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都市小说 > 重启人生 > 正文 第160章 0157【李君:我跟陈贵良是哥们儿】

正文 第160章 0157【李君:我跟陈贵良是哥们儿】(第1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第160章 0157【李君:我跟陈贵良是哥们儿】

    边关月的父亲边劲松,人生经历也是很丰富的。

    边劲松当年辞去教师工作,从事过很多行业。

    促使他创业的是一篇报导,有个叫杨祖伟的青年,从1980年开始摆摊卖蚊帐,六年时间就赚了100万元。成为全川第一个百万富翁!

    边劲松受到刺激,也跑去卖蚊帐。

    然后他就发现,青年路到处是卖蚊帐的。而且大部分摊主,都是看了那篇报导,才脑袋发热跑来创业经商。

    批发给他们尼龙蚊帐的,正是那位百万富翁杨祖伟……

    边劲松的第一次创业就此失败,竞争者太多根本卖不出去,只能把剩下的蚊帐免费送给亲戚朋友。

    接着,他又找父母丶姐姐丶朋友借了一千多块钱,蹬着自行车收旧货到城隍庙市场出售。两年时间,辛苦操劳,偿还债务之后,只攒下3000多元。

    接下来两年,他又摆摊卖电子产品,比如计算器丶电子表之类。刚入行时赚得挺多,但第二年就竞争激烈,满大街都是卖这玩意儿的。

    也是在这个时候,他认识了那个漂亮寡妇,并闹得跟第一任妻子离婚。

    边劲松选择净身出户,把几年攒下的36000多元,全部留给边关月的生母,自己只剩一些还没卖出去的电子产品。

    这个时候,蓉城的城隍庙一带,出现了民间股票市场——上交所都还没有成立。

    边劲松离婚之后,暂时没跟第二任妻子结婚。但他找那女人借了3000块钱,在城隍庙买了15股股票,一个星期不到,3000块变成8000块!

    边劲松颇为懊悔,如果他迟两天卖出去,就能直接变成一万块。

    他把8000块全砸出去,继续购买股票。五个月之后,变成了13万元!

    这些股票,全是民间非法发行的,全部私下面对面交易。

    而且,只涨不跌。

    边劲松越玩股票越心虚,当身家膨胀到20万时,便抽身跑去开店做餐饮。由于经营不善,他半年时间赔了4万,只能关门歇业转让店面。

    就这样折腾两年,换了好几个行业,20万元赔得只剩5万块。

    听说琼岛有炒房热,边劲松又跟第二任妻子,各出资5万元跑去琼岛炒地皮。一年多时间,他们带去的总计10万元,就打着滚儿的变成400多万。

    然后就闹得差点离婚,边劲松觉得应该见好就收,第二任妻子却认为还会继续涨。

    夫妻俩吵得不可开交,只能分帐散夥。

    边劲松分了200万元回老家,妻子分了200多万继续炒地皮。并商量好了,等妻子回去就办离婚。

    又过三个月,第二任妻子血本无归!

    但婚也没离成,那女人怀孕了……

    1994年,府南河改造工程启动,有6万多户居民需要安置,好几家房地产公司应运而生。

    边劲松通过第二任妻子家里的关系,也创建了一家房地产公司。但只分到一些汤汤水水,拿到的地皮仅够修建一个小区。

    如今,边劲松主营酒店业务,顺便做一做房地产。

    或许是曾经的创业经历,导致他现在做生意非常谨慎。在房地产爆火的年代,边劲松居然没有大肆扩张。

    主打一个四平八稳。

    ……

    「边总,这是今天的报纸,这是需要签署的文件……」

    女秘书很漂亮,而且风情万种。

    这是边劲松对老婆的试探,此前那个男秘书,被他调去酒店做部门经理了。专门换成漂亮女秘书,看老婆会什麽时候来公司闹。

    岳父已经去世两年,边劲松不想再被老婆控制。

    他受够了!

    换女秘书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换几个公司中高层——全是老婆的亲戚朋友。

    如果老婆反应过激,他不介意送一两个去坐牢。

    他早就搜集到足够的证据。

    把几份文件签署完毕,边劲松坐在办公室看报纸。

    秘书已经把报纸整理好,重要新闻被标注出来,方便边劲松快速阅读。

    《人日》丶《光明》丶《南都》丶《西华都市报》……还有几份主流财经类报纸。

    这两年,蓉城的房地产发展迅猛。

    2003年的均价仅1911元,到2004年直接翻倍成3713元。

    今年「国八条」出台,中央想给房地产市场降温。魔都那边的新小区房价,各种暴跌30%丶40%。

    但蓉城这边还在涨价,只不过没去年涨得那麽猛,目前均价已经增涨至3900元。

    难道是自己判断错误,投资过于谨慎了?

    边劲松感觉自己已经跟不上时代,他总是资金相对充裕了,才贷款拿地修建新楼盘。白白浪费了很多机会!

    老婆则要激进得多,因为经营理念有分歧,夫妻俩这两年吵架无数次。

    「咦?」

    《西华都市报》的记者,这次虽然没有受邀去京城,但姊妹报纸《每日经济新闻》,却带回来足够的采访资料。

    《19岁的川娃子成为亿万富豪!》

    整版报导。

    「这一年来,本报曾追踪报导被北大降分特招的陈贵良。他从一个普通的高三学生,因新概念作文大赛而进入北大求学……」

    「就在上周末,陈贵良创办的字节跳动公司,获得IDG丶DFJ两家风投机构总计500万美元投资……其公司投后估值为3000万美元,即2.48亿元人民币。陈贵良个人持股64.4%,其身家约为1.6亿元……」

    「而这一切,发生在他19岁生日的前一天。陈贵良称,这是送给自己最好的生日礼物……」

    「从川南农村的留守儿童,到身家过亿的科技公司老板,陈贵良只用一年时间就完成华丽转身……」

    边劲松已经瞠目结舌,手拿报纸久久说不出话来。

    难道自己真的跟不上时代了?

    他奋斗那麽多年,也把公司做得很大。但抛开老婆丶小舅子和姐夫的股份,他自己的持股只能折价一亿多,其中绝大部分都属于固定资产。

    咋女儿的男朋友,只用一年时间,就把自己给超过了?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