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李世民携二十四臣穿扶苏[秦穿]》 30-40(第1/31页)
第31章 五石散+君臣相见让人上瘾的邪物
侯君集在送信,而另一头,在开小朝会的李世民却有些心不在焉,因为昨晚临睡前他终于接收到了一个惊天大消息。
探子来报,这个与他们对话的行为与话语异样的汉子姓侯!
此消息惊诧到了李世民等人。
众所周知,李世民的凌烟阁臣子中有一个臣子就姓侯——侯君集。
嗯
就那个张亮说对方有反意李世民不信,把对方放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列,之后李靖说对方有反意李世民再次不信,等到对方真反了,李世民甚至不想取对方性命,最后群臣争相进谏后才收没其家。
谋逆大罪,也只斩其一人首,对方的画像依旧挂在凌烟阁第十七位。
李世民爱每一个功臣,自然的,他也爱着侯君集这个从一开始就陪着他登上帝位,开创治世的臣子。
而现在,侯君集也来了,还是如此狼狈的模样。
上首李世民偶尔的恍惚众臣子都看在眼里,陛下没有在上首直接说明情况,那自然是不想在众人面前说出来。
臣子们也很有眼色,问题解决完了就直接告退,没有再停留咸阳宫中。
反正陛下若是想留下谁他就会叫住谁。
在众臣子告退之后李世民直接就让宦官把房玄龄、尉迟敬德、刘弘基、魏征等人留了下来。
老父亲下去吃点心了,小人儿一顿不吃饿得慌,更不用说是秦小政这种总是硬撑着不吃太多的小娃娃。
想起陛下方才的样子,刘弘基上前对李世民说道:“陛下,有那人最新消息。”
刘弘基的话点醒了李世民,其他人莫名地看着两人,只觉得这两人像是知道什么他们不知道的东西?
都是老熟人了,李世民也觉得没必要瞒着他们。
急切问道:“是什么消息?”
问完之后他看向魏征和房玄龄道:“……”
又要见到熟悉的臣子,并且是非善终的臣子,让李世民心情一时之间有些波动。
刘弘基接过李世民的话头,对魏征和房玄龄道:“昨日我与陛下去咸阳体察民情,看到了一事和一人。”
魏征和房玄龄似有所感。
刘弘基也不墨迹,拿出腰间早已准备好的折子道:“几日前咸阳富豪圈子流行起了一种散粉,此粉男女皆可用,男子服用补肾壮阳、精神百倍,女子服用通体舒畅、肤色红润。”
流行是个好东西,若这个东西是好的,那固然是好,但若是不好的习性就会助长不良风气,甚至危害国家安定。
房玄龄更是蹙眉道:“这散粉的功效为何听着如此耳熟?”
房玄龄和魏征接过折子细细看来,在看到最后的这个东西的配方时,房玄龄和魏征直接惊呼道:“竟然真是此物!”
这个东西他们二人并不陌生,甚至在大唐刚建立时他们还打击过。
尉迟敬德不懂药理,他只是看着这散粉对人的功效细细琢磨,再结合房玄龄震惊的语气,惊恐问道:“这玩意儿难道是五石散?”
“是的。”刘弘基回答。
得到答案尉迟敬德一样惊恐:“这里为何会有五石散!”
“五石散虽是药粉,却也是害人之物,不是魏晋时期才有的吗?为何现在就有了?”
昨日他虽一起看到了五石散,但是他还真不知道这东西是什么。
李世民蹙眉,昨日他吩咐刘弘基往下查探其实脑中也对这种药有一定的想法,黔首对这个药粉狂热的神色看着就不对劲,有些人还直接当街服用,服用之后身体瞬间发热,本来萎靡的精神也瞬间支棱起来。
李世民接着往下看,就看到了五石散现如今在秦朝的售卖情况和多少人受到迫害。
一看之下还真不少,仅仅三天时间咸阳富豪就有一万户中招。不过好在这种药粉价格昂贵,底层百姓中招者寥寥。
富豪的中招是属于一带二,二带三,牵连出来,亲朋好友拖着,去某些隐蔽的地方购买。
一想到再拖延下去可能会牵连百姓,李世民就觉得这东西可能得尽早处理。
尉迟敬德则是头疼,道:“这此药能带给人舒适之感必然会有弊病啊,他们怎么敢放肆使用!”
