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玄幻小说 > 大周文圣 > 正文 第149章 江行舟首场甲一!考题二:春 江....

正文 第149章 江行舟首场甲一!考题二:春 江....(第1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第149章 江行舟首场甲一!考题二:春 江....

    江南贡院,甲字二号考舍内,

    金陵谢氏门阀嫡子谢栖鹤,一袭儒雅白裳,独坐考案前。

    微曦的晨光映着他紧锁的眉头,笔尖悬在考纸上方,墨迹将滴未滴。

    「《策论:太湖除妖对策》?」

    谢栖鹤盯着秋闹考题,额间渗出细密汗珠。

    自江行舟在诗会后,搬入江南贡院,并在多景楼宴会上坑了江南众门阀一把,后来追随韦观澜去围剿太湖妖军,始终受两位大人庇护!

    江行舟俨然成为江南门阀的头号威胁!

    金陵十二家门阀不服,暗中谋划良久,试图挽回门阀的颜面,却始终寻不得良机。

    这两个月以来,几乎没有任何手段,可以打压对付江行舟。

    如今这秋闹考场,已是他们江南门阀最后能「压制」江行舟的地方。

    旦江行舟考中解元,犹潜龙出渊,江南道再无人能掠其锋芒,万事皆休!

    而压制江行舟的重任,首然落在了同样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二的谢栖鹤丶

    王墨青二名秀才身上。

    尽一切可能,抢夺秋闹解元!

    谢栖鹤指节发白,笔管在掌心出深深红痕。

    他心中太清楚,虽同为江南四大才子,他与江行舟之间却隔着天堑,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韦大人这分明是为江行舟量身定制的送分题....

    谢栖鹤喉间发苦,墨迹在宣纸上晕开一片阴云,「秋闹首场,甲等第一,定然要被江行舟收入囊中了。」

    这道策论题下,江行舟的答卷就是标准答案一一刺史大人用的正是此策,剿灭太湖之妖。

    江南道上万名学子,无人可和江行舟一争高下。

    谢栖鹤望着自己笔下滞涩的文字,忽觉满纸皆是沟壑一一这道题,他连与江行舟争锋的资格都没有。

    考舍内晨光摇曳,将他颓然的身影投在青砖墙上,如困兽般焦躁不安。

    他盯着案上未乾的答卷,忽然低笑一声一一那笑声里混着三分不甘,七分决绝。

    「首场甲一,毫无希望!

    唯有放弃!

    第二场,第三场考题,才能和江行舟.....一争高下。」

    谢栖鹤抬眸望向檐外刺目的阳光,喉结滚动。

    江南贡院。

    致公堂外。

    青砖慢地的贡院中庭笼着一层薄雾。

    金陵门阀世家,诸多素罗澜衫举人丶藏青补服进士豪绅们,在来回步,耐心等待首场结束。

    翰林学士王肃的云纹靴来回碾过阶下的落叶,谢玉衡的象牙笏板在掌心焦灼。

    金陵十二家门阀世家的家主们,此刻皆在这方寸之地,静候首场放排。

    「谢公!

    令郎栖鹤公子,乃江南四大才子之一,锦绣文章冠绝金陵,今科解元,必是谢氏囊中之物!」

    「栖鹤公子若是得中解元,必定鹏程展翅万里,步入朝堂京官之列!」

    几位豪绅围在翰林学士谢玉衡身旁,满面堆笑,拱手作揖,言辞间尽是谄媚

    -尽管近来金陵王谢两大门阀屡遭挫折,但千年世族的底蕴岂是寻常可比?

    王谢两姓,自六朝起便屹立江南,历经战火更迭丶朝堂动荡,却始终稳居江南士族之巅。

    门生故吏遍布朝野,族中藏书十万卷,良田万千顷,甚至暗中掌控漕运丶盐铁丶锦帛之利,不知凡几。

    即便家族偶有波折,亦不过是蛟龙蛰伏,待时而动。

    「诸公谬赞了...江左文风鼎盛,小儿不过侥幸乔列江南四大才子之列,能中个亚元丶经魁,已是侥幸。

    今科解元...是万不敢凯!」

    金陵谢氏家主谢玉衡授须轻叹,眼底闪过一丝尴尬,宽袖中的手掌却已得发白。

    他心头,却在滴血。

    本来,在江行舟出现之前。

    谢氏门阀,举家族十二房之资源堆砌,

    请来致仕的六部侍郎丶翰林名宿,倾力指点扶持谢栖鹤的诗词文章,重金养好几位实力颇强的文章枪手,令其身江南四大才子之列。

    这一切,只为将谢栖鹤,最终推上江南道,秋闹举人第一「解元」之位。

    一旦获得江南道解元,前往京城赴考进士,

    他们便能动用江南十二家门阀望族的力量,为谢栖鹤在圣朝吏部,铺出一条前途似锦的仕途一一三省六部侍郎,并非无望。

    谁知半路杀出个寒门士子江行舟,竟在江南文坛搅动风云!

    如今满城士子都在传抄他的[达府丶鸣州]诗词文章!

    江南道刺史韦观澜丶江南学政杜景琛,两位大人更是鬼迷心窍,对其刮目相看,才华和功绩击节称赏。

    谢栖鹤这大好前程,被江行舟碾作粉..:今科解元的希望,十分渺茫。

    谢氏门阀这一二十年的布局,正在一寸寸化为泡影。

    每念及此,他心如刀绞,恨意难消。

    午时。

    「咚——咚——咚—一三声铜锣震彻贡院,衙役粗犷的嗓音穿透重重考棚:「秋闹首场,即刻收卷!」

    刹那间,

    江行舟闻声,默默收笔,将卷纸放入考袋密封。

    上万座考舍内,笔锋骤停,墨迹未乾的秀才们或怅然搁笔,或匆忙誉录最后几字,更有甚者,望着未竟之文,面色煞白,指尖颤抖。

    不多时,数百名身着皂衣的衙役疾步入考舍,

    将一卷卷墨香犹存的考卷封入朱漆考袋,鱼贯送入衡鉴堂一一位于至公堂后方的核心阅卷重地,与外界仅一扇「龙门」相隔,却似天堑,闲杂人等严禁踏入半步。

    此地,便是定名丶定榜之所。

    一笔朱砂勾画,可令寒门跃龙门,晋升大周圣朝官场;

    一纸黜落,亦能教秀才梦碎。

    堂内,灯火通明。

    主考官刺史韦观澜端坐正案。

    两位副考官杜景琛丶周敦实。

    十位同考官一一江南十府的太守或府学政,分列两侧案前堆叠如山的考卷,已被糊名,隐去考生姓名籍贯,唯馀墨字如蚁,静待评判。

    刺史韦观澜也不看余卷,只是从糊名之中,翻找出一份卷宗。

    正是江行舟名动江南的《诛太湖妖三策》!

    此策锋芒毕露,字字如刀,除却那个敢在太湖妖军之中斩妖的江南第一秀才!

    整个江南道,再无人敢将这般惊世骇俗的方略,原封不动写入考卷一一胆敢抄袭此策,必被黔落。

    韦观澜指节轻叩案几,目光满意的在那力透纸背的墨迹间游走。

    忽然抚掌大笑:「此等旷世奇谋,当列甲等第一!」

    朱笔挥毫,一个鲜红的【甲一】跃然卷首。

    「此篇,才华横溢满江南,名至实归!」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