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200-21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200-210(第1/15页)

    第201章

    蓉姐开的烙锅店属于活油烙锅。

    它的做法跟禾嫒尺在六盘水吃的不太一样,灵魂是放在织金凸砂锅中间和锅子一块不停加热的活油蘸水。

    活油烙锅最开始是贵州毕节那边的吃法,用的烤盘也是凸起的土砂锅,但中间有个洞,洞口不大,恰好能将装蘸水的碗搁在上边。

    活油蘸水的做法,也和其他稍有些区别,主要是更复杂。

    除了基本的胡辣椒、折耳根、新鲜辣椒、葱花香菜、水豆豉、炒豆、蒜蓉等调料以外,还会加一勺猪油。

    吃之前,淋上满满一碗额外熬的热酸汤将油化开,再将盛放蘸水的碗,直接放到砂锅最中间的孔洞,和砂锅一同加热,让碗里的各种配料经过慢煮渐渐融合在一起。

    这个时候,若是将一片在烙锅上炙得焦香的肉片放进蘸水里,与泡在蘸水里的葱花炒豆等配料裹着一块吃,那滋味真是美得叫人找不着北。

    光是想想都流口水。

    所以禾嫒尺最初在鹏城发现蓉姐的店以后,当天便到店里点了一份套餐。

    可惜,蓉姐店里的活油烙锅尝着比她之前在贵州时尝的差不少。

    主要是没有味道,且油。

    齁嗓子眼的油,多吃几口便感觉闷得慌,吃啥都不香。

    所以禾嫒尺到店消费那天总共没吃太多,便直接将所有剩菜打包回家。

    进行二次加工。

    因为店里用的食材和基础调味不错,所以进行非常简单的再次加工之后,味道便足够达到及格线上。

    所以,虽然蓉姐这家店目前的状况不符合禾嫒尺平时的推广要求,但她还真能提出一些相当容易做到的改善方法,让这家店达到她平日的推广标准。

    前提是对方配合。

    *

    又是一个没什么客人的晚餐时间。

    平时主要负责把控味道的蓉姐因为目前厨房里没事干,在店里找了个角落位置用笔记本电脑查看店内账单数据。

    就在她看着账目发愁的时候,邮箱提示从右下角跳出来,她赶紧扫一眼。

    “小迟回复来了?”

    深吸一口气,蓉姐决定打开邮件,详细查看这位美食博主给她的报价。

    邮件的内容不算很长,不过几分钟便看完了,只是看完邮件以后,蓉姐的情绪便有些崩。

    报价多少先放到一边别管。

    作为一个已经买过好几次推广的中等新手,蓉姐头一回碰见有人直接告诉她,目前店里出品有问题。

    说简单些就是人家觉得她店里东西不好吃。

    这世界上没几个真心做餐饮的能接受别人说她店里东西不好,所以蓉姐才把邮件看了一半,脑子里的火便噌地一下窜上来。

    哪里不好吃?!

    你倒是说说哪里不好?!

    气得她当场便直接拿起电话走到店门口,给老家的姐姐打电话。

    “有时间不?我给你说个事,真是气死我了,最近我不是在鹏城开了个店嘛……”

    花费半小时,蓉姐跟姐姐把最近发生的事情完完整整的捋了一遍,气才慢慢消下来。

    电话对面的姐姐倒是比她更冷静些:“所以你去询价,结果被对方拒绝了,而且还在回复邮件里说你店里东西不好吃?”

    蓉姐仔细想想:“拒绝倒是没有,就是说希望我可以配合她把店里的出品改良一下。”

    姐姐听了还挺好奇:“怎么改?”

    “她在邮件里没细写,应该属于付费内容吧。”

    顿了顿,蓉姐连珠带炮地继续一通说:“估计改良方向就是往广东人更适应的少油少盐少辣方向改吧。我跟你说,这里的人口淡,已经好几个人在点评里留言说我们店里的菜油。真是无语,吃活油烙锅怕什么油,不想吃油啃生菜沙拉去啊,那玩意多干爽……”

    大概又这么继续聊了十几分钟。

    蓉姐心里的气消得差不多,这才开始客观理智分析小迟所说的改良,是不是真的有用。

    只是稍微细想,心里又有些别扭。

    店里所有配方都是她亲自调整过,认为好才拿出来卖。作为一个餐饮人,她当然不认为自己的味觉有问题,所以也是真不想改。

    再说了,小迟一个当探店博主的,平时不就到处吃吃喝喝,对贵州菜的认知估计也没多少,能给出什么好的改良方法?

