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60-18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我成了宝玉的哥哥》 160-180(第1/27页)

    第161章 权力的游戏

    寒冬腊月,京城的天冷的让人直发抖,不过所幸如今路上的积雪已经彻底融化,气温回升,天上的暖阳也肯吝啬地撒下一丝温柔来。

    隆冬腊月最是寒冷,但平日里该做的事也要一件不少。

    贾琰走在路上,看着远处国子监里学子们行色匆匆,穿着各色锦袍来回奔走,脑中想着贾宝玉的事。

    自从贾宝玉上次在贾琰面前保证今后要努力进学之后,不管说的话是出于真心还是假意,贾宝玉近段时间以来倒是真的消停了不少。

    贾宝玉消停了下来,不再整日闲的发慌又整出什么幺蛾子来,贾琰也跟着轻松了不少。

    没了贾宝玉成日在眼前杵着,贾琰在国子监的日子也越发清静起来,按着他一向的作风,平日里不是在学习,就是在学习的路上。

    每日勤学苦读,虽然很是枯燥,但索性清静了不少,身边没了贾宝玉的闹腾,又远离荣国府那个麻烦不断,烂事不断的地方,贾琰心里倒真清静了不少。

    可清静之余又难免想起如今还住在荣国府的林黛玉,心中又多了几分牵挂。

    牵挂她的身子可好,受不受的住这京城冻人的天,牵挂她是否又生了病,受了寒,身子难受……

    想到林妹妹,贾琰的一颗心都跟着牵动了起来,一会儿的功夫便忍不住想插上两双翅膀来,飞回荣国府去,亲眼瞧瞧她,才能安心。

    飞是不可能飞回去了,如今贾琰也只能盼着下次休沐或者国子监里放了年假,到时回荣国府看望林黛玉的身子,再陪着她好生说说话。

    这般想着,走在去高先生院子的路上,贾琰心头多了几分黯然。

    带着这丝沮丧,一路来到高先生的院子。

    院内,守在院子里的刘伯见他来了,忙将人请进来道:“贾公子,我家先生今日不在这里。”

    听刘伯说高先生今日不在,贾琰有些意外,出声问道:“敢问刘伯,高先生去哪了。”

    刘伯听到他的询问,只拿手指了指天,又冲他摇了摇头,意思是说高先生今日是被上头的人请进宫里了,让他不要再多问。

    知道高先生应该是被老皇帝请进宫了,贾琰道了声谢,知道今日估计是等不到先生了,直接从高先生的院子里离开了。

    贾琰转身从高先生的院子离开后,心中还在想如今老皇帝请高先生过去是所为何事?

    要知道他们这位皇帝人老了,心却没有老。

    君王重长子,百姓惜幼儿的话放在他们这位皇帝身上是从来没有体现出来的。

    当今皇上宠爱和妃,疼惜幼子的事,世人皆知。

    可贾琰瞧着,他们这位帝王最看重的依然是权力和他的龙椅才对。

    妃嫔是帝王生活的调味剂,权力是龙椅之上的交椅。

    想要摘得最终胜利的果实,就要踩着累累白骨登上这座龙椅的顶端,完成最终权力的更迭。

    杀戮与血腥伴随着皇权的交迭,谁是最终的胜利者,在下一任帝王没有产生之前,无人能够得知。

    但这场名为“权力”的追逐游戏,其实左不过还是那些身负皇家血脉的龙子龙孙们上演的一场大型宫廷内斗游戏罢了,至于在这其间为了他们的权谋大业而死去的那些兢兢业业的臣子、下属们则是他们登上胜利巅峰的得力垫脚石。

    想要一举登天,直上青云,获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鲜血是必不可少的,杀戮是随处可见的,小鱼食虾米,大鱼吞小鱼,上位者拿下位者的性命祭天铺路在这个封建王朝内都是毋庸置疑的。

    不要相信一个帝王的真心,也不要相信上位者对下位者露出的那一丝怜悯和宽容,因为这些东西随时都可以将你的性命索走。

    权利本无心!无情才是帝王的本相。去寄希望于一个手掌大权随时都可以将你的性命取走的人,在贾琰看来,这是最愚蠢的。

    将残酷且冰冷的现实一点点剖开之后,你会发现,皇权面前,血脉亲情不仅是最无用的东西,还是能索命催魂的一大利器。

    古往今来,皇帝杀儿子,儿子杀君父的典例还在少数吗?

