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20-13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看得更真。

    元春连皇帝皇后的面都没见到,就把整个凤藻宫上下都得罪了。

    哪怕她事后自掏腰包,把众人罚的钱都给补上了,众人待她也只是客气而疏离,不做为难而已。除了随身带进宫的抱琴,没人再愿意给她行方便。

    在宫里空耗了半年,她因各处打点,身上带的钱财逐渐耗尽,便写了一封书信托人送回家去,让王夫人再送钱进来。

    写信回家的女官不止她一个,却都是今年新选进来的,个个都家世不凡。

    皇后冷眼看着,暂且不做理会。只等他们家人当真托赖能出入宫闱的太监送钱时,一发抓了个现行,全都压到坤宁宫处置。

    本朝自开国以来,便吸取前朝教训,严禁内外交通。纵是贵妃以下的嫔妃,没有圣人和皇后点头,都不能随意赏赐娘家人,更何况是女官和家人相互传递消息物品?

    但凡是娘家送钱进来的,全部打了板子发还回家,日后再不许送选。

    包括贾元春在内的这一干人,皇妃梦刚刚开始,就彻底破灭了。

    回到家里之后,元春的待遇虽不说一落千丈,但也受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的王妃生活[红楼+聊斋]》 120-130(第3/14页)

    母亲王夫人许多埋怨。

    到底是史太君疼爱孙女,在自己娘家找了个合适的郎君,五千两备了份厚厚的嫁妆,送她成家去了。

    瑶光一直在暗中关注,直到元春坐着花轿嫁到了史家,才把人手都撤了回来。

    无论贾家人是否甘心,贾元春做不成皇妃,早早回家嫁人,反而是一件好事,比在宫中死得不明不白何止强了十倍?

    而且,如今宫中只有一位圣人,并没有太上皇争权,以当今圣人的心性,嫔妃省亲一事大概率是不会发生了,红楼梦的框架散了一半。

    又过了五六年,第一批入学的贵女们渐渐都大了,圣人也已大权在握,朝中内外都收拾得服服贴贴。

    这日早朝,他直接带着东阳公主、金乡公主和长平公主进了太和殿,命内监把三位公主引到宗室那一排,站到了亲王之后、郡王之前。

    朝堂上一时议论纷纷,许多大臣早已听到风声,或早已猜出端倪。可事到临头,多年坚守的礼教和心中隐隐的恐惧,还是让他们站出来反对。

    这个说女子只宜安守本分、相夫教子,方是兴国兴家之道;那个说牝鸡司晨,乃乱国之源,望圣人三思。

    有人反对,自然就有人支持。朝中这么多官员,并不是每一个都有儿子的。

    自己努力的大半辈子,好不容易挣下这偌大基业,与其将来便宜了侄子被吃了绝户,还不如让女儿立起来,招个女婿传承自己的香火。

    这批人里,宗室中以晋王为首,文官里以张尚书、林如海为首,武官里以王子腾、郭佥事为首。

    双方各执一词,在御前争得面红耳赤,把个早朝闹得如同菜市场。

    三位公主安静听了一阵,就在众人的示意下,亲自下场驳斥那些迂腐之辈。

    他们以女子之身入朝,本就是今日争执的启点。一言不发乖乖等着审判结果也就罢了,竟然还敢张嘴,一下子便将那些反对之人的情绪点爆了。

    文人骂人,最是刻薄恶毒。这个时候他们也不讲什么君子作派了,也顾不上修口德了。

    三位公主金尊玉贵,日常听的都是好话。哪怕已经从林如海那里得知官场险恶,骤然面临这些,还是气得脸颊通红,几乎落泪。

    圣人并没有下场,这一天也没吵出结果。

    等到下朝之后,圣人领着三个女儿去了坤宁宫,淡淡地问:“你们还敢入朝为官吗?”

    金乡公主有些犹豫,东阳公主和长平公主气过之后,却是斗意更盛了。

    东阳公主道:“敢,怎么不敢?今日骂我的人,我都一个一个看清了他们的嘴脸,牢牢记在心里了。将来有机会,必然要一个一个报复回去!”

    长平公主也道:“他们越不看好我,我就越要做出成绩来,把他们的脸给打肿!”

    “好,有志气,不愧是朕的女儿!”圣人哈哈大笑,末了又看向次女,柔声道,“金乡,不管你做什么选择,父皇都支持你。若你不愿入朝,朕就为你择选驸马,送你成婚。”

    “不,我不要嫁人!”金乡公主面色一变,立刻道,“女儿只是有些害怕,却还没被他们打消了心气。我要和姐姐妹妹一起,在朝堂上闯出一片天地来。”

    东阳公主笑道:“这才是我的好妹妹。你要是就这么被吓回去了,我可看不起你。”

    “是呀二姐。咱们是一起读书的,自然也要一起入朝。”长平公主道,“咱们姐妹齐心,守望相助,还怕他不成?”