    如果小迟是星级饭点的大厨,倒是还能诚心请教一二。

    电话对面的姐姐倒是更清醒些:“你开这店子也没少投钱,你不是说她推荐的店是真能火吗?要是按照她说的改改能赚钱,那不赚白不赚啊,开店的钱也是你慢慢攒的,亏光就没了呀。”

    蓉姐一听,是这个理。

    只好咬咬牙,向小迟再次发去确认邮件。

    *

    “噢耶!”

    收到确认邮件的禾嫒尺还怪高兴的,甚至抱着刚买的抱枕在客厅里转圈唱起了小曲。

    “能吃到好吃的活油烙锅啦!”

    禾嫒尺会接取蓉姐的广告邀请和任务有关,更和她自己希望能在鹏城找到到好吃的烙锅店有关。

    虽然最近贵州菜因为各大网络美食博主的关系进入大众视野。不少贵州菜系的店子,也趁着这波热度,在全国各大城市开业。

    在餐饮业摸爬滚打的老板们首选的经营类目,当然是富有代表性,并且能稳定出品的品种。

    例如目前来说较有代表性,容易推广的酸汤火锅、地摊火锅等等。

    其次才到各种烤串、小吃、烙锅店。哪怕最近贵州菜的热度高,后者数量在鹏城仍旧不多。

    好吃的就更少。

    总不能每次惦记这口都跑一趟贵州吧?

    想到这里,禾嫒尺赶紧跑到电脑桌前坐下,打开文档,开始一项一项把自己记忆中蓉姐店里需要改善的点记录下来。

    顺带的,还写了一串话术。

    很紧张,毕竟明天就要跟店老板仔细讲解要点,说话结巴可不行!

    “对了,再上点评看看店里评论区,看看真实评价里的中评和差评都是怎么说的。”

    *

    次日一早,禾嫒尺精神抖擞地醒来了。

    洗漱过后随便吃了点早餐,把自己的全部装备揣进包里,然后——

    “约好的时间是下午两点半,我、我再看会儿电视吧。”

    第202章

    下午两点,烈日当空。

    台风过后的鹏城晒得吓人,走在柏油马路上都能感觉到炙热的气息直冒,熏得叫人燥热上火。

    冯翠蓉烙锅店里的老板蓉姐,就感觉自己有点上火。

    急。

    随着和小迟约定的时间愈发接近,她便越来越急,甚至坐在椅子上不由自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200-210(第2/15页)

    主地抖起腿来。

    但很快,她便将自己的腿摁住。毕竟店里还有客人,不能将自己不耐烦的一面展现给客人看。

    目前店里有一位客人在进餐。

    这位客人进来的时间比较晚,恰好卡在店内结束接待客人的14:00之前十分钟左右。

    好些餐饮店会不喜欢在接近营业结束的时候接待客人,因为会影响歇息。

    只是对目前生意不太好的蓉姐来说,能在工作日接近午餐结束的时间接待这样一位客人,也算是小小惊喜。

    哪怕她有些墨迹,点餐点得慢,吃饭也吃得慢,还总折腾桌上的卡斯炉,将火势调完又调。

    在店里值班的店员好几次见她把火势调得太大,怕她崩着油,都过去给她将火关小了。

    不过要不了太久,她又会自己把火调大。

    蓉姐见了觉得有些好笑,摇摇头,便又低下头看手机去。

    眼看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小迟还没在店里出现,蓉姐愈发紧张起来。

    小迟该不会放她鸽子吧?

    有钱赚呢,应该不至于,而且两人之前刚加过微信。

    难道是没找到地方?

    这里要说一下,冯翠蓉烙锅店的位置确实不算很好找。选址位于鹏城市中心某工业园停车场后方的小巷里。

    小巷后面是待拆迁的厂房,所以这个地方严格看来,算是位于市中心的一块荒地里,一时半会找不到也很正常。

    所以蓉姐想了会儿,便直接向小迟发送:能找到地方吗,要不我去地铁站接你?