    为了那一把龙椅,所有人都可以成为陪葬品,哪怕那个人是九五之尊高高在上的皇帝也依然不例外!

    想起远在扬州的姑父林如海,贾琰不禁默然,尽管不愿承认,但贾琰心中一直都明白,无论是荣国府,还是王家,史家,林家,亦或是四王八公全部在内,都不过是棋盘上那些皇子与帝王进行权力角逐的一枚棋子罢了。

    谁赢谁输其实都无所谓,重要的是他们通过这场棋局选出了最后的胜利者──下一任皇帝!

    这就足够了,其它的,都会在新皇登基之后,重新码牌,等到清算所有余孽、罪臣之后,划分出新的势力,等待着下一场游戏的开始。

    想到这,贾琰盯着远处的房屋和人影,突然笑了起来,笑声伴着自嘲与凉意,配着空旷寒冷的冬日,染上森森鬼气。

    贾琰突然发笑,是笑自己既然是从现代过来的,应该早就明白了这个残酷的现实,封建王朝永远是最冰冷无情的一个朝代,无论在哪个时空,封建制度的本质都是为皇权而服务的,从无例外。

    “皇权!”贾琰神色狠厉的盯着远处,口中喃喃自语的道。

    从一开始贾琰其实就错了,既然心里明白,既然一开始就知道,他就不该一而再,再而三的心软。

    如果结局不能更改,那贾琰一开始就应该在荣国府和大伯贾赦狠狠的斗,直到将荣国府彻底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上,让贾赦没有能力也不敢再生出别的心思。

    贾琰错就错在他那点还尚存于心的可笑又可讽的良知在。

    既然生在富贵之家,又逢朝代更迭的多事之秋,那他为何要不争呢?

    仅仅是为了一点他尚存的所谓的现代价值道德观,还是为了那丝他苦苦坚守,不肯抛弃的良知?

    为了自己的良心?这是可笑的,世人从不在乎站在他们头顶,统治着他们的权贵是否真的有良知。

    只要给他们足够生存的粮食和一点少的可怜的银钱,他们就能对你伏首称臣,任劳任怨,心甘情愿的为你奉上自己的忠心。

    这些想法是可笑的,所谓的良知和良心也是可笑的,人命和鲜血铺成的权力场是不需要这些东西的。

    更甚至连爱情有时都是多余,累赘,不该出现,也不该有的。

    这些东西将来会害了他,害了所有人的。

    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一蓑烟雨任平生!

    他不该的,不该的。

    贾琰有些痛苦的闭上眼睛,可当脑中想到黛玉时,脑中又是一片清明。

    睁开眼,瞧着空荡荡寂静无声的夜色,没有再多留,直接转身走了。

    他的良知会害了他,但他无愧于心,这就足够了!

    第162章 动乱

    回到院子,看着迎上来的墨砚,贾琰询问道:“我写的那封信,送回府上了吗?”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我成了宝玉的哥哥》 160-180(第2/27页)

    “听二爷的吩咐,今个儿一早就送到府上了。”听到贾琰的询问,墨砚立刻回道。

    知道信已经送出去了,贾琰放心地点头,转身进了屋子。

    这信上写的,其实也不是什么要紧事,而是贾琰写给府上贾母众人的家信,写的也都是一些日常琐事,关心之言,至于其它的就没有了。

    另外贾琰还单独写了一封给探春和林黛玉几个家中姐妹的信,信中主要是询问她们要不要去留永伯府上坐客的事。

    贾琰虽然心中好奇,黛玉与探春几人什么时候与刘承璟的妹妹交好的,但还是在信里一五一十的交代了是留永伯府上的小姐,想请她们过去做客的事情。

    一旁的墨砚见二爷转身进了屋,忙追上贾琰口中喊道:“二爷,刚才你不在的时候,那位刘公子来找过你。”

    听到墨砚说刘承璟刚才来找过自己,贾琰转身问他道:“他有说是什么事吗”

    “这个小的就不清楚了。”见二爷转身问自己,墨砚小声回道。

    贾琰听到墨砚说刘承璟刚才来找过自己,又见墨砚也不知道刘承璟是为什么来找自己,正心里奇怪,心中犹豫着要不要趁着天还没完全黑,再去一趟刘承璟的住处。

    就听见院外传来了刘承璟的声音。

    “琰弟,琰弟……”

    随着声音传来,从院外快步走进来的刘承璟,隐约瞧见屋内贾琰的身影,口中欢喜的喊道。

    “琰弟,你可算回来了。”在走进屋子里,看到贾琰之后,刘承璟顿时面上带笑,笑盈盈地开口道。

    见他又找了过来,贾琰忍不住问道:“刘兄,那么着急找我,可是有什么要紧事说?”