尉迟敬德只是微微了解下寒食散的功效都能望而却步,这些人为何就这么敢呢?
房玄龄在一旁冷静道:“你知道寒食散出现之后流行了多久吗?”
尉迟敬德茫茫然:“啊?多久?”
他只是一介武夫,能记得寒食散是魏晋时期流行的已经不错了。
尉迟敬德茫然的在心中算了算:“大概,大概,大概有三四百年吧?”
魏征摇头:“五六百年之久。”
尉迟敬德惊恐:“什么?五六百年?”
他头疼:“三百年就已经很过分,怎么可能会流行五六百年?当政者不禁止吗?”
李世民替魏征和房玄龄回答:“不禁止,吸食寒食散的人全是士人,那时候的魏晋南北朝士人相聚时也多会吸食寒食散,成为风气。此物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流行,在官绅世家中传播,直至隋唐时期也未断绝。”
尉迟敬德之所以记得寒食散也是因为他们陛下初登基时确实也禁了一段时间这个东西。
尉迟敬德惊恐:“魏晋时期距离秦朝不是还有好几百年吗?怎么现在就开始在秦朝出现了?”
这也是李世民他们想知道的。
为何四五百年之后的东西现在会出现?
是后世之人带来的?但已知的后世之人皆是李世民的臣子,必然不会传播这种不好的东西,那这个东西到底是谁带来的呢?
难道穿越过来秦朝的人也有道德败坏之人?
李世民是不会去怀疑他的亲亲臣子的,他现在只想是谁弄出来的这个东西,然后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房玄龄建议道:“陛下,不如兵分两路,一路让弘基继续查探,一路告知小公子,让小公子查看《华夏通史》是否有记载。”
尉迟敬德猛点头:“对对对,或许这个东西不是后世传过来的,而是秦朝本地就有的呢!”
“陛下无需担忧,一切皆有解决之法!”
看陛下和其他人一脸沉思的样子,刘弘基默默拿出另一封折子,对李世民道:“陛下若对此事深觉苦恼,不如看看另一封折子吧。”
“?”苦恼的李世民、房玄龄、尉迟敬德对刘弘基这这句话表达了疑惑。
什么?你是说你知道解决方法?
刘弘基看懂了他们的眼神,摇头道:“我刚在深入探究此事,但昨日遇到的那人可能探究过。”
说着,他把折子递给李世民,边向房玄龄和魏征解释道:“不是和你们说昨日遇见一人一事吗?”
魏征和房玄龄点头。
刘弘基点头道:“一事就是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李世民携二十四臣穿扶苏[秦穿]》 30-40(第2/31页)
五石散这一药粉之事,一人,则是……”
刘弘基悄咪咪看向李世民,看对方在认真看折子,他叹了一口气,悠悠说道:“那人正是姓侯,于半年前上山被野猪撞击导致昏迷不醒,三日前刚醒。”
刘弘基继续道:“据旁人言,此人一醒来不复之前的轻浮,气势低迷,嗯……”刘弘基头疼,但还是把其他人汇总出来的话说了出来,“半死不活。”
非善终,当然半死不活。
至于侯什么嘛……
想到对方现在的名字,刘弘基明智的没说。
侯?
房玄龄想。
他们在大唐唯有一个熟悉的姓侯之人。
和他们在秦王府时对陛下忠心耿耿,在玄武门之变时对陛下不离不弃,之后更是职务一路高歌猛进,出身行伍,上能灭敌国,下能当吏部、兵部尚书的人。
哦,也是屈指可数的那几个最后的结局是身首异处的人。
房玄龄心情复杂:“是他啊。”
尉迟敬德心情更复杂,同样出身行伍,虽然最后转文成功,但他和侯君集的交集绝对比房玄龄熟悉和亲密,都是战场上打出来的过命交情。
沉默了许久,尉迟敬德问道:“他……过得还好吗?”
