有师徒的情谊在,可跟着桂老师一起住,真是完完全全的四不像关系了,如今的周长城,最怕跟“半子”和“认亲”这些东西牵扯上。好人这块皮,是可以画出来的。虽然对着桂老师这么想,可能有些薄凉,可周长城也实在怕了,小云说,近则逊远则怨,其实是对的,他不能承受和桂老师的关系有裂缝。

    这几天,桂老师家里满满当当都是东西,瞧着整个屋子都是实实在在的,可如果在家,他一定要开收音机或者电视机,让屋里有点人声,要不就是手上必须拿本书,或总是有其他杂七杂八的事情在做,几乎没有一刻是空闲的,就是周长城和万云在厨房做饭,他时不时都要过来瞧一瞧,说几句话,好像要确认这两个人是存在的。

    桂老师不敢让自己闲下来。周长城第三天就发现了。

    周长城暗暗吸口气,再开口,就有点谨慎的意味:“我们都在平水县长大,熟悉县里那一套。广州很好,可这里不是我们的家。”

    桂春生这样的聪明人,怎么会不明白周长城的意思,再看万云,便问这个小姑娘:“阿云,你想留在广州吗?”

    万云倒是想说什么,可周长城开了口,她肯定不会拆台,但说的也是真心话,她暂时还没有学会撒谎:“我觉得这里的人,都活得好勇敢啊!前天我们在街头买录音机的磁带,那个老板说,他是从银川来的。我们都不知道银川在哪儿,于是在您的书房看了好久的地图,这才发现,银川在黄河边上,黄河在哪儿我们也不知道,可是那里离广州好远啊,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来的。他会说陕西话和普通话,到了这里,又学会了说广东话。”

    “我和周长城两个人,来到广州,不会说广东话,也不认识路。如果不是桂老师您,我们两个根本不可能来到这儿,就算到了,也是住旅馆大通铺的外地人。更别说,还能到这个大宾馆喝茶吃点心。”

    万云的语调不是高昂的,也不是低落的,而是一种发现真实后的诚实,说得让人颇为动容,就是桂春生,也被她委婉的真诚给说服了不少,这是一个对生活有观察力的女孩子。

    这对小夫妻,倒是团结,有主意。

    “是,哪里都没有家里好。”桂春生的为人和骄傲,不会让他再次开口。

    人不是败给环境,而是败给内心的空洞,桂春生明白自己的内心空洞所在,妻子和两个孩子早在几年前,就已经言明,他们是不会再回来的。再成家,自然是可以的,他也试过,不过要花费巨大的心力去推翻从前建立起来的重要关系,再重新建立新的家庭关系,桂春生发现自己并不热衷这件事,亲友也操心过,可他始终不冷不热,于是只能放下这个打算,一直独身居住至今。

    男女情爱对他来说是虚幻,可对后代的思念与执着,却让桂春生始终无法解开这个结。周长城和万云的年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