    大约过去一分钟,回复来了。

    ——不用,我在店里啦。

    *

    没错,店里这个老折腾炉子的墨迹客人就是禾嫒尺。

    拍视频不爱露脸的好处现在算是显现出来了。

    因为不管她到哪儿都没人能把她认出来,所以她在所有店里享受到的待遇,都会和普通客人一模一样,这样便能更容易发现问题。

    而她今天会选择提前进店就餐,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再次确认冯翠蓉烙锅店的问题是否如她所想,这些日子是否仍旧未能改善。

    果然。

    消息发出之后,坐在木饭桌前的禾嫒尺将卡斯炉底下的火熄灭,用湿纸巾擦过手。站起身,朝刚从手机跟前抬起头来的蓉姐笑着挥手:“你好,我是小迟。不好意思,没提前通知你就提早来了。”

    俗话说得好,伸手不打笑脸人。

    蓉姐虽然之前对眼前这位美食博主有些意见,但实际见面之后,第一印象意外地还挺不错。

    她从收银台后的椅子站起,走到禾嫒尺跟前。

    “你好,店名冯翠蓉就是我的名字,你也可以叫我蓉姐。”

    两人握过手,便直接面对面在禾嫒尺刚就餐的桌子两边坐下。

    桌子中间的烙锅刚熄火,方才禾嫒尺点的牛肉和五花肉还没吃完,仍剩了不少在上面,瞧着其实不太好看。

    所以坐下后的蓉姐看着眼前的残羹剩菜,几乎是下意识地,便问出了平时常对客人们说的话:“怎么样,我们店的烙锅,有什么要改善的地方吗?”

    “嗯,这次来,我就是想跟你探讨一下这个问题。”说着,禾嫒尺从随身包包里掏出一台平板。

    她将一个名为冯翠蓉烙锅店的文档打开,递给蓉姐:“不知你们平时有没有看点评的习惯。为了方便查看,我截取了一些点评上的评价,你可以看看。”

    接过平板的蓉姐快速浏览着,脸色逐渐变得不太好看,因为截图内容基本都是中评、差评、没有好评。

    而禾嫒尺却还在她耳边说:“其实里面的评价内容我已经通过技术全部筛选过,都是真实评价,没有一条同行差评。你发现没有,大部分中评、差评、都会提到两个点,一个是油,其次是没味。”

    蓉姐听后,心想果然。

    只是她也没把情绪挂到脸上,便解释:“其实烙锅本身就得吃蘸水、蘸料的味道,所以食材本身调味不能太重,对食材本身的鲜度要求也会比较高。至于油——”

    “烙锅就是油的啊,不爱吃油……这我找谁说理去?”

    想着之前用邮件交流的时候小迟提过的要求,蓉姐便问:“之前你说过希望我们店配合你的要求改良出品,要不说说应该怎么做?”

    “好。”说着,禾嫒尺将平板内的文档往下拉,拉到她的提前写的问题总结,以及建议内容上。

    “其实大部分客人口中的油,并不是说菜里油放的太多,这里的油主要指口感,问题其实不在于油的多少,而是温度。”

    “所以你可以放心,店里的配方全部都不需要修改。只需要调整几个小细节就行。”

    这里要说一下蓉姐店里的烙锅做法,它属于熟烙。

    熟烙和生烙不一样,食材上桌之前,会需要先将它们放到锅里炒一遍。等熟了以后,给烙锅刷上一层油防粘,再放到烙锅上继续加热。

    这种做法的好处是食客不需要再自行烹饪,而且已经熟透的食材在再次加热的过程中,不会像生烙一样容易爆油。

    也相对更适合现在大部分不太擅长自己烹饪的年轻人。

    原本上桌前已经炒过一遍的食材,在砂锅上经过慢火细炙,便能将食物煎得越发焦香,配上店家特制的活油蘸水,每一口嚼起来都喷香。

    本来应该是这样的。

    前提是底下的砂锅够热。

    活油蘸水也够热。

    蓉姐的烙锅店在加热这块,有着相当致命的问题。禾嫒尺经过今天的观察,更加确定了这个要点。

    为了把准备做得更足,服务看起来更好,她们店里的所有活油蘸水会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