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当武官本来就是干这些活儿嘛。
要广招兵马就得有钱粮,要想持续有钱粮,自然就得吸纳流民,充实人口,同时搞好经济。
这倒不是为了邀买民心。
能让人吃上饭,能把人当人看,能对人公平点,自然就能汇聚民心。
等啥时候人们吃不上饭了,感觉没被当成人了,觉得不公了,民心自然也就散了。
只不过,这里的『民』,当然是指的庶民。
民分很多种。
守规矩的当然叫良民。
不守规矩的,叫刁民。
眼下,刘虞就遇到了很多的刁民……
这些刁民也是流民,毕竟他们是随着平原的流民一起来到甘陵境内的。
原本安置流民不算难,毕竟刘备弄到了很多粮食,也腾出了很多土地……
有土地,有活命粮,再稍微提供一点农具之类的帮助,流民就能安家落户。
刘虞这两个月一直在做此事,前后在甘陵南部安置了将近两万人,也颇为顺利。
但随后,有不少身穿锦衣的『流民头子』,带着一大群一大群的人迁来了甘陵。
能穿锦衣的当然不是什麽穷苦人,但这些人确实是流民——他们是从青州等地逃到甘陵来的,这是些士人和他们的家眷仆役。
这些士族家庭同样没吃的,同样没地方住,同样是非法迁徙,当然是流民。
其实,如果以这年头的官员视角来看,这些人才算是「民」,所谓邀买民心,其实是指的邀买这些人。
但如果将这些人与庶民黔首同等对待,那就不是邀买了……
甘陵国内吸纳流民的义舍当然是一视同仁的。
流民可以在义舍吃三顿粥,然后报名落户,先签个三年的军屯文书,在三年内将作为甘陵的军屯户,随后就能拿到流民暂住户籍。
拿了暂住户籍就可以领到种粮和一月的口粮,并分一块荒地。
开荒之后,就可以持续领口粮了,开出来的地将作为军屯用地,只要三年内都能按要求交足粮税,三年之后这块地就属于这个流民了,流民户籍也能改为民籍。
——这其实是很优惠的条款,对于真正想安心落户的人而言没有任何压力,也没有任何侮辱人的地方,军屯虽然也属于佃户,但却不是仆从,也没有奴役的意思。
仅有的约束只是为了让人在这几年里好好种地而已。
但那些青州过来的士人真就是刁民,他们报名落户了,也签了文书,但他们把领到的粮食全吃了——把种粮也吃了。
地却一点没开。
连那些一看就知道是他们仆从的人,也没开荒。
没开荒就领不到后续的口粮了。
那些士人很不满,甚至破口大骂,说甘陵官员侮辱士族,甚至还说要举告刘虞刘备二人逼迫士族为奴——因为甘陵这边将他们与黔首一视同仁了……
而且,刘虞也为此事和刘备有了些分歧。
「玄德,这些人有不少都是大儒弟子,其中还有青州官员子弟,皆互称名士,若是他们一直闹事,确实于我等不利……我打算当将他们迎入城内好好招待,但我手中钱粮不丰,玄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