    金乡公主看看姐姐,又看看妹妹,用力点了点头:“嗯。”

    圣人与皇后相视一眼,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景阳骑马回到家里,把马交给小厮牵去刷洗喂养,自己则大步回了正院,没进门就命人去请大郡主。

    因三位一同入学的公主今日要上朝,上书房干脆就给余下的人放了一天假,佩瑜昨日晚间就回了家。

    虽然皇太后和皇后都很照顾她,但宫里再好,用哪里比得上家里?

    “这是怎么了?”瑶光迎了上来,“今日太和殿里,还顺利吗?”

    景阳脱了外衫递给新上来的丫鬟翠儿,随口道:“自然是不顺利的,大臣们吵得沸反盈天。好在圣人有先见之明,在大殿两旁都安排了大汉将军。有他们镇着,那些文官们没敢动手。”

    若论勇武,自然是武官更胜。偏偏就是那些熟读圣贤书的文官们,在朝堂上吵架吵不过的时候喜欢动手。

    那些人脑子一热可是不管不顾的,圣人不可能让他们对公主动手,所以提前做了预防。

    翠儿接过衣裳拿下去,梧儿送了茶来。景阳喝了

    几口,欣慰道:“不过几位公主表现倒是不错,哪怕气得泪眼汪汪,也没一个退缩的。”

    瑶光点了点头,赞赏道:“勇气就是最大的财富。”

    “正是这个理。”景阳笑着附和。

    这时,佩瑜进来了,俏生生地给父母行礼:“女儿给爹娘请安。”

    行完了礼也不等人喊,她就站起身来跑到景阳身边,问道:“爹,怎么样?”

    景阳道:“刚才还和你娘说呢,太和殿跟菜市场似的,闹哄哄的比苍蝇还吵。”

    “哎呀爹,我是问结果怎么样。”佩瑜跺了跺脚,有些着急。

    景阳摇了摇头,无奈道:“这种事情,说是开天辟地头一遭也不为过,哪有这么快的?圣人还没表态,只让几位公主下去厮杀了一番。我看呀,还有的磨呢。”

    其实圣人带着几位公主进太和殿,本身就是一种表态。

    但那些反对的官员又不傻,只要圣人没明着说出来,他们也不会傻乎乎地挑明,把圣人推到对方的阵营里去。

    第123章 尤三姐?一家三口坐在一……

    一家三口坐在一起,说了些朝堂上的事,景阳把自己这些年的经验都传授给女儿,只盼她日后入了朝,路能走得顺些。

    “只要你们这一代的能站稳了脚跟,到你妹妹们成了人,入朝做官就顺理成章了。”

    佩瑜正是初生牛犊,昂着下巴自信满满地说:“爹你放心,你女儿是什么人,你还不知道?再者说了,我可是皇室郡主,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哪个敢对我动手?只要不敢明着动手,我怕他不成?”

    景阳只是笑,低着头喝了口茶,觉得有些凉了,便又叫翠儿拿下去换热的来。

    瑶光身边原来伺候的三个大丫鬟,翠娥和红绒去管玻璃生意了。等到养生馆开张,秋萍也跟着燕姑姑学了一手好账目,带着燕姑姑的女儿燕荣打下手,去管这一宗生意去了。

    翠儿和梧儿,并一个看管衣裳首饰的莲花,都是他们三个先前调理出来的。他们三个出去了之后,这三个就顶了上来。

    他们都是六七岁就到了王府,佩瑜和佩瑶姐妹休沐在家,三人就伴着姐妹两个一起玩耍,彼此是极相熟的。

    见翠儿进来要换茶,佩瑜便道:“翠儿姐姐,我不吃茶,你把我这盏拿下去,到后厨端一碗双皮奶给我吃。”

    翠儿笑眯眯地应了一声,走到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的王妃生活[红楼+聊斋]》 120-130(第4/14页)

    门口把茶盘递给梧儿,叫她去沏两盏新茶,自己则是到后厨去,看有做好的双皮奶拿一碗。

    却不想才进了院门,就听见里面的吵嚷声,有一个声音特别尖利,把其余所有人的声音并鸡飞狗叫声都压了下去。

    翠儿怕受到波及,并不敢上前去,拉住一个躲得远远的看热闹的小丫头问:“这是怎么回事?里面吵嚷什么呢?”