刘弘基目光了然,对尉迟敬德摇头道:“没有很好,手有残缺,干不了重活,之后上山被野猪袭击昏迷了半年,家中积蓄挥霍一空,等他醒来家贫如洗,只剩下老父老母在外出劳作赚钱。”
听到侯君集在这个世界萎靡状态时,房玄龄已有心理准备,然后果然看到他们陛下眼睛泛红。
房玄龄轻叹,他的陛下啊,就是真性情。
不过他们爱的不正是他的真性情吗?
登基在位二十五年,真性情了二十五年,这样的陛下让他们怎么不爱呢?
房玄龄看向刘弘基问道:“那你方才说的五石散一事与那人有关是为何?为何就确认对方就是侯君集?”
嗯……当时奏请一定要杀侯君集以儆效尤的人就有一个是房玄龄……
这次刘弘基还没有回答,李世民就先说了。
他的声音微哑,道:“昨日他让我和弘基不要接近那排队买药粉的地方,还说此药粉禁绝不了,五六百年也禁绝不了。”
之后那人隐隐说他在位一定可以禁绝这种话,李世民……
他的臣子还是如此信任他。
房玄龄恍然。
李世民抚摸着手中的折子,接着道:“君集应当是有查出什么东西,城门那边的记录显示,他近三日早晚皆有出入咸阳城门,而我们调查显示君集这两日频繁出入各大药店。”
那个半死不活,满身丧气的大汉委实令人瞩目,没费多时李世民的人就调查出来了。
“嗯是的。”刘弘基肯定道,他面色复杂,“今日咸阳城门的探子说在咸阳城门口看到他了,而看他所走的方位……”
刘弘基看向房玄龄,在房玄龄莫名的目光中说:“看样子是去你府上的。”
房玄龄惊讶:“竟然是到我府上?”
他还以为这个侯君集会去找尉迟敬德那个大老粗,没想到竟然是到他府中。
尉迟敬德也有些许惊讶。
刘弘基道:“嗯,而且他怀中应该是放了一些东西,应该是要给你。”
在众人迷惑之际,一则来自刘弘基探子的来信打破了他们的迷惑。
“报!”
宦官走进来,在李世民他们的面前停下道:“启禀陛下,房相府中和刘博士府中皆来一人,说有紧急事情禀报。”
李世民同意后,很快的,门口进来了一个人,把一封信交给了房玄龄。
在众人的瞩目中,房玄龄打开信封。
秦朝少纸,黔首无笔墨。
房玄龄虽然从会稽运过来了很多纸,但这些对整个秦朝也只能是杯水车薪。
即使他们已经把造纸的方法传给百姓,但是浸泡竹子的流程比较久,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竹子接二连三出来的时间也得再一个月,故而房玄龄手中的书信只是用巨大的叶片包裹起来,细小藤条拴起来的而已。
打开藤条与包括的叶片,里面是一片被裁成长方形形状的叶片。
上面用炭
细细密密地写满了文字。
房玄龄细细阅读,其他人只能在一旁焦急的等待。
终于,房玄龄看完了,李世民赶忙问道:“他和你说了什么?”
“是不是来寻求你的帮助的?”
房玄龄深深叹了一口气,道:“他是个骄傲的人。”
骄傲到没达成目标也会说自己达成的人。
李世民身体回倾,叹息道:“对,除非万不得已,要不然不会来寻求我的帮助的。”
所以……
李世民无言的看向房玄龄手中的信。
房玄龄也没有多说,直接把信递给李世民。
别看信纸很大,实际上面所写的内容不多,就写了一件事:
咸阳百姓中流传着药粉就是五石散,而这个药粉的来源他曾追溯过源头,发现这个东西的生产源头有两处,一处是城东郊的一栋老宅,一处是城西一个商户。
在这些字的另一面,刘弘基还发现了一副咸阳的地图,上面贴心的把这两处地方标注得很清晰。
李世民心情复杂:“他只说了这件事情,其他的什么事情都没说。”
听此,刘弘基对李世民说道:“臣稍后就派人去追踪这两个地方,然后……”
然后对这个人怎么办?这人确实曾经犯了大错。
终于李世民坐不住了,他起身对房玄龄道:“玄龄,你先去找政,看看书上有无关于那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