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和冷硬将军奉旨成婚后》 60-70(第1/18页)
第61章 第61章但燕渠不只是她的驸马……
燕渠怔了怔。
她的话,无疑是温存缱绻的,可她的语气里,却品不出半点这样的意味。
他迟疑片刻,还是迎着她的目光,朝她走了过去。
赵明臻命令:“再过来些。”
直到燕渠已经站在了窗扇边,她才终于满意,目光定在了他脸上。
今夜的月光很亮,亮到她连他的眉毛有几根都能数清楚,可她犹嫌不够,微微踮起脚,抬手,用指腹从他的眉弓起,一点点摩挲而过。
离得好近,只隔了窗台的这一堵矮墙,连彼此的呼吸都能听见。
燕渠不自在极了,只觉有一只无形的手抓住了他的后颈,他想说点什么缓解眼前的尴尬,可是对上赵明臻抬眸看他的眼神,却又说不出话来。
她的眼神里没有玩笑,只有认真,像是想在他的脸上,找寻到什么一般。
想找到什么呢?
赵明臻也有一瞬恍惚。
通明的月光下,他的瞳仁被照得澄透极了,像是琥珀,封冻着她的倒影。
他的眉骨生得很高,眼窝深邃、鼻梁英挺,面无表情的时候,锋利的薄唇没有一丝弧度,显得极为凌厉,让人不敢靠近。
是杯弓蛇影吗?她越端详越觉得……
即使是在北境苦寒之地,他的骨相,也比这儿的绝大多数人,生得还要更高耸峻拔。
察觉到贴在他侧脸上这只手的犹疑,燕渠眉梢微挑,抬手轻捏了捏她的腕骨,问道:“我的脸上,有金子吗?”
赵明臻抿住唇,把手抽了回来,道:“没什么,你别多想。”
好明显的不打自招。
他明明什么都还没问。
燕渠保持着挑眉的姿势看她,本有心调侃,但见她的情绪不太对,转而只道:“长公主,可有话要对臣说?”
赵明臻动作一顿。
她垂下了纤密的羽睫,任凭它在自己的眼底投下一片晦暗不明的阴影:“明日的和谈,很多事情,要拜托你了。”
燕渠直觉不对,但还是顺着她的话,公事公办地禀报道:“按照事前的约定,我们与乌尔霄都会退开五十里开外,各带六百人前往营地谈判。”
“乌尔霄人狡诈,据斥候来报,他们的动向不像是只打算派六百人去,所以明面上随长公主出行的会有八百人,剩下还有一些人,会以民夫的装扮,缀在不远处。”
赵明臻心下暗忖着这个数目——再加上她自己公主府的侍卫家丁,她本人的安全,应该是没什么问题。
“你从军中,再加派几个身手好的。”她吩咐道:“明日起,寸步不离地护卫在两位通事身边。我们与乌尔霄语言不通,通事之责至关重要。”
这回负责翻译的两位通事,说起来都与她是熟人,一个蔡赟,是当年教导过她们这些公主读书的女官;还有一个韦钧浩,也是去年经公主府举荐,被赵景昂任用的。
蔡赟通晓乌尔霄国的语言并不奇怪,她本就博学多知,家学渊源更是深厚,否则也不会被选入宫中当这个女官;
真正令人意外的是那个韦钧浩,不过而立之年,平民出身能通晓经书已是难得,竟还对其他语言有所涉猎。
燕渠垂眸应下,旋即又道:“长公主可还有什么吩咐?”
“没了,不过……”赵明臻转过头不看他,问道:“认识以来,你有没有什么事情欺瞒过本宫?”
她突然的问题,让燕渠有一瞬措手不及。
欺瞒的定义是什么?
趁着她睡着偷偷牵她的手,还把刺客的暗箭委婉成描述流矢,这些算不算?
他沉思片刻,给出了一个恰当的答案:“没有。公主问起之事,臣没有隐瞒的。”
闻言,赵明臻意义不明地轻哼了一声,道:“反正,你是本宫的驸马,不管你有什么见得光见不得光的事情,都不许瞒着我,知道吗?”
现在看起来有事相瞒的,显然不是他吧?