    那小丫头原本不耐,转过头来看见是她,立刻就换了副笑脸,道了个万福,嘴里甜滋滋地喊姐姐。

    翠儿并不和她计较,又问了一遍。那丫头道:“韩二嫂子使唤新来的三姐搬东西,那么老大一捆柴,三姐说搬不动,要另叫个人和她一起抬。

    韩二嫂子就满嘴里骂她,烂蹄子、下作的娼妇。说她好吃懒做,签了契进来都是做下人的,只她还把自己当娇小姐。”

    因瑶光前世受的是素质教育,成型的三观带到这辈子,轻易不开口骂人。就算是骂,也不吐脏字。

    翠儿几个从小在她身边,耳濡目染的,虽然说不上言辞文雅,但潜意识里就没有这些带下三路或连累人父母的词汇。

    听见小丫头的转述,她的眉头已经皱了起来,吩咐小丫头道:“你去叫他们别吵了,前面郡主要吃双皮奶。

    若有的就拿一碗来给我;若是没有,就叫白案快些赶着做一碗。耽误了郡主的吃食,管叫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小丫头闻言,只觉得后颈皮一紧,半点不敢怠慢,一边跑过去一边大声嚷嚷:“王妃跟前的翠儿姐姐来了,替郡主要吃食,你们快别吵了,莫要耽误了翠儿姐姐的差事。”

    只“王妃”二字传过去,吵嚷声立刻就静了下来。韩二嫂子冷笑着对三姐说:“待完了王妃那边的差事,老娘再来摆布你这个小蹄子。”

    三姐面上不忿,却顾忌着翠儿在侧,恐对方印象更坏,一声不敢言语,低着头把那口气忍了下去。

    见众人都安生了下来,翠儿才走上前来,见菜蔬、鸡蛋、鲜鱼摔了一地,唬着脸道:“造业的东西,才吃了两天饱饭,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我自会禀明王妃,在场的有一个算一个,谁也别想跑了。”

    先前气势汹汹的韩二嫂子,到了翠儿面前却是点头哈腰。听见这话,她脸上讪讪,陪笑道:“日常不敢如此的,恐菩萨见罪。今日实在是气迷了心,一时失了手。

    求姐姐看在往日殷勤小心的份上,饶过这一遭吧,大家都记得姐姐的恩德,早晚在菩萨面前替姐姐念经积阴鸷。”

    翠儿也只是吓吓他们,让他们心里有个顾忌,听了这话也不言语,只是冷笑连连。

    韩二嫂子忙请她到干净的侧间坐了,又是拿茶又是拿点心,殷切道:“今日不曾做得双皮奶,姐姐终日辛苦,先在这里歇歇脚,吃口粗茶,也是咱们的心意。”

    俗话说得好,伸手不打笑脸人。

    对方再三低声下气地赔情,翠儿也不好太过,便缓和了神色,说:“如此盛情,何敢生受?”

    韩二嫂子一面吩咐白案去做双皮奶,嘴里笑着说:“姐姐肯喝我们一碗茶,就是我们的福气了,就怕不肯赏脸。”又吩咐粗使的把院里收拾干净。

    翠儿冷眼看着,这韩二嫂子行事颇有章法,只是不知为何与那三姐为难?

    刚才她从打外面,路过那三姐时看了两眼,不过十一二岁年纪,生得婀娜纤巧,如何能背得动那么一大捆柴?

    安排不合适的人去做不合适的事,分明就是有意为难。

    不过她没有当面说破,而是记在了心里,免上若无其事地喝茶吃点心。

    等白案做好了双皮奶,用个小食盒盛着,韩二嫂子献殷勤,要叫人替她提着送到正院门口去。

    翠儿也没拒绝,起身走到门口,仿佛顺手一指,就指着那三姐说:“就你吧,替我拿着食盒。手上稳着些,要是碰破了上面那层奶皮儿,郡主可是不爱吃的。”

    韩二嫂子脸色一变,待要开口阻拦却又不敢,只能眼睁睁看着三姐面带喜色从她手里接过食盒,还隐隐冷笑了一声,跟着翠儿去了。

    她把先前的小丫头叫过来,喝问道:“你这小蹄子,刚才跟翠儿姑娘说什么了?”

    那小丫头哪敢说实话?只是低着头道:“我说三姐不服管教,管事的叫她干活她拈轻怕重、推三阻四。”

    韩二嫂子盯着她看了许久,那小丫头强撑着没露出半点异色,她才慢慢放了心,挥手道:“下去干活儿吧。”

    “是,是。”小丫头一溜烟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