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鸳鸯佩 > 正文 70-80

正文 70-8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鸳鸯佩》 70-80(第1/15页)

    第071章 妯娌

    杜从宜还没反应过来,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这种修罗尴尬场面,居然让她给撞上了。

    赵昭容反应更快,站起身就说:“我正说要去看看二嫂呢。巧了,她就来了。”

    赵昭容肯定是看陈氏和吴氏一样的,不管她有没有察觉到这个尴尬局面,但是她就是有本事把话说的这么流畅,端王府的长辈们轻重不一,但是小辈们都非常聪明,尤其是在接人待物上。

    吴氏领着奶嬷嬷进来,见大家居然都在,而且是在吃饭。,但没人请她,她脸色登时就变了。

    那位奶嬷嬷也是,眯着眼睛扫了眼众人,赶在吴氏前面开口就说:“我们家姑娘一早上听说老夫人和大娘子去了宫中,着急的不得了,至今没有用午膳。没想到大姑娘回来,怎么也没人通知一声,好招待家里的娇客。这不也不知道你们吃午饭,来得不是时候。”

    陈氏连眼皮都没抬起,照样在低头吃东西。

    杜从宜见她恨成这样,可见吴氏是真的伤了她的心。

    且不论她其他言行,但她待人方面是真的大方挑不出问题。这种修罗场让这个奶嬷嬷搅合了一通,也好些了。

    赵昭月好奇看着吴氏,她本来和二嫂就不熟悉,反而赵昭容则笑着说:“二嫂,快进来坐。今日我孩子都放在家里,这不,特意回来陪你们了。”

    赵昭容说话是有分量的,没人敢给她脸色看,更不敢在她面前犯难。

    吴氏看了眼陈氏,脸色有些难堪,听了赵昭容的话就进来了,吴嬷嬷扶着人就进来了将人直接按坐在刚才刘氏做的位置上,笑着说:“大姑娘今日回来,可是有什么要事?我家大娘子可一直牵挂着您。”

    杜从宜微微皱眉,一回头,和邬嬷嬷四目相对。邬嬷嬷冲她无奈笑了下。

    吴氏身边的这个嬷嬷非常不妥,是个挑拨离间的货色。

    吴氏本来就绵软,说句难听的,是个懦弱糊涂的。她给刘婉月送礼,也怕多半是这个嬷嬷的功劳。

    陈氏从吴氏进门就没有吱声没抬头,直接就是无视了吴氏,连话都懒得说。

    气氛就这么尴尬着,吴氏都没想起来问一句,大嫂有孕觉得身体如何。

    可见她心里还觉得自己委屈呢。也是个脑子拎不清的。

    人的乖和蠢是两回事。

    杜从宜觉得自己都算是好脾气了,也见吴氏这样动不动坐在那里一脸受了委屈的模样厌烦,你若是做错了,就大大方方认错,要是觉得没错,那就当面说开,但是你走哪里都是委屈样子,也不说话,也不反驳。

    指望谁替你主持公道呢?

    果然,那位吴妈妈说完赵昭容,接着就冲她来了。

    “五夫人,上次我家二爷去您院子里走动,我家姑娘也盼着您能过来多走动。”

    杜从宜笑盈盈说:“是吗?有这回事?那估计是他们兄弟两之间的事,我还真不知道。”

    她推的干干净净,让陈氏忍不住都笑起来。

    吴嬷嬷只管说:“您不知道也不当紧,都是至亲骨肉,哪有亲疏远近分别,是不是?”

    杜从宜想,这种辈分的人,也不是她能说的。但是她这么猖狂,早晚会闯祸事的。

    赵昭容已经听出来她的不妥当了,不耐烦催了句:“好了,这位嬷嬷,你们姑娘不会受委屈的,说的好像咱们端王府里内宅不合似的。母亲向来公正,祖母慈爱,若是有设么不满意,你们就和祖母去说好了。”

    邬嬷嬷在那边咳嗽了一声,不轻不重。

    吴氏像只受惊的兔子,赶紧回头去看邬嬷嬷的脸色,然后又回过头。

    说实话有这么个人,兴致已经没了。

    而且饭也吃的差不多了,杜从宜心里叹气,烂摊子还是要她来收拾。

    这个招待的工作还是要做的,她只好说:“二嫂看看今日想吃什么,我们大清早就来了,昨晚祖母让我守着大嫂,咱们府里如今两个孕妇事最紧要的,这不我们吃的比平时早一些,也简单的多。大姐姐回来的突然,祖母常说一家人不讲那些繁琐规矩,大姐姐也不计较我招待不周,你看看想吃什么,我让厨房立刻再去做。”

    吴氏听了她的话,居然抬头去看了吴嬷嬷。

    杜从宜的火气蹭就上来了,合着我说半天给你递台阶,对牛弹琴呢?