燕渠瞥她一眼,但见她耷了半天的嘴角,终于是因为他的允诺而上扬了一些,呛她的话还是吞了回去。
……算了。
她开心就好。
莫名的,燕渠也勾了勾唇角,旋即看了一眼天边的月色,道:“时辰太晚了,长公主若没有别的吩咐,还是早些睡下吧。”
赵明臻其实困得要死。从京城一路辗转至此,到现在也就在中军帐那晚睡了个整觉。
但此时她就像一张快要绷到极限的鼓面,只有真的把事情解决了、固定的铆钉都卸下,才能真的好歇。
她掩唇打个呵欠,垂眸道:“晓得了,你也去休息,别从驿馆出去,扭头又往军营去了。”
——
燕渠走后,赵明臻心下愈发五味杂陈。
她闭眼卧在驿馆的床上,脑子里有无数个声音在乱窜,一点儿也睡不着。
她几乎要怀疑聂听渊说那些似是而非的话,只是为了让她分心,无法专心应对明天的和谈了。
黝黑的床帐中,她再度睁开了眼。
她虽然嘴上没有承认,但心里其实已经接受,燕渠作为她的驸马了。
她的驸马是不是乌尔霄人,她不在乎。
说实话,就是有人告诉她,他其实是路边的野狗修成了人形……她也不在乎。
但燕渠不只是她的驸马。
她几乎不敢想,如果“辅国大将军燕渠有乌尔霄人血统”这件事不是莫须有的猜测,会引发怎样的动荡。
如果燕渠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他会有怎样的选择?他的将才有目共睹,如果乌尔霄人知道了,他们会放过,还是会选择拉拢?
更可怕的是,赵明臻想,她居然因为一桩还没有确定的事情,开始这样揣度起他了——若不是她心有疑虑,方才就该直接把聂听渊的话告诉他才是。
北境的其他军民,又将怎么看待,他们的主帅,拥有另一半异族的血统;还有远在京城、本就多疑多思的皇帝……
即使燕渠确实没有不忠诚的心思,猜疑的浪潮,也足以把他推到那覆水难收的地步。
赵明臻闭上双眼,指尖深深地攥入自己的掌心,几乎要掐出血来。
不能再想下去了。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定会有解决的办法。
眼下最重要的,是明日的和谈 。
和谈之后,另一片广袤的领土,也将在她的面前缓缓展开。
这样重要的使命,即使是面对自己的亲姐姐,皇帝也不敢轻信。
紫宸殿前,惶惶的灯火下,赵景昂看着和他来自同一个母亲的这双眼睛,一字一顿地道:“阿姐,你知道朕的顾虑是什么。”
赵明臻深吸一口气,举起并拢的三指,指着紫宸殿巍峨宏伟的穹顶,道:“我以定国长公主的名号对天起誓,此生,绝不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和冷硬将军奉旨成婚后》 60-70(第2/18页)
会有危害大梁的行径,若违此誓,就叫我赵明臻——天打五雷轰——”
赵景昂没想逼她发誓,这一下,被她斩钉截铁的话镇住了,缓了一会儿,才悻悻道:“朕不是担心这个……本来只想问,我和燕将军一起掉水里,你会先救谁。”
他的话说得像玩笑,赵明臻却还是认真地道:“先救你,就像当年一样。”
见赵景昂听到“当年”二字,神色果然一晃,赵明臻垂下眼帘,几不可察地轻哂一声。
不顾自己的性命去救他这件事情,她是做过的,所以他的表情才会有所触动。
她也是故意提起,随口答应。
只是现在,时移境异,她已经不打算在谁与谁之间做选择。
如果真的有那样危险的处境,她只会先去想,该怎么保护自己。
——
翌日,晨。
天刚蒙蒙亮,赵明臻已是妆容严整。
她回眸一瞥,见跟在她身后的越乔一脸警惕,手就摁在出鞘了一寸的剑柄上,不由失笑。
赵明臻拍了拍越乔的肩膀,道:“放松些,不必如此紧张。”