    听见贾琰的询问,刘承璟只转了转眼珠子,笑眯眯地看向站在一旁的墨砚,示意他先下去,才又转头看向贾琰笑道:“琰弟,我们到书房说去?”

    话是询问,但刘承璟说过这句话后,就转身往一侧贾琰的书房走去。

    见此,贾琰也只好跟了上去。

    两人来到书房,关上了房门,贾琰才看向已经找了个位置坐下的刘承璟道:“刘兄有什么事,现在可以说了吗?”

    已经找了个凳子坐下的刘承璟,闻言,冲贾琰摆手道:“琰弟勿怪,我这也是怕消息泄露,到时走漏了风声,这才要来到书房再说的。”

    瞧见他一幅要有大事商议的样子,贾琰跟着问道:“刘兄请说。”

    “嘿!这不是前段时间琰弟给的那个消息,我写了信派人给两个哥哥送了去,他们收到消息,就让手下的人专门盯着此事。”

    “果然,昨日一早就看见那个叫孙绍祖的在赌坊里出来后,又跑到京郊的一处院子里与几个京城里有名的商行管事一块进了院子。”

    “商行管事?”贾琰听到他说孙绍祖与几家商行的管事还扯上了关系,有些疑惑。

    见贾琰面上疑惑,刘承璟又赶紧道:“琰弟你先听我说完,我一会儿再和你解释。”

    闻言,贾琰不再出声,示意他继续往下说。

    “那孙绍祖也不知和那些个人在谈什么,我大哥派出去的人,足足在外面等了快两个时辰,才见他们出来。”

    “等到他们出来后,我们的人又去调查了那几个商行的背景,得到消息说他们都是靠走水运发家,在京城与关外之间一直有着游商队伍,负责与关外进行贸易往来。”

    听到刘承璟的这段话,贾琰心中已有了些头绪,若是他猜的不错的话,恐怕这些商队来往运送的不只是货物粮食,还夹带了其它东西才对。

    这般想着,贾琰直接看向刘承璟道:“刘兄的意思是说,这些商行和关外有着联系。”

    见贾琰直接将自己下面想要说的话给说了出来,刘承璟点头赞同道:“这些商行成日与关外的人打交道,要说二者之间没有联系,说出来也没人信。”

    “不过如今重要的是这些商行除了运送货物与粮食外,到底还有没有再私自运送其它的东西到关外,或是把关外的一些东西更甚至是人也给偷偷夹带了过来。”

    说到这,刘承璟神色认真的看向贾琰,满脸凝重,这才是他今日想要和贾琰说的重点,正常的货物往来当然是没有问题的,可若是私下里与外族串通,将大批粮草与盐铁私自运到关外,这就其心可诛了!

    这些年边关一直都是不太平的,朝廷也是三番两次派兵驻防,若真有人在这个关头还偷偷将大批粮草运送到关外,给那些异族援助,可真是千夫所指,受万民唾弃的!

    刘承璟不敢去想,这背后之人所谋划的事,只单单将大批粮草偷偷运往边关一事,刘承璟就觉得此事他不能坐视不理,他虽是为了家族利益才同意与贾琰合作,调查此事的,但在家国大义面前,刘承璟自认他不是个弃国家而不顾,懦弱无能之辈。

    如今出了这样的事,不管朝廷争端多么激烈,刘承璟都会想办法先将此事呈上去的。

    这种事已经无关家族利益,党派之争了,在国家危难面前,刘承璟还是分得清轻重缓急的。

    于是,他看着贾琰神色认真道:“琰弟你说,将来有没有一天,我们这些已经被收了兵权的人家再次披着盔甲,重新上到战场。”

    对于刘承璟的询问,贾琰一时也有些沉默,虽然同样是武将之家出身,但因为是再世为人,再加上天下承平已久,对于将来朝廷可能真的要爆发一场大的动乱和战争,贾琰其实是没有刘承璟的感触那么深的。

    贾琰只知道国家动荡,民不聊生,生灵涂炭,万民齐悲,这是贾琰不想看到的。

    可在天下大势面前,很难有人能够违背时空逆流而行,小势可为,大势不可改,人在天下大势面前,渺小的连只蚂蚁的力量都不如。

    这才是真正令人悲哀的。

    看贾琰沉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