    赵昭容看的叹息,这个二嫂怎么就扶不上墙呢。

    她刚想说话,陈氏伸手轻轻摸摸她的手,示意*7.7.z.l她别说话了。

    出嫁女是回娘家的娇客,何故当恶人惹人嫌呢,陈氏对赵昭容是真的没话说。

    她知道杜从宜也是护着她,这对主仆怕是冲她来的,她从前委屈气愤,心里咽不下这口气。可有人为她说句公道话,有人知道她的难处,她反而心里很静,一点都不生气了。

    她站起身,一手抚着肚子说:“好了,我坐了一早上,说也说了,吃了吃了,就不让五弟妹继续劳烦了,这会儿吃完有些困倦,想回去休息休息。妹妹,你哥哥上次说你想要珍珠,这不我娘家送来了,你跟我去取一趟。让你二嫂好好吃饭。”

    说完陈氏领着赵昭容,就那么出门先走了,连看都没看吴氏一眼。

    杜从宜心想走了也好,好歹有个聪明人。她赶紧打发人去送她两,还是看着点为好,别出什么岔子。

    吴氏被陈氏这一下打的措手不及,坐在那里简直坐如针毡,已经没了主意,更不明白陈氏好端端的怎么又翻脸了。

    不就是给刘婉月送了副画吗?一点自己做的香吗?她又不喜欢,怎么还不能别人喜欢了?她本来也看不上自己,怎么还不准自己交朋友了?

    安平郡主赏赐的吃的,她不也分给她了吗?她哪里得罪她了?

    她委屈死了,这么巴巴登门,像是来讨吃的似的。

    满屋子的人,都给她难堪。

    大妹妹给她没脸,根本没把她当成亲二嫂,五弟妹更是,说句亲近怎么了?还不是看不起她?

    陈氏一走,杜从宜还指挥着人撤了桌子,和吴氏打了声招呼,去后厨房准备上茶,吴氏领着吴嬷嬷,两人眉眼官司之后,站起身竟然连招呼都没和人打一声,主仆两人就扬长而去了。

    让屋子里的人都一句话都不敢说了。

    等杜从宜从厨房里回来,诧异问:“二嫂人呢?”

    邬嬷嬷就坐在后面的椅子上做针线,从头到尾都没有说过话,像个背景板一样,陈氏和赵昭容走之前还和她打了声招呼,吴氏主仆根本没当回事。

    邬嬷嬷见她还认真问,笑着说:“大约是院子里有事,回去了。”

    杜从宜都不知道该说点什么,这事情闹的。

    只好干巴巴说;“我正要问问二嫂吃不吃辣。”

    身边的云雀和她说:“二夫人不知道怎么了,起身就走了,和邬嬷嬷连声招呼都没打。”

    杜从宜想了想:“你去厨房,让不用做了,晚上再说吧,煮一壶茶来。”

    她邀请邬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鸳鸯佩》 70-80(第2/15页)

    嬷嬷坐在老太太罗汉床上,笑着问:“您看,我也是第一次接这种差事,照顾的不周到,闹了笑话。您到时候可要和祖母说,我人笨,但是态度是好的。”

    邬嬷嬷被她说的逗得笑出声。

    “没事,小年轻们,闹个别扭过几天就好了。”

    杜从宜陪着邬嬷嬷,邬嬷嬷就说;“听说,你花样子画的好,要不就帮我画两个花样,我这里给老夫人做的春衫,还不知道绣什么花样。”

    这个简单,比调解矛盾简单多了,她还拿手。

    女婢们端上来笔墨,她就伏在罗汉床的小桌上画,邬嬷嬷在旁边做针线,邬嬷嬷的性格和来安有些像,话少又和气,和她聊起杜家。

    杜从宜一边画花样子,一边说:“我母亲其实是个有大智慧的人,是个很了不起的女子,虽然是六品小官的后宅女眷,但是教育孩子方面很厉害的。只是我没学会而已。”

    邬嬷嬷应声说:“我见过你母亲,是个谨慎的性格,不张扬也不胆怯,是很难得的,汴京城的贵夫人那么多,可真的做到荣辱不惊的,并不多。你母亲是个有后福的。”

    杜从宜也听的好笑,冯氏算什么后福,在这个世道没生儿子,几个闺女出嫁,家里冷清了,怎么看都不算有福气。

    “别人都笑话她凄凉。”

    邬嬷嬷却接着说:“生儿育女,自然是盼着子孙绵延兴旺。可世上的事情,哪有事事顺心的。儿女只有过得好,才算是舒心。”

    杜从宜也说:“我母亲是心思豁达,若是她心窄了,自然是不能开心。”

    邬嬷嬷浅浅举例:“就说咱们府里,老夫人但凡觉得事事不满意,你们几个娘家都未必能进咱们府里,可老夫人不看重这些,只看人性格和品行。”

    杜从宜知道她话里有话。能在人精一样的老夫人身边这么多年,必定也是个人精。

    她也不藏着掖着,“嬷嬷别觉得我多嘴,我今日守在正院里,瞧着二嫂身边的嬷嬷不妥当。大嫂是个直来直去的性格,有些莽撞,但也简单,最重要是心善。祖母当年为大哥挑选大嫂肯定也有这方面的考虑。二嫂腼腆些也说得过去。只是身边人挑拨多了,二嫂耳根子软,时间久了难免想窄了,闹出笑话了,咱们府里也不痛快。”

    邬嬷嬷笑着说:“她也是个苦出身的孩子。”

    杜从宜只是提醒一句,并不为说吴氏的是非。

    陈氏现在是个孕妇,要是今天真闹出什么事情来,到时候今天在场的人都脱不开关系。

    等傍晚时分传回来消息,宫内的内命妇们今晚回来,过几日再进宫。赵昭容午后就告辞归家了。

    至于宫中丧仪具体是怎么回事,杜从宜也不懂,更不好打听。

    她只让正院里厨房早早将晚饭备好,她的任务是守好正院,配合长辈们的活动。

    老太太傍晚回来,一回来就睡了,面色不太好,想必是熬了一整天,上了年纪累了。

    邹氏也是匆匆交代了几句就回去先休息了。

    第072章 眼花缭乱

    杜从宜领着人回来,见赵诚居然又在家,今晚的晚饭也迟了,院子里的人就凑合着吃一点。

    杜从宜一边和来安说话,一边问:“等东宫的事情过去后,就是过年了。真是个多事之秋,闹的年都过不好。”

    赵诚稀奇,她还惦记着过年?汴京城里都哭丧呢,哪有她这样的,觉得烦死了,影响到她的生活了。

    心里无阶级,看谁都不觉得厉害。

    这孩子心态还是很好的。说明他养的不错。起码精神上没有任何被影响到。

    “今年过年就别指望了,宫中都不挂红,更别说汴京城。”

    杜从宜其室也就是随口一说,只要赵诚不刻意提醒她别胡说,她有时候是意识不到这种小问题的:“那明年开春南下,没影响吧?”

    赵诚:“那应该没有影响。”

    杜从宜一整天都在正院里,中午也没有休息,确实觉得累了,早早就睡了。

    反而进宫的婆媳两个在辰时,两人又凑在正院里才吃晚饭。

    邬嬷嬷让人把温着的蹄花汤端上来,再加上小菜,配上金丝面。

    老夫人看着没见过的菜色,笑着说:“这是哪个院子里的吃食?”

    昏黄的灯光下,邬嬷嬷笑着说:“诚哥媳妇下午就准备了晚饭,说等你们回来吃,说这个汤不怕时间久,最适合您吃,大娘子也尝尝。”

    邹氏笑着说:“他们两个就爱研究吃的,月娘整日闹着要去五哥院子里去玩,说是有很多好吃的。她刚换牙,我怕她乱吃,拘着她不让乱跑。”

    老夫人尝了口蹄花,蘸了蘸水,确实入口即化,鲜香微辣。

    这些不是上台面的吃食,端王府里从前肯定是没人吃的,因为处猪脚就非常费功夫。

    老太太吃着觉得真的不错,最后吃了一整只猪脚,又喝了汤已经饱了。

    大娘子尝了口笑着说:“确实不错。这个比较费功夫。”

    老夫人问:“今天家里没事吧?”

    邬嬷嬷:“都挺好的,今天容姐还回来了一趟,几个小辈一直在这儿呆着,小五媳妇守到你们回来才走。”

    邹氏笑说:“她是个实诚孩子,做事一板一眼的。”

    老夫人:“没出事就行。明日说是等通知进宫,听静安长公主的意思,多半是不让进去了。让老大小心些吧,今日连高皇后都没见到,宫中的人都没露面,都谨慎些吧。”

    邹氏点头:“母亲累了一天,早些休息吧。”

    老夫人也催她:“好了,我好好的,你也别来回跑我这里了,我好好的,你快回去休息吧。”

    等邹氏走后,邬嬷嬷给她按摩腿,果然腿有些肿,她叹气:“上年纪了,站的久了就捱不住了,不中用了。”

    邬嬷嬷笑着说:“这是哪里的话,您也不看看咱们府里和和美美的,这不都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