越乔低声答道:“抱歉,殿下。但这两日我与兄长见了一面,他和我说起了这一年来战事的不易、和乌尔霄人的残忍,我难免……”
难免多提起一些小心。
好不容易来了北境,赵明臻自然会放越乔去和越铮兄妹团聚。
不过越铮还有其他几个公主府出来的人,说这段时间要到她身边来护卫,她倒是都拒绝了。
人既然已经在军中,那就要遵守军纪、服从安排。
她这么说了,赵明臻也没强要她松下来,只道:“你兄长也不容易,之前在京中便听说了,他作战勇猛,是能进第一列的功劳。等这次事毕,本宫会上书,替你们林家恳请平反的。”
越乔抿了抿嘴,声音更低了:“劳长公主挂心。”
“也是你兄长自己争气。”
驿馆附近的围场,今日的队伍已经都整饬好了,只待赵明臻一声令下。
赵明臻利落地翻身上马,随即拽稳了缰绳,回头往队伍里一扫,今日描得格外英气的眉毛就皱了起来。
这样严谨的场合,先后次序都是有讲究的。
先君后臣,先贵后轻。使团一群人后,便是北境这边的重臣,她能理解聂修远身为桓阳府的都督资历深厚,但还是不爽燕渠要在他后面。
她稍加思忖,随即叫了礼官来。
礼官很快依照吩咐,低着头往后走,随即在聂修远和燕渠跟前停步:“聂都督,燕将军。”
聂修远拧眉道:“长公主怎生还不出发,别是这个时候犹豫了。”
他看整个赵家皇室本就都不顺眼,此番和谈大事,皇帝派的居然还是他这名声甚是微妙的姐姐……说实话,他并不是很瞧得起赵明臻。
礼官擦了把汗,道:“不是,长公主的意思是……”
他朝燕渠拱了拱手,道:“长公主说,燕将军是她的驸马,理所应当与她并肩而行,护卫在她身侧。她请燕将军到前头去,也请聂都督……不要见怪。”
闻言,燕渠哑然一瞬。
聂修远倒是神色莫辨地笑了一声,随即道:“长公主金口玉言,倒是聂某不知所谓了。”
他又是呵呵两声,随即调开马头,给燕渠让路示意道:“请吧,燕将军。”
燕渠瞥了一眼最前头赵明臻的背影,心下有一点微妙的想笑。
她是在……给他撑腰?
想来也是,一向趾高气扬的长公主,怎么会允许自己的驸马屈居人后。
等到燕渠驱马走到了她的白虹旁边,和谈一行——并八百兵士,便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见燕渠目光灼灼地看着她,赵明臻别开头,道:“你别想太多,本宫只是觉得,这里数你身手最好,该你来保护本宫。”
燕渠微微一笑,道:“臣荣幸之至。”
——
约定的和谈地点,就在五十里外。
眼见没几里路就要到了,有风吹过,燕渠的耳尖微微一动。
“等等。”他忽然道:“对面的人数不对。”
挑选的扎营地点,自然是地势开阔,两方都无法设伏的地方。是以,他们已经能看见,在营地的附近,乌尔霄汗国的人似是已经到了。
赵明臻神色一凛,抬手示意后面的队伍停下。
“怎么不对?”她问:“比我们的八百人还多?”
燕渠朝着远处眯了眯眼,露出了一点危险的神情。
他翻身下马,贴地一听,随即起身道:“已经抵达营地的不止八百,后头,还有重甲骑士的声音。”
第62章 第62章(增修)撑腰
赵明臻眉梢微蹙,问道:“能确定吗?”
燕渠扬了扬眉:“自然。”
赵明臻当机立断,传令道:“所有人,原地停下,等候本宫下一步命令。”
停顿的消息一路传到队伍的最后,细碎的议论声也随之而起。
礼部随行的官员是侍郎常晋鹏,他朝赵明臻拱了拱手,随即瞥了一眼燕渠,道:“燕将军,如果微臣没有记错的话,乌尔霄的军队,如今应是由燕将军的人在封锁。”
言外之意很明显,那就是乌尔霄哪冒出来多这么多人。
燕渠淡淡看他一眼,道:“常大人有所不知,这是战场,不是圈鸡的后院。”
乌尔霄如今是已经被包围了,无法大股大股地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