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历史直播:开幕剧透老祖宗被气疯 > 正文 第81章 差役法VS募役法

正文 第81章 差役法VS募役法(第1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此时,整个殿中静谧无比,仿佛时间静止了一般。

    若不是今日太皇太后心血来潮,命人带着小光屏上朝,这在场的臣子都不会预料得到自己的所作所为都会被记载于历史之中。

    一时之间,所有人的目光都在章惇和司马光之间来回转换。

    章惇也觉得气恼,旧党的人不讲武德!说不过他不算,自己还好心放了台阶,结果转头就搞背刺!

    哼!既然两党之间矛盾激化是必然,那我还找什么台阶去缓和关系!

    真是气煞他也!

    ……

    直播间里,林可仍在继续。

    "元佑元年正月(公元1086年),司马光开始发起第二波攻势,他希望能废除募役法,恢复旧制—差役法。"

    "所谓的差役法,就是指让乡村中的上等户轮流负担朝廷下派的差役,若是服役过程中造成了朝廷损失,那么也将由这些上等户来赔偿。"

    "然而许多时候,大部分的上等户缺乏处理朝廷事务的经验,其中的衙前役总是会让他们倾家荡产。"

    "所以在韩琦等士大夫的改进之下,到王安石的变法时,差役法已经变为了募役法。"

    "而募役法与差役法最大的区别就是由全社会的百姓根据自己的资产情况,向朝廷缴纳免疫钱和助役钱,甚至连享有特权的官户和僧侣都要如此。"

    "最后朝廷再拿这笔钱去雇人服役,总的来说这种聚敛之法以收税的方式将原有上等户的责任平摊给社会的各个阶层。"

    大明某农户: 这不比什么差役法要好一点吗?

    大唐某世家子弟: 这比差役法先进点!

    大唐某世家子弟: 所以为什么要恢复旧制?

    ……

    "如果站在司马光的角度,那么他也并非不清楚这样的差役法有不足,早在宋仁宗时司马光曾上书,建议朝廷另外雇人负担衙前役,比如让城市中的居民分摊农民的差役 。"

    "他以为农民普遍没有多少资产,尤其是下等农民,外加上司马光特别不喜欢老王这种理财方式,所以一个司马牛,一个拗相公,意见不和直接爆了!"

    司马·牛·光: ……

    王·拗相公·安石: ……

    "后来有学者认为,导致双方意见不和的部分原因还是因为王安石和司马光这两人的南北差异。"

    "北方人的司马光认为北方下等户生活艰辛,缺少闲钱。而另一方面南方的农民条件较好,所以作为南方人的王安石觉得,农民交上免疫钱也不是什么难事。"

    大明某世家子弟: 咱就是说有没有可能人司马光压根没有地方做官的经验呢?

    北宋司马光: ……

    "现在,拦在司马光前面的王安石已经退休了,所以司马光提出了表示他已经修改了差役法,那么他怎么改良的呢?"

    "首先,他认为熙宁朝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衙前役已经归为朝廷雇人服役,这一点他也赞同,所以不用改。"

    "其次,问官户,寺官户,女户收助役钱,这一点也不用改,但是数量要减少,收免疫钱有危害,一定得停止。"

    "乡村的上等户虽然要回恢复,但是百姓可以自己雇人服役,此前朝廷雇佣的人多半是没有田产的街溜子,很容易拿了钱就跑路,让百姓自己雇佣本地熟悉的人,这样也方便管理。"

    "最后司马光还说如果地方县城有什么问题麻烦五天内交给州衙,但朝廷审核他这篇奏疏已经用了十几天。"

    "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蔡确,他明知司马光已经要开始宣战,也清楚地知道这篇奏疏还是存在问题的,但他又不敢硬刚,于是他拉上韩镇和章惇想他们做这个出头鸟。"

    北宋章惇: ……

    北宋韩镇: 咋我看着很傻吗?!

    大唐喷子魏妩媚: 瞧我!皇帝都敢喷!

    大唐李二凤(微笑脸): …不会说话可以不用说话!

    ……

    "差点让蔡确气死的是,韩镇为了讨好高太后,反而帮着司马光讲话,至于章惇,他不是没看出蔡确的小心思,所以这一次他选择了沉默,不过虽然这次闭嘴,但反驳的奏疏已经准备好了。"

    "这下,蔡确是真正的孤立无援了,没人帮他讲话,既然党政避无可避,蔡确干脆激化矛盾,他要让司马光这错漏百出的奏疏公布天下,到时候看他怎么收场。"

    "于是,司马光的差役法于元佑元年的二月七日,正式公布天下,结果呢自然是引发了"pong